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献玲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1):64-67
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在工农运动、土地革命问题上犯了严重的右倾路线错误.这一错误是由莫斯科对中国革命的脱离实际的指导、共产国际代表的现场错误指挥以及中国共产党当时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不高等因素共同促成的,其责任不能完全归于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个人头上. 相似文献
2.
胡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19(5):71-76
当蒋介石发动反革命的"四·一二事件"以后,中共从1927年4月27日召开"五大"到8月7日召开"八七会议",其政策经过了一系列大幅度的戏剧性动荡和摇摆,并造成了革命的失败.虽然作为总书记的陈独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共产国际的横加干涉和左右动摇也是造成这一结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李光曼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1):38-42
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向来被认为晦涩难解,本人以为晦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颠覆传统的非情节化的内倾叙述、互文同反讽混合的修辞、现实和理性二重性的复调的意味是致使文本晦涩的重要原因。本人以为晦涩是一种诗学现象,晦涩令《莫须有先生传》成为蕴涵复义性和多重美感的文本。 相似文献
5.
朱云鹏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
“莫须有”三字,作为无辜被冤或凭空诬陷他人的代名词,自岳飞蒙冤一直被释为“恐怕有”、“也许有”;李瑚先生率先对此质疑,将其释为“不必有”;后有罗炳良君指出应释为“岂不应该有”。文章不苟同以上三说,提出应释为“一定有”或“理应有”。 相似文献
6.
王俊奇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2,(5)
本文试对陈独秀早期(1903—1923年)的体育思想作划分两阶段的研究,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划分陈独秀体育思想前后两个时期,这样的划分目的在于使我们对陈独秀整个体育思想的发展有一个较清楚的全面观。同时,这样的划分,便于我们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体育思想的变化作一比较,从中发现体育与祖会发展两者丝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贾立臣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1)
陈独秀在国民党法庭上,对所谓的“叛国罪”和“危害民国罪”的无端指控,先后采取独立证明法、推理反控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抗辩,其逻辑严谨,雄辩滔滔,以理辩驳,言辞凿凿,特点鲜明,技巧绝妙,俨然一位原告的气派慷慨陈辞于法庭之上,既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同时也将国民党离经叛道和祸国殃民的罪恶昭告于世人,彻底否定了《红色中华》关于陈独秀“跪在国民党法庭面前如此讨饶”的恶意中伤。 相似文献
8.
王瀛培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0(3):61-65
陈独秀一贯主张抗日救国,他提出了很多抗战思想,其中民众抗战思想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为界,有着明显的变化,对为何提倡民众抗战、如何进行民众抗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的民众抗战思想又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有着紧密联系:与中共主张的异同、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对与拥护。总之他的民众抗战思想是其个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客观科学地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国民性改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般重要的思潮,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在这股思潮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股思潮,本文试图从对国民劣根性表现的揭示、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国民性改造途径等几个层面,对陈独秀国民性改造思想进行一些个案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贾立臣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20-23
从陈独秀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创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构想的思想发展轨迹中 ,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树的丰功伟绩。除去历史的尘埃 ,揭开历史的面纱 ,以正面人物解读陈独秀 ,恢复陈独秀的本来面目 ,这是《陈独秀思想发展轨迹》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陈独秀的研究广泛展开,对陈独秀思想演变之研究是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情况,首先介绍了占主流的陈独秀思想演变阶段划分论,提出了笔者的划分观点.其次,重点分析了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问题,提出了1920年5月完成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13.
陈独秀的社会思想主要集中在其早期的著作、文章中。他的社会思想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以社会进化论为主要思路,以爱国主义为情感依托,从内容上实现了对儒家文化的解构,以宣传教育为改变社会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付长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
国民话语是近代以来中国启蒙思潮演进的主题.如何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内,培育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新国民,凝结了数代中国知识精英的智慧与探索.陈独秀在批判反思中国国民性问题的基础上,勾画了一幅现代公民的精神图像,提出了重构现代新国民的多重维度,开启了中国国民性论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回顾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状况,对其晚年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剖析他的“二次革命论”、社会主义观、民主观、经济思想、爱国思想等. 相似文献
17.
李梅丽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31(2):127-130
通过对陈独秀著作及新的档案资料研究分析,来揭示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主观原因。理论认识的缺陷使陈独秀在指导思想上追随了共产国际的错误,但政治经验的缺乏也是其右倾错误的重要原因。政治经验的缺乏使陈独秀对以各种面貌出现的各种政客认识不清,在如何对待共产国际指令方面,缺乏灵活性,这种缺乏对党建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李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102-105,147
"随感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所首创的报刊专栏,"随感录"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在它的周围聚集了一批"五四运动"的主将,成为他们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和不良时政的一种理想方式。他的开创者陈独秀不仅首创了"随感录"这种讲究时效性、新闻性的杂感类专栏,启发了当时的许多报刊纷纷仿效并开辟了"随感录"以及类似的专栏,为当时知识分子开拓了一种新的批评空间;同时"随感录"也成为了一个文体概念,陈独秀首创的这一文体成为了中国现代杂文的雏形,并为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半梦半醒之间--陈白露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6):71-73
鲁迅曾指出:娜拉们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子君回来了。陈白露却堕落了。自我堕落而又不甘沉沦,厌倦奢靡生活而又无法摆脱.放荡空虚而又善良天真之心未泯,陈白露半梦半醒的无法平衡的内心矛盾终使她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了“妥协退让”,这个政策是共产国际及苏共代表布勃诺夫制定的。对“中山舰事件”的右倾处理,布勃诺夫应负主要责任,陈独秀只是被动地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