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贵刊81年1期刊登的《谈〈诗经〉中“兴”旧表现方法》一文云:“作为诗歌的表现方法,和赋、比一样,兴也最早出现于《诗经》。”我认为,作为诗歌艺术表现方法的兴,在《诗经》中被大量而成熟地运用着,这是事实,但它却不是“最早出现于《诗经》”。就是说在《诗经》之前,兴就已经出现了。《周易·明夷初九》云:“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又《中孚九二》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  相似文献   

2.
1、呼“呼”在六朝法帖中有“认为”义。陆云《与兄平原书》云:“顷哀思,更力成《岁暮赋》。适且毕,犹未大定,自呼前后所未有,”“自呼”,义为“自以为”;王羲之《杂帖》云:“……终无能为益,适足为烦滨。足  相似文献   

3.
唐诗札记     
一 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骆临海集》卷一有《在江南赠宋五之问》一诗,有句云:“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苹.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漳水滨,陈熙晋援引《说文》所云上党之浊漳,清漳为注,并云:“宋汾州人,故云.”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考略》(载《文史》第八辑)辨宋之问籍贯,亦引此为据,云:“据陈熙晋笺注,说漳水有浊漳、清漳,浊漳出上党长子鹿谷山,东入清漳,清漳出沾山大要谷,北入河,皆在山西境.”因此断宋之问为汾州(今山西  相似文献   

4.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相似文献   

5.
埙: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因为是用陶土做的,故又名陶埙,其状有球形和椭圆形数种,围五寸,长三寸半,有音孔一至六不等?它的发明者据《世本》载:“暴辛公作埙”,《御览》卷581注,暴辛公是周平王时代的一个诸侯。瑟:古代的一种弹奏乐器。古瑟“八尺一寸,四十五弦”。据《世本》记,瑟是“宓羲作。”《宋书乐志》载:“瑟,马融《笛赋》云:‘神农造瑟’。”  相似文献   

6.
一、释“降” 《离骚》:“摄提贞子孟(阝最)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注:“降,下也……庚寅之曰,下母体而生。”后世学者多因之。按此说虽通,然未尽其义。“降”见于屈赋者凡十次,皆与神灵相关,“百神翳共备降”(《离骚》)、“灵皇皇兮既降”(《九歌·云中君》)、“帝乃降观”,(《天问》)是其明证。“降”字的神秘意味甲骨文中早已屡屡出现,如“帝降食受又”(《殷虚文字乙编》5296),“帝降不若”(《卜辞通篡》367)等,帝即神也。先秦典籍更不乏其例。故钱澄之《屈诂》云:“原自序其生  相似文献   

7.
所谓经济增长 ,是指由某一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 ,或者说是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 ,它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从当前中国的客观实际来看 ,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到底有什么意义 ,以致于中央政府始终对其孜孜以求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深刻的理解 ,这是制定和实行下一步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基础。一、保持GDP高速增长对中国的一般意义关于经济增长中“高速”、“中速”、“低速”的标准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 ,“高速”、“中速”、“低速”标准的确定 ,要因国而…  相似文献   

8.
枣庄方言古语词例释(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3.艮gn[k] 枣庄方言中,“艮”一般作形容词,其义有二:(1)(食物)坚韧而不脆,如:“这罗卜发艮,不好吃。”(2)说话生硬,或形容其性子直,如“这人说话真艮!”“这个人真艮!”“艮”有时亦作动词,如“艮牙”,即“硌牙” 《唐韵》、《韵会》、《正韵》拼“古恨切,根去声。” 《集韵》:“胡思切,音痕,元平声。” 《论文》:“艮,很也。从匕,目,犹目相匕,不相下也”段注:“会意。‘目相匕’即目相比,谓若怒目相视也,很之意也。” 《方言》:“艮、坚也。”注:“艮、皆名石物也。” 《广雅·释诂》:“艮,坚也。” 《广雅疏证》:“《说卦》传云:‘艮为山,为小石’,皆坚之义也。今俗语犹谓物坚不可拔曰艮”。 可见,艮之本义为坚,词义引申,为说话生硬,性子直。 杨雄《太玄经》:“象艮有守,”注:“艮、难也。” 《来生债》一折:“正末云:‘他也中吃,也中穿。’磨博士做咬银子科,云:‘中吃中穿?阿哟! 艮了牙也!”  相似文献   

