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白海力 《科学通报》2000,45(21):2281-2285
研究了强磁场对射频溅射沉积Fe-Si-O薄膜的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在O2流量比小于1.0%,外加磁场低于1.0T的溅射条件下,得到了中孔型,相分离型和混合型3种典型的样品宏观形貌,表明强磁场不但影响等离子体的分布而且影响溅射原子的角分布,在O2流量比大于2.0%,外加磁场高于2.0T的条件下制备的Fe-Si-O薄膜中,经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了强(110)取向的Fe3O4相;磁性测量发现垂直膜面方向  相似文献   

2.
FeCo-SiO2颗粒膜的磁性和隧道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力  张宗芝  池俊红  李成贤  葛世慧 《科学通报》2000,45(20):2163-2166
利用射频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金属含量fv的Fe-SiO2金属-绝缘体颗粒膜,系统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磁性以及隧道磁电阻(TMR)效应,在fv=0.33处得到最大磁电阻值为-3.3%,在同样的制备条件下保持fv=0.33,用Co取代Fe得到一系列的(Fe100-xCox)0.33(SiO2)0.67的颗粒膜,对其TMR的研究发现在x=53时得到最大磁电阻值-4.5%,且Co对Fe的替代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型钙钛矿ABO3 型B 位含铋混合导体透氧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与合成了系列新型的钙钛矿型B位铋掺杂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对其结构与透氧性能进行了测定.发现BaBi_(0.2)Co_yFe_(0.8-y)O_(3-δ)(y≤0.4)及BaBi_xCo_(0.2)Fe_(0.8-x)O_(3-δ)(x=0.1~0.5 )都可以形成立方晶相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透氧测定表明此系列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氧渗透能力.BaBi_(0.2)Co_(0.35)Fe_(0.45)O_(3-δ)导体膜,在膜片一端为空气氛另一端为氦气氛情况下,900℃时透氧量高达0.77 × 10~(-6) mol/(cm~2·s)以上,远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其他的含铋透氧膜材料.并发现透氧量随着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铋含量无简单的关系.O_(2)-TPD测定表明,材料具有优良的氧吸附脱附可逆性.长时间透氧测定表明,BaBi_(0.2)Co_(0.35)Fe_(0.45)O_(3-δ)BaBi_(0.3)Co_(0.2)Fe_(0.5)O_(3-δ)导体膜在875℃下都具有较稳定的氧渗透行为.  相似文献   

4.
用作金刚石微电子和微机械器件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金刚石薄膜用于微电子器件和微机械器件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总结了近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用交流-直流负偏压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MPCVD)在绝缘SiO2衬底上实现金刚石高密度成核,高成核选择比的金刚石选择生长技术,铝掩模氧反应离子束刻蚀金刚石薄膜的图形化技术,以及与金刚石生长工艺兼容的牺牲层、绝缘层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杂多金属氧酸盐的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长文  许林  王恩波 《科学通报》1998,43(12):1234-1241
综述了近10年杂多金属氧酸盐(HPOMs)的磁特性研究进展。含有磁性原子的杂多金属氧酸盐离子[M4(H2O)2(PW9O34)2]^10和[M4(H2O)2(P2W15O56)2^16-[M=Co(Ⅱ),Zn(Ⅱ),Cu(Ⅱ),Mi(Ⅱ)]以及新近合成的[GaW9O37M3(H2O)3]^n[M=Fe(Ⅱ),Cu(Ⅱ)Co(Ⅱ)],显示出铁磁性或反铁磁性。有的多阴离子和有机π电子给予体TTF^+  相似文献   

6.
α,β-不饱和酸铜(Ⅱ)与脲三元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合成了丙烯酸钠与脲和α-甲基丙烯酸铜与脲形成的两种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谱,热谱和磁化率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NH2)2CO)2(A-CH2=CHCOO^-,CH2=C(CH3)COO^-),提出了热分解机理,测定了Cu2(CH2=CHCOO)4((NH202CO)2的晶体结构2。  相似文献   

