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以铜绿微囊藻在435nm/680nm处的荧光强度为测试指标,进行了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对Hg2+毒性的最佳响应时间,以及不同Hg2+浓度在短时间内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HgCl2的最佳响应时间为25min。当Hg2+质量浓度为0.000 5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相对荧光强度(样品荧光强度-空白荧光强度)为负值,即其叶绿素荧光强度小于对照组的叶绿素荧光强度;当Hg2+质量浓度为0.0010.500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相对荧光强度为正值,并且在0.0010.500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相对荧光强度为正值,并且在0.0010.400mg/L浓度范围内,相对荧光强度随汞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呈正相关关系,r=0.983 3。  相似文献   

2.
以纯化后的市售大黄酸为荧光探针分子,建立了对Mg2+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荧光分析体系.在DMSO/NH4Cl-NH3·H2O(体积比95∶5,[NH4Cl]=0.05 mol/L,p H 10.4)缓冲溶液中,大黄酸与Mg2+以1∶1的络合比形成强荧光配合物(λmax=602 nm),配合物荧光发射强度与Mg2+浓度在0~2.1×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52×10-7mol/L.将其用于木耳中Mg2+含量的检测,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luo-3-AM作为神经细胞内Ca2+荧光探针,用微孔板荧光检测仪测量神经细胞内游离Ca2+与荧光探针Fluo-3-AM结合的荧光强度,并实时检测此荧光强度在细胞外加不同浓度腺苷诱导下的变化情况。实验发现,各种浓度的腺苷都能诱导神经细胞Ca2+浓度升高,且其影响程度随腺苷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这一结果对探究腺苷通过作用神经系统起止痛作用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葡萄糖为碳源的荧光碳点构建 Hg 2+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得一种新型碳点,其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在此碳点中加入Hg2+后,碳点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同时对其他金属离子无响应.为使Hg2+对碳点荧光的猝灭作用效果最佳,对检测过程的各个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最佳条件下,Hg2+与碳点荧光强度的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ΔF=919.04+130.41log CQ,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2=0.988 8,检出限为1.010-7 mol/L.基于新型碳点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检测Hg2+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杯[8]芳烃磺酸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牛血清蛋白可产生λex,max=280 nm,λem,max=349 nm的自身荧光.杯[8]芳烃磺酸钠在一定条件下能静态猝灭蛋白质的荧光.求出了杯[8]芳烃磺酸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形成常数,络合比和结合位点数,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 7.5,0.1 mol.L-1NaCl用量1 mL,初步探讨了体系的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许多补钙制剂尚未收入国家药典,国家尚未提出测定补钙制剂中钙含量的统一方法,研究了以酸性铬蓝K为显色剂,在pH值为10.5的四硼酸钠缓冲溶液中与Ca2+络合,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种市售补钙制剂的钙含量;研究了钙-酸性铬蓝K络合物的最佳形成条件:λ=498nm,pH=10.5,显色剂用量为2mL,缓冲溶液用量为0.5mL,钙浓度在0~2.4×10-5mol/L范围内遵循朗伯-比尔定律,相对标准偏差为1.2%。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含有喹唑啉酮功能团的Mg2+荧光探针(用A表示),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研究了多种金属阳离子对该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g2+能使其荧光显著增强.因此有望将该化合物用于Mg2+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铊离子与胆红素(BR)的相互作用,详细考查了各种因素,如酸度、时间、β-环糊精浓度等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BR在碱性溶液中,经适当处理后能产生较强的荧光,其λex=464nm,λem=524nm其激发峰与荧光峰位置不受碱浓度、光照、热处理等因素影响.实验发现,加入铊(I)离子对BR有荧光猝灭作用,并有一新的荧光峰出现在λ=650nm处,其荧光强度随着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呈增强趋势.同时也考查了β-环糊精对BR的包合作用,在pH=7时,BR与β-环糊精作用的包合常数为54,加入铊(I)离子后,包舍常数减小为20.5.这表明铊(I)离子对二者的包合作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用牛血清白(BSA)蛋白荧光猝灭法建立一种测定药物中头孢丙烯含量的新方法.牛血清白蛋白具有很强的内源荧光性,而头孢丙烯溶液本身不产生荧光.当头孢丙烯与BSA结合后,会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BSA在λex=340nm处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头孢丙烯的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药品中头孢丙烯含量的新方法.该结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λmax=340nm,与头孢丙烯摩尔浓度在2.37×10-6 ~2.85×10-5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F=2.0×107CCE+ 18.905,相关系数r=0.9986,检出限为2.85×10-7mol·L-1,RSD为0.43%,加标回收率为92.42% ~ 109.44%.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先沉淀后退火法合成了Al2O3:Er3+荧光粉,研究了980nm激光激发下Al2O3:Er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质。为了增强Al2O3:Er3+荧光粉的荧光强度,Ba2+,Ca2+,Sr2+,Mg2+四种离子被掺杂进入了这种荧光粉中。结果了发现,掺杂后的Al2O3:Er3+荧光粉的荧光强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钴离子和钴、镍离子共掺杂的复合纳米粒子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以甲基橙的脱色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了不同掺杂量以及掺杂粒子不同时,对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钴的掺杂量在0.2%时,光催化剂的活性最佳,而钴镍共掺杂的掺杂量在0.4%时,光催化剂的活性最好,且钴掺杂的催化活性比钴镍掺杂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N-acylaminoacid amido hydrolase(EC 3, 5, 1, 14)是含锌金属酶,每摩 尔酶蛋白含两摩尔Zn2+。本实验通过金属螯合剂EDTA对酶透析脱去酶中的锌离子, 生成不含金属离子的apo-酶,再分别以 Mn2+, Ni2+离子对 apo-酶重组,生成相 应的金属离子取代酶,研究了它们的活力与pH值的关系,热稳定性,游离的金属离子 对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荧光发射光谱考察了相应构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电位法,采用各种酸性介质,极谱底液,在氧化电位大于+0.5V,氧化时间大于10秒的条件下,将残留于银基球型汞膜电极表面的各种干扰物质强制氧化,使其成为可溶性离子离开电极表面进入溶液,更新电极。利用本电极在极谱底液里测定镉,其结果与滴汞电极比较相当接近;未经分离连续测定矿石、矿物样品中常量和微量的铜、铅、镉、锌等元素,其结果与国家标准值相当吻合,回收率大,相对误差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实验发现:铜离子Cu2+明显增强了Luminol-NaOH和Luminol-Ca(OH)2两种水溶液的声致荧光强度,并使它们的最大声致荧光峰分别发生了6nm和9nm的红移现象.但这种离子对Luminol-Na2CO3水溶液的影响与上述相反,并对应发生了5nm的篮移现象.然而,Cu2+对这3种溶液的声致荧光的发射波长均不构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EDTA为滴定剂,Cu-EDTA为置换剂,铜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通过控制氨的用量调节αZn(NH3),采用电位滴定法可对Zn2+、Mg2+进行分步滴定.研究表明:Cu-EDTA可增大Zn2+、Mg2+的滴定突跃,其适宜浓度为0.005 mol/L,体系游离氨的浓度为0.01 mol/L时,lgK′ZnY lgK′MgY,能首先滴定Zn2+.然后加氨水调节体系至pH=10.4,可对Mg2+准确滴定.但重金属离子Pb2+、Hg2+、Cu2+等产生干扰,少量的Fe3+、Al3+可加入三乙醇胺进行掩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巢湖自然水体沉积物对Cu(2+)和Pb(2+)和Pb(2+)吸附研究,初步研究了投加量、温度、时间、pH值等方面对其吸附结果的影响,在吸附实验中,拟二级动力模型优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Pb(2+)吸附研究,初步研究了投加量、温度、时间、pH值等方面对其吸附结果的影响,在吸附实验中,拟二级动力模型优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Pb(2+)和Cu(2+)和Cu(2+)在缓流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更适合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红外光谱(FTIR)显示缓流水体沉积物中存在羟基、氨基、烷基、含氧基团等,这些基团对Pb(2+)在缓流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更适合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红外光谱(FTIR)显示缓流水体沉积物中存在羟基、氨基、烷基、含氧基团等,这些基团对Pb(2+)和Cu(2+)和Cu(2+)的去除起了关键性的作用;XRD显示缓流水体沉积物表面的物质为SiO_2、CaCO_3。  相似文献   

