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研究出提纯布基球(C_(60))的新方法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6年4月11日报道,美国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大学的化学家文森特·罗泰洛(VincentRotello)研究出一种提纯布基球(即C60碳分子)的新方法,从而有可能最终使布基球这种...  相似文献   

2.
美国冶金学家偶然发现沉积金刚石膜新技术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6年3月23日报道,一位叫普拉文·米斯特赖(PraviMistry)的冶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因偶然用二氧化碳代替一部分氮气作介质生产二硼化钛涂层时,意外地发现沉积出金刚石薄膜,并终于得...  相似文献   

3.
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方法,以C60薄膜作为在硅衬底上的过渡层,无衬底负偏压。采用通常淀积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条件,在C60薄膜上生长出多晶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4.
C60在再构的金刚石(100)表面沉积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和Tersoff多体势函数对低能入射的C60分子在再构的金刚石表面沉积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以C60初始入射能量为30eV和60eV垂直于表面入射时,入射的C60分子没有多金刚石表面反弹出来,而是与金刚石表面相互吸引而导致C60分子沉积在金刚石的表面。  相似文献   

5.
自制了二醋酸纤维素(CA)“疏松型”反渗透膜、超滤膜,用Co60-γ射线大剂量辐照改性.辐照前后膜性能分别用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溶液进行测定,膜的选择透过性及透水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衬底负偏压热灯丝CVD金刚石薄膜在锥体上核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H4和H2为反应混合气体,用衬底负偏压热灯丝CVD法在Si(100)面上制备金刚石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Raman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在硅尖上的金刚石核化进行了研究,并着重讨论了沉积在硅尖上的金刚石颗粒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氩离子束轰击法,对不同晶体学表面形貌的CVD金刚石膜进行抛光处理。结果表明,对不同表面开貌的金刚石膜,应合理选择离子束轰击入射角,提高离子束加速电压有利于提高抛光效率,(100)择优生长的金刚石膜最容易得到高的表面平整度。  相似文献   

8.
用离化团簇束(ICB)沉积法在石英玻璃和云母衬底上形成了C60薄膜,XRD测试表明膜呈多晶结构,原位电阻测试表明膜的室温电阻率超过10^4Ωcm,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用80keV P^+,BBr3^+,Ar^+和He^+对C60膜作剂量范围为0 ̄10^16cm^-2的离子注入,C60膜的电阻率随注入剂量增加而急剧下降,磷注入具有n型掺杂作用,离子与C60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C60分子分裂,引起薄膜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子铺助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EA-CA)方法沉积大面积金刚石膜,在金刚石膜的沉积过程中,气压对金刚石膜沉积的影响会直接影响着金刚石膜的生长和质量。用Raman,SEM等手段对金刚石膜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利用C60 与乙二胺改性的玻璃表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一种新的C60 自组装单层膜,在C60 自组装单层膜的基础上,将C60 与乙二胺反应制备了自组装双层和多层膜,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LDITOFMS) 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乙二胺改性的玻璃表面上存在以化学键键合的C60自组装单层和多层膜,并且随着膜的层数增加,C60 与乙二胺的键合由一维线形结构向三维网状结构转变,光致发光研究表明,C60 自组装膜存在与C60 不同的光致发光峰,且发光峰强度和位置随C60 自组装膜层数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纳米金刚石颗粒涂层的场电子发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刚石具有优异的电子、机械和化学性能,特别是表面的负电子亲和势(NEA)特征使其成为真空微电子器件的理想冷阴极材料,可望在平面显示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对天然金刚石、CVD金刚石膜和类金刚石碳(DLC)膜以及它们在Si和Mo等基材上的涂层[...  相似文献   

12.
火焰法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透射电镜(TEM)对大气中火焰法沉积(CFD)金刚石薄膜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沉积的金刚石晶体中(111)面上存在着大量层错及显微孪晶,在(111)面上晶粒边界处的位错密度较低,此外,在金刚石薄膜中还观察到存在于金刚石颗粒间的非金刚石型碳(C),即无定形碳及微晶石墨。  相似文献   

13.
用直流平面磁控反应溅射制备了含氢非晶态碳膜(α-C:H),在0.35-2.5μm波长范围内确定了它的光学常数n,k与禁带宽度,包括刚沉积(AD)与经真空烘烤450℃40min(HT)的α-C:H膜。红外透射谱、拉曼光谱与电子衍射等分析表明:α-C:H为无定形碳与金刚石共存物。热处理后,C-H与C=O键减少,而C=C键增加。α-C:H作为减反射膜的α-C:H/渐变SS-C/Al选择性吸收表面,具有太阳吸收率α≈0.93(HT).发射率ε≈0.06(80℃)。  相似文献   

14.
微波CVD法合成金刚石薄膜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方法(CVD片)用丙酮-氢气混合气体作为原料,在单晶硅的(111)面和人造单晶金刚石的(100)面上,生长出了优质金刚石薄膜,并对薄膜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在863新材料领域资助下最新研制成功的100kw级高功率直流等离子体喷射(DCPlasmaJet)金刚石膜沉积系统。利用该系统在氩气—氢气—甲烷气体系中进行了初步的工艺试验,经过40小时的连续运行,在Φ110mm的基片上沉积出中心厚1.9mm,边沿厚1.6mm的金刚石膜。平均生长速率达44μm/h。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金刚石不仅是最好的超硬耐磨材料,而且也是一种理想的功能材料。 1976年苏联科学家Derjaguin等人用化学输运反应方法首次在非金刚石衬底上合成出金刚石膜,1981年Spitsyn等人对该金刚石膜的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由于低压法合成金刚石可以在大面积的各种衬底上沉积出粒状或膜状金刚石,因此它将为金刚石在电子工业,光学工业和空间技术等重要领域的广泛应用开拓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较低气压下进行了金刚膜的沉积工艺研究,发现CH4气体的浓度可适当提高至CH4/H2=0.8。所得的Raman谱图证实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膜比在CH4/H2较小情况下得到的膜含有更多的金刚石相。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高Tc超导探测器的超导电性退化或失超,用C^+注入、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形成类金刚石(DLC)保护膜。该膜结合紧密,克服了DLC/YBCO两种材料晶格失配、线胀系数与热导率相差太大的矛盾。对DLC膜的Raman谱所表征的C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石墨态C转化为DLC结构的机制,提出了激光所造成的瞬时高温、高压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海藻和CO_2生产石油各种燃料燃烧的废气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现在二氧化碳不仅可以用来提炼金刚石,还可以成为生产石油的原料之一。科学家们认为,世界上几乎没有无用的东西,二氧化碳虽然可以产生温室效应等公害,但也一定能把它变成有用的?..  相似文献   

20.
触媒合金的组织状态对合成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i70Mn25Co5触媒合金的组织状态对合成金刚石的形核、长大及金刚石性能的影响,提出了Ni70Mn25Co5合金的最佳组织状态,其奥氏体晶粒度为6 ̄7级,晶粒平均直径为0.044 ̄0.031mm。这种状态的触媒所合成金刚石的粗颗粒百分比,与轧态触媒相比,46^#的提高12%(46^#+60^#)的提高7%;其抗压强度与轧态触媒相比,46^#,60^#和80^#的分别提高19%,14%和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