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出了考场,就是走出了昨天的梦境。7月,我们放飞心情!不再去记它“七大洲”、“四大洋”、也不再管它“诸子百家”、“战国七雄”;暂且告别了,你“牛顿”、“达尔文”、“门捷列夫”;还是再见吧,什么“ABC”、“之乎者也”、“解析”和“求证”……打开录音机,让空气洋溢出动听的乐音;棒起几十大部头,与施耐庵、金庸切磋切磋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将equivalent误读和误译成“对等”、“等值”、“等效”、“对等语”,把奈达翻译理论误读成“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认为“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中的“对等”或“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然而“对等翻译”中的“对等”是汉语,其词义不是“基本相同”,也不是“基本对等”,而是“等同”、“相等”、“对等”。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翻译不可能对等,由此也证明了“对等论”中的“对等”不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证实了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3.
周维强 《科技信息》2007,(9):123-124
作为条件表现的“ば”、“たら”、“と”与“なら”有各种用法,其内容比较复杂。而在此文中,较系统性地叙述了“ば”、“たら”、“と”与“なら”的使用场景、成立条件,还进一步比较了其异同点。这样的话,能够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性上来正确理解并掌握“ば”、“たら”、“と”与“なら”的意思和用法.  相似文献   

4.
孝感话语气词“了”和“的”的连用在语序上与普通话正好相反:“了”在前,“的”在后。在语法意义上,“了”、“的”连用时,“的”表示对曾经发生过的动作或性状的一种肯定,“了”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完成,“了的”表示对曾经发生的但已经完成的动作或性状的肯定。“了”、“的”连用的句子相当于普通话里用情态动词“过”加语气词“了”的句子。从对孝感话语气词“了”、“的”连用的分析中还可以发现,汉语的语气词只分两个层次而非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的”和“了”,第二层是“呢”、“吧”、“吗”、“啊”:第一层的“的”、“了”无论是在用法还是在表达的语气上都和第二层的“呢”、“吧”、“吗”、“啊”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动态助词“了”(le)常附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表示动作完成,或有了某种性状,如“走了”、“红了”.“了”作为助词,是由古代汉语表示“完了”或“了结”义的动词“了”(li(?)o)虚化而来的.在这漫长的虚化过程中,“了”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唐宋以前各个历史时期使用中的异同.一、“了”的词性异同“了”最早见于汉代,用作动词,常用义为“终了”、“了结”.西汉王褒《僮约》(公元前一世纪作)有“晨过洒扫,食了洗涤.”“了”即“完毕”.《广雅·释话》:“了,讫也”,即“完了”的意思.大约魏晋开始,“了”除了继续作动词外,还可以作副词.如:(1)其所易了,阙而不论.(东晋郭璞《尔雅序》)“了”作动词,意为“懂得、明白”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了我国法律条文在用“条”、“款”、“项”、“目”分层时,体例不统一。笔者对我国法律的条文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用“条”、“款”、“项”、“目”、“点”分层,可做到体例一致,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法,异彩纷呈。“诵读法”、“讲解法”、“辅导法”、“导读法”、“单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大语文教学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法”等等,不一而足。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尝试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法”,实践中确实品到了一点甜味,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下面我就简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8.
唐继信 《科技潮》2007,(3):M0002-M0002
贵刊从去年第二期开办了“迎绿色奥运,从细节做起”专栏,至年底共做了10期。每期专栏均由我国著名的环保专家李皓撰文。内容有“公厕卫生”、“天然植被”、“自助绿化”、“垃圾管理”、“环境教育”、“河流环境”、“地面设计”、  相似文献   

9.
“秦皇”、“汉武”已经作为“原型”进入了炎黄子孙的“集体无意识”。《文心雕龙》通过对“焚书”导致“法家少文”的秦始皇进行了批评,同时又写了秦始皇和文学的互动。刘勰对汉武帝主要涉及对其文学实践的认识和评价;武帝“崇儒”、“爱文”对文学的影响;对文学知识的礼遇。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表达了其“风动于上,波震于下”的“帝王文学观”。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诗经》中“壶”、“瓠”、“匏”、“瓞”、“庐”的考析,确定了“匏”为今天的“葫芦”。并了解到“葫芦”这一植物在周时期的发展:周时“葫芦”已成为人们的蔬菜,有了两个变种,其主要生长地在今天的陕西、河南一带;同时可知周时期人们已经对葫芦进行了分类,但此时葫芦分属瓜类。并且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葫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庄子“至人”、“神人”、“圣人”的人格意向,以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内在逻辑联系,介绍了庄子“逍遥无待”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六书”中的次第问题。认为“象形”应置于“指事”之前,“假借”应置于“形声”之前,“会意”也应置于“形声”之前。所以,除了“转注”的“五书”的次第应为: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  相似文献   

13.
一汉语疑问代词的谱系涉及多方面,其变化的过程相当复杂。上古常用的是以“何”为代表的疑问代词,到中古时期出现了“等”、“底”等端母系疑问词,中古最末期又出现了“是物”、“甚”、“甚谟”。此外,“没”这一明母系疑问词也出现了。现在,我首先举出“底”这个词,来探索一下这个一直被作为俗语疑问代词受到特殊处理的端母系疑问词的谱系。“底”出现在中古汉语的初期,被用作文言“何”的意思,这个“底”和“等”、“是”是古音相通的字,前人已有见解。此外,人们常解说“底”复合成“底物”、“底事”。这  相似文献   

14.
雷沛鸿以“教育本质论”为核心 ,辅以“本位论”、“功能论”、“目的论”、“文化论”、“哲学论”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 ,构成了“民族教育体系”坚实的理论基础 ,并依托这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指导和推动了“民族教育体系”构成运动。雷沛鸿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建树 ,在近现代教育史上是罕见的 ,对当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了“仁义礼智信”的精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了“仁义礼智信”的精髓,体现了中国特色.“仁”即“友善爱国”;“义”即“公平正义”;“礼”即“文明和谐”;“智”即“求真敬业”;“信”即“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新城建设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文平  石忆邵 《江西科学》2008,26(6):1002-1008
详细分析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新城建设实践,从政策、资金、吸引力、规模、产业等角度总结了其建设的经验,并得出了“他山之石”与“拿来主义”、“区域高度”与“个性创新”、“追求效益”与“人本主义”、“可持续性”与“平衡发展”四点启示,以期能够对今后的新城运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仅是矛盾”和“矛盾被证”、辩证“鹰”派的反驳和逻辑派的回应、几个悖论的消解等,评述了维特根斯坦和哈克的“自涉”、克林的“悲观”情怀,批评了爱因斯坦的“轻率概括”,突显出谬误学、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概括为“德”、“识”、“才”、“情”四种类型。在她们身上体现了“自然”和“真”的人生态度,体现了魏晋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年人维权等方面对上海老龄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特别阐述了老龄事业在“养”和“医”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概括了老龄事业不同发展领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