17.
Fe~(3+)和Ce~(3+)共掺杂TiO_2的光谱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可降解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光催化剂,采用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Fe^3+和Ce^3+共掺杂的纳米TiO2。用XRD,UV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Fe^3+和Ce^3+配比掺杂TiO2的光谱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e^3+和Ce^3+掺杂摩尔分数均小于2.0%时,TiO2总是锐钛矿相,x(Fe^3+)为7.0%时出现少量的Fe2TiO5相,x(Ce^3+)为7.0%时出现少量TiO2-CeO2相;固定掺杂x(Ce^3+)为2.0%时,最佳掺杂x(Fe^3+)为2.0%,此时,TiO2紫外吸收、吸收限红移以及注入电荷密度Qc与脱出电荷密度Qa之比都最大:固定掺杂x(Fe^3+)为2.0%时,TiO2的紫外吸收、吸收限红移以及电荷密度Qc与脱出电荷密度Qa之比总是随着掺杂的x(Ce^3+)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pH、重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离子强度以及竞争吸附等因素对天然高岭土吸附水中Pb2+,Cd2+,Ni2+,Cu2+等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初始质量浓度、离子强度以及共存离子,是影响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高岭土对Pb2+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其它3种重金属离子,顺序为:Pb2+>Cd2+>Ni2+>Cu2+;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型等温方程,说明高岭土对这几种离子都是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Pb2+,Cd2+,Ni2+,Cu2+离子解吸量大小顺序为:Pb2+<Ni2+<Cu2+<Cd2+.  相似文献   

19.
用离子浮选法以C_(5-9)异羟肟酸为捕收剂,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得到Cu~(2+),Ni~(2+),zn~(2+)与C_(5-9)异羟肟酸形成的螯合物沉淀浮渣。用红外光谱法对其浮渣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2+),Ni~(2+),Zn~(2+)与异羟肟酸的配位方式基本相同,即:  相似文献   

20.
用静态法和选择提取法研究重金属元素铜、镉在石灰性土壤及其不同组分上的吸着。吸着条件为:PH=7.8±0.2,T=293K,离子强度为0.01mol/L CaCl_2。研究表明,铜和镉在土壤上的吸附并不是离子交换机理,而是符合Langmuir吸附机理,该法的特点是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