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中大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诸多方面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先河,曾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历史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简要介绍了华中大学创造的六个“中国第一”,以期彰显其近代教育的社会价值。我们重提华中大学史话,意在呼吁高等教育职能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南開大學     
正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09,(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具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国际经济与贸  相似文献   

4.
北洋大学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大学,自诞生之日起,矿冶系就移植了西方大学学术研究的功能,并设立我国第一个工科研究所,开我国工程学科研究之先河。矿冶系师生的科学研究不仅早,而且方式多样,他们组织学会、成立研究所、创办报刊,努力推进科研事业,促进了中国科技近代化。矿冶系取得丰硕科研成果,是我国近代大学科学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教会大学从19世纪末诞生到20世纪50年代初撤销,在中国的存在时间不过半个世纪。然而它们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教育史上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是引人注目的。校歌塑造了教会大学的精神形象。文章从燕京大学、东吴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的校歌歌词中,梳理出校歌的内在光谱和细密纹理,探寻其对当今大学精神文化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200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为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问题的研究.这一问题触及到一些基本理念:大学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影响?笔者从大学发展史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认为近代科技革命引起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形成"两种文化";新时期科学与人文走向整合是现代化运动发展的一种文化需求,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现代大学文化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修复、整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发展,这也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强项、优势是人文文化;弱项、不足是科学.因此在大学里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仅要扬长(人文)补短(科学),更要注重二者的互补融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缺失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理论探讨更应注意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第一期工程“农学编”所收农学家中237位专家集体传记的分析表明:近代中国农学家群体在出生时段的分布上与科学发展的趋势不合,这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有关;江苏、浙江出生的农学家所占比例极高,达44%,除与江浙两地人才辈出、近代文化教育发达这一总体趋势相关外,两省农业生产的发达也可能是重要的因素;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对近代中国农学发展影响极大,两校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l%,这与两校自身在人才培养上有独到之处分不开;美国对近代中国农学的发展影响甚巨,留关农学家人数占总留学人数的64%,其他国家在某些学科如日本在养殖与园艺学科上也有重要影响。这些都表明近代中国农业科学的发展是中国国情与中国农业科学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国情促使科学家们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但国情有时又限制了科学家们的选择与努力。  相似文献   

8.
南開大學     
正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     
身处变革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对时代和社会的诘问做出积极的正面回应。在前一阶段改革(包括大学扩招、"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推出等)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建立起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发展中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以质量提升为主题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为此,高教理论研究者有责任对影响深远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做出积极的反思和重估。因为此两项工程虽然对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学术卓越则是衡量一所大学整体水平的主要指征.山东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2010年8月提出了“建校120周年时,将山东大学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对学校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近代知识和西方文化载体的基督教大学在中国出现后就开始了本土化历程。基督教大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表现在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服务对象等方面。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的客观需要,基督教教会内部的变化以及办学经费的需要。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这种本土化体现了外部嵌入和内部培育之间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发展的现状是创建大学工作学的现实背景.基于此,大学工作学就是要回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开展什么样的大学工作、怎样开展大学工作”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系统地进行总结和提升,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大学工作学最为相关的学科领域是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其区别体现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内在规律、学科基础、学科内容、研究方法、现实意义及发展前景上.大学工作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大学工作的目标、大学工作的要素、大学工作的过程、大学工作的成效等方面的内容.大学工作学应以实践为目的,指导提高大学发展的自觉性、前瞻性、辩证性、针对性、规律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代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味地进行宗教传播和对西方教育体制进行复制,而是在不断地调整自身定位、办学目标与专业设置等以适应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教会大学中国化的努力,不仅实现了其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与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教会大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其随后产生的影响,旨在正确认识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授治校"思想是建立在蔡元培对大学培养目标、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是中国近代大学起步阶段对大学内部管理体制问题探索的起点。"教授治校"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反映了大学内部管理的一些共性特点。它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当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開大学     
正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继"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开始,也同时标志着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实践的启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思考,对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提高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南開大学     
<正>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大学问的大规模合并已基本完成,组建形成了一批学科综合、规模巨大、实力较强的新型多校区大学,缓解了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许多矛盾,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从多校区大学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软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大学正确定位、建立科学的多校区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抓好以学科为龙头的"软资源"融合以及创新用人机制,营造学术氛围,积聚优秀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9,(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具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法、国际工商管理、国际金融、外国语言与文学等为主干学科,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南开大学     
《实验室科学》2014,(6):F0004-F0004
<正>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