7.
脉冲激光沉积TiO2薄膜的I-V和C-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使用355nm激光烧蚀金属钛在p-Si基片上反应性沉积TiO2薄膜,并对Al/TiO2/Si电容器的C-V和I-V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经过700℃退火处理的薄膜具有高的介电常数46。  相似文献   

8.
()张启芳  ()喆生  ()施倪承 《科学通报》1998,43(18):2000-2005
绿辉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MⅡ)(MⅠ)(Si,Al)2O6,MⅡ位代表Ca或Na,Na/(Na+Ca)值在0.2-0.8之间。MⅠ位代表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Mg,Fe^21+,Al,Fe^3+,Al/(Al+Fe^3+)〈0.5。已发现绿辉石的空间群有C2/c,P2,P2/n,P2/c,晶胞参数:a0=9.600-9.630A,b0=8.750-8.830A,c0=5.230-5.290A,β=1  相似文献   

9.
Rh(100)上Sm膜及Sm/Rh表面合金的结构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AES,LEED,XPS和TDS研究了稀土金属Sm室温下在 Rh(100)表面上的生长过程.发现室温下Sm膜的生长服从Stranski-Krastanov生长模式,XPS证明为三价的“金属态” Sm.但Sm膜经 900K高温退火后可形成C(52~(1/2)×2~(1/2))R45°和 C(2×2)超结构的有序表面合金;同时,芯能级 Sm3d5/2向高结合能方向位移了0.7eV,表明有电子进一步由 Sm向衬底 Rh传递,导致在 Rh上吸附的 CO分子的热脱附峰温增加.  相似文献   

10.
汉诺坝地幔捕虏体中的硫化物包裹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汉诺坝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等捕虏体的地幔矿物内硫化物包裹体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查明了硫化物包裹体的主要组成,其Ni/Fe比值与原寄生地幔岩有关。二辉橄槛岩中硫化物包裹体中铁镍矿化物(均为镍黄铁矿成分)的Ni/Fe比值明显高于橄槛辉石岩的(以镍黄铁矿为主,部分为磁黄铁矿)。CO2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表明硫(H2S+SO2)在气相中普遍高于20%(摩尔百分数),与出现较多硫化物窝本包裹体有关。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马铃薯中病原诱导GO基因的表达及其对晚疫病的抗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甄伟  陈溪  梁浩博  胡鸢雷  高音  林忠平 《科学通报》2000,45(10):1071-1075
利用PCR技术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扩增并克隆了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简称GO)基因,并将马铃薯病原诱导型启动子(Prp1-1基因启动子)与其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GO。经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了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显示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该基因的表达及所引起的H2O2的生成由淀粉-KI的显色反应得到证实。用马铃薯晚  相似文献   

12.
高压下MgO-ZnO-SiO2体系的亚固相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GPa和1200℃条件下,利用活塞圆筒高压装置实验确定了MgO-ZnO-SiO2体系的亚固相相关系,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不同于其他类似的三元体系的相组合特征,无法形成Mg2SiO4-Zn2SiO4橄榄石和Mg2SiO6-Zn2Si2O6辉石续固溶体,这种相组合特征是由Zn^2+具有(Ar)3d^10外层电子结构,不同于其他过渡金属离子,如Fe^2+,Ni^2+和Co^2+的性质所制约。  相似文献   

13.
3,5-二甲基吡唑(HPzMe2)在THF溶液中和(C5H5)3Y反应,制得了双核钇配合物「(C5H5)-Y(η^2-PzMe2)(μ-PzMe2)」2(Ⅰ)和「YY(η^2-PzMe2)2(μ-PzMe2)(μ-THF)」2(Ⅱ),后者揭示了一种合成三吡唑基稀土化合物的新方法。化合物Ⅱ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798(1)nm,b=1.081  相似文献   