9.
“(力力力口)”字屡见於殷虚卜辞,据上虞罗氏所见,已有二十八条(《增订本殷虚书契考释》卷下,第5页),其在金文见诸宋人款识之书者有《已酉方彝》、《克癸卣》诸器。由形声审之“(力力力口)当释“(力力力)”。《说文·十三篇下》:“(力力力),同力也。从三力。”同力谓众力以为力,在六书为会意。许隶(力力力)部有协、勰、协三字,协云:“同心之和”,加旁从心;勰为“同思之和”,加旁从思;协为“众之同和也”,加旁从十,皆会意兼谐声字。古字以心表义者,每有更旁从口。《集韵·入声·三十帖》慊、嗛同字。《荀子·大略篇》:”惟惟而亡者,诽也”。杨惊注:惟法读为唯”。《说文·二篇上》:“哲,知也。从口折声。(折心),哲或从心”。协之与(力力力口),其例亦犹是也。  相似文献   

10.
署名南宋李涂(耆卿)《文章精义》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而《四库全书总目》则云:“世传韩文如潮,苏文如海。”又清末人氏所作《〈盛世危言〉跋》亦云“韩潮苏海”。虽然有学者早已指出此说有误,但直到而今,仍有将“韩潮苏海”作为“正宗”成语优先收载者。窃以为,就韩愈、苏轼的时代先后、承传、嗣响,以及自然界、生活中“海”与“潮”之渊源则言,谓之“韩海苏潮”,更近腠理。此系本文第一要点。第二要点是,将苏诗某几篇章,与刘禹锡、白居易之相关诗作加以比较,从而体现其青、蓝之连及各自长短所在。第三要点是,指出李清照在她各种体裁的创作中,对苏诗或有所隐括,或有所化用,或其他多种形式的借取。第四要点包括两方面:其一,秦观之所以人到中年,方由自取初字“太虚”改为“少游”,与其说是受《后汉书·马援传》启发,毋宁说是对苏轼政见愈益趋同之所致;其二,《稼轩词》不仅常以苏诗为典,且多有创意出新。而苏、辛对同类典故之运用,辛每每更为出色。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把新中国建立后一段时期内的人口高速增长归咎于毛泽东,认为“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其实.20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表现为传统经济增长、传统生育文化、特定历史条件下死亡率剧降与人口自身增长相互推动而形成的综合效应。其主因不能归结为人口政策失误,更不能归咎于毛泽东一人。  相似文献   

12.
《名人造字小辑》(93.10.16《联合报》)、《齐白石造“烤字”》(94.1.15《团结报》),皆言汉字中原无“烤”字,此字为齐白石所造:三十年代初,北平一家饭店老板,请齐白石题写“清真烤肉苑”招牌,齐白石遍查字书,并无“烤”字,于是“自造”此字,挥毫题写。题毕,又自注一行小字云:“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据说,“从此才有‘烤’字。” 此则逸闻趣事,也许确为事实:它不仅表现出这位艺术大师的不凡的创造力,而且也显示出他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态度,因而,对世人颇有启发。 然而,“烤”字是否“从此才有”呢?却是不应轻易便下断语的。齐白石查出而得,并不等于前此便无此字。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热套牢中国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业大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果”,而不是“因”。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好处对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充满着诱惑,但却是一个“大陷阱”。2006年,中国的宏观调控在房地产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房地产业甚至是逆向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逆向增长:一是住宅投资逆宏观调控而加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穷六朝法帖中,“穷”有“哀愁”、“悲痛”义。王羲之《杂帖》云:“念足下穷思兼至,不可居处”,又云:“汝尚小,愁思兼至,不可居处!”“穷”、“愁”互文。羲之《杂帖》:“念足下穷思深至,不可居忍”,梁王筠《寒凝帖》云,“哀慕深至,不可任!”“穷思”与“哀慕”互文。  相似文献   

15.
《易经·泰卦》云:“小往大来”。其爻辞云:“拔茅茹以其汇,征吉。”王弼注云:“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三阳同志,俱志在外,初为类首,己举则从,若茅茹也。上顺而应,不为违距,进皆得志,故以其类征吉。”孔颖达《正义》云:“拔茅茹者,似拔茅,举其根相牵茹也。以其汇者,汇、类也,以类相从。”《易经·否卦》说:“大往小来。”其爻辞说:“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王弼注云:“居否之初,处顺之始,为类之首者也。顺非健也,何可以征?居否之时,动则入邪,三阴同道,皆不可进,故茅茹以类贞而不谄则吉亨。”孔颖达《正义》云:“拔茅茹者,以居否之初,处顺  相似文献   

16.
语文笔记     
一、登轼而望《左传·庄公十年》长勺之战“下视其辙”句,旧读作:“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新版《左传》标点同。近人王泗源提出异议,其《古语文随笔》云: 轼是车前边的横木,用来扶手的,只是手握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面且更高处再没有可以把手的东西,即使‘登轼’,也得腾跃而上,即使上了,脚站不稳,身子又四面无依傍,所以实在不可登,登,一定会摔下来。……所以那样读法是讲不通的。这句应读作: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见《中国语文》1978年第三期)  相似文献   

17.
“氓之蚩蚩”这句诗,是《诗经·卫风·氓》的首章首句。《毛传》训曰:“氓,民也。蚩蚩,敦厚之貌。”朱熹在其《诗集传》注云:“氓,民也。盖男子而不知其谁何之称也。蚩蚩,无知之貌,盖怨而鄙之也。”马瑞辰在其《传笺通释》中云:“蚩蚩,痴味之貌。”《韩诗》释蚩蚩为“意态和悦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此书注云:蚩蚩,忠厚的样子。”余冠英先生在其《诗经选》中注释曰:“蚩蚩,同嗤嗤,戏笑貌。”总之,以上这些解释,均是我国古今著名的学者对“氓之蚩蚩”诗句所作的解释。我认为这些解释并非符合诗句原意,故写此文探讨。《氓》是古今学者共同承认的弃妇诗。此诗是以一个被遗弃的妇女自述的口吻,倾述她被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是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所以,经济发展,直接、主要的,应当是与人类的生产能力成正比的。即:人的能力强,产出多,经济自然就应当增长。但是,经济的运行现实并不简单的全是这样。经济增长,粗略说是财富总量增长。细说,还应当是有需求、可应用的产品、财富的增长。不需要的“增长”,不能算“增长”。人们还认为,经济  相似文献   

19.
《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赞》引贾谊《过秦》云:“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军,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遁巡而不敢进”.颜师古注:“遁巡,谓疑惧而却退也.遁音千旬反.流俗书本巡字误作逃,读者因之而为遁巡之义.潘岳《西征赋》云:‘逃遁以奔窜’,斯亦误矣”.其中“遁巡”二字,不论其正文还是释义,早在晋代就多有不同.但自《集韵》把“遁巡”列为“逡巡”的一种词形后,人们遂以此解为常.①黄季刚先生笺识,黄焯先生编次的《尔雅音训》即谓“逡巡”“字又作逡遁、遵遁、巡遁、这循、蹲循、遁巡”.②符定一《联绵字典》亦把“遁巡”列为“逡巡”的词形之一.③《辞源》于“遁巡”条下释曰:“迟疑徘徊、欲行又止”与“逡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中国1980~1987年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的分析,认为断言中国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增长过快或消费膨胀引起的难以令人信服。因此单纯紧缩需求的政策干预不仅不能使通货膨胀得到根本治理,反而会造成经济衰退和停滞,并导致国民经济“紧—松”的周期波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有不解之缘。15%通货膨胀率可能是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关的临界点。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因素:人口与收入增长,边际劳动生产率下降,资源枯竭,瓶颈部门的制约,国际收支逆差。治理整顿的目标应该是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