14.
钠离子对 γ-Al2O3表面的修饰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H^23Na核磁共振双共振新技术研究了钠离子对γ-AL2O3载体表面羟基的修饰作用。^1H^23Na交叉极化(CP)实验明确地区分出3种与表面羟基有相互作用的钠离子,而与表面羟基无相互作用的沉积盐-Na2CO3R信号则被完全抑制掉。^1H〔^23Na〕自旋回波以共振实验明确地揭示了这种相互作用的细节,当Na^+负载量较低(5%,10%)时,Na^+优先与γ-AL2O3表面上的酸性OH配位,随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二氯硅酞菁染(SiPcCl2)中的活性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ninopropyltriethoxysilane,NH2(CH2)3Si(OC2H5)3,KH550)中氨基的亲核取代化学反应,把酞菁染料连接到KH550中,反应产物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基硅烷(3-glycidoxypropltrimethoxysilane,CH2OCHCH2O(CH2)3Si(OCH3)3,KH56  相似文献   

16.
翁维正 《科学通报》2000,45(16):1732-1737
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in situ TR-FTIR)技术,在500~600℃、时间分辨率优于0.3s的条件下,对CH4/O2/He(2/1/45,摩尔比)混合气在不同预处理后的Rh/SiO2,Ru/γ-Al2O3和Ru/SiO2上的反应及其与催化剂上吸附CO物种的作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还原态和工作态Rh/SiO2上,CO是POM反应的初级产物。由甲烷直接脱氢生成表面吸附氢  相似文献   

17.
以MoO_3为前身化合物,在H_2/N_2混合气氛中利用程序升温反应方法制备了钝化后比表面为 115 m~2· g~(-1)的γ-Mo_2N粉末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该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 CO氧化反应活性.借助X射线电子能谱(XPS)、电子自旋共振(EPR)及激光Raman光谱(LRS)技术对氮化铝的表面钝化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中钼以混合价态存在并得到了Mo~(5+)(g=1.932,g//=1.892)存在的证据,同时还发现了超氧负离子O~-(2_)(g=2.001,Raman吸收峰1124 Cm~(-1))的存在.研究表明,它的产生与 MO~(5+)/MO~(4+)氧化还原电对的转换存在着协同性, O~-(_2)可能是 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种.  相似文献   

18.
徐桂英  李建保  黄勇  谢志鹏 《科学通报》1999,44(23):2497-2503
用市售分析纯化学试剂Nb2O5(99.95%),活性炭(99.99%),NaCl(99.95%)和蔗糖(99.94%)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在温度为970-1120℃,压力为0.1MPa的N2条件下,在石墨电阻炉内制备出NbCx(x=0.98)-C复合三维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19.
用多孔氧化铝模板制备高度取向碳纳米管阵列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多孔氧化铝(AAO)模板(孔径约 250 nm,孔密度约 5.3×10~8cm~(-2),厚度约 60μm)进行化学气相沉积(CVD),成功地制备出大面积高度取向的碳纳米管有序阵列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阵列膜的表面形貌和碳纳米管的结构.发现碳纳米管的长度和管径取决于AAO模板的厚度和孔径,碳纳米管的生长特性与模板的结构、催化剂颗粒、反应气体热解温度、流量比例以及沉积时间等因素有关.该方法工艺简便,可使碳纳米管的结构均匀一致,排列分立有序,形成一种有用的碳纳米管自组装有序阵列复合结构,且成本低,能实现大面积生长,非常利于碳纳米管基础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时间分辨Fourier红外发射光谱仪,对高振动激发的CO(v)向H2O的传能反应进行了研究。传能给体分子CO(v)由193nm激光光解CHBr3和O2后的次级化学反应产生。CO(v→v-1)的红外发射由TR FTIR跟踪检测。实验中没有观察到H2O的振动激发。利用光谱拟合方法,得到每一延时CO(v=1-8)的振动布居,进而求出CO各个振动激发态的相对布居随时间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