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变暖是各国关注的问题,并且全球变暖没有减缓趋势。导致全球变暖有诸如全球正处于温暖期、地球自身的状态变化等自然因素,但是,主要是人为因素诸如焚烧化石矿物、植被的减少、建筑物的增加加剧全球变暖;需要从技术合作、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调控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能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斌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15(5):36-46,35
90年开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报告,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确认如下两点: ·自然温室效应确实使地球比其他时期更暖; ·人类活动排放的结果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稳定上升。虽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存在着若干不确定性,科学界尚有争议,但是IPCC概括的两点结论,无疑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能源利用和森林砍伐。能源利用又胜过森林破坏。为此,世界能源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接受气候变化的挑战,在全球变化中构建能源新的发展战略。作为能源消费和排放的世界大国,中国遭遇到相同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3,(21):62-63
一头无助、绝望的北极熊蜷伏在一块即将融化的冰面上,四周水波荡漾、浩渺无涯。这幅广泛传播的公益宣传画旨在警告人类立刻行动起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阻止气候变暖,遏止北极海冰融化消失的进程,保护北极熊赖以生存的北极海冰家园。  相似文献   

4.
公然否认全球变暖的特朗普政府明显拒绝客观事实和证据支持的科学。科学在政府决策中扮演的角色逐渐被消解和抹杀引发了众多科学家的不满,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空前紧张。在情感信仰高过客观事实的非理性社会背景下,以否认全球变暖为主的伪科学主要通过以下四种策略建构自身:(1)以社会资本代替科学资本;(2)利用不确定性编造争议;(3)有意挑选证据,妄称科学革命;(4)利用媒体和网络,声称认知民主。厘清全球变暖否定论的社会建构过程有助于我们认知伪科学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也为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捍卫科学权威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冰冻圈变化与全球变暖:我国面临的影响与挑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冰川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冻土的生态、气候和工程效应、积雪的水文及气候效应等方面论述了冰冻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与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根据近40年来我国冰冻圈变化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冰冻圈变化对水资源、生态、工程、灾害和气候所产生的一些影响。最后根据国内外冰冻圈研究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冰冻圈研究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理论评价的视角分析气候争议问题,厘清气候的自然波动学说和温室效应理论是什么,它们分别如何解释1880年以后出现的全球变暖现象,以及气候的自然波动学说存在什么缺陷导致与之竞争的理论胜出。在说明温室效应气候理论发展过程的同时,通过说明自然波动假说因为解释1880年以后全球变暖遇到不能解释的反常现象而成为一种解释能力较弱的理论,反过来说明与之竞争的温室效应气候理论相对来说更具有合理性,提示那种气候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完全消除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想法是危险的,人类必须关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带来的微小反馈累积起来对气候系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4,(17):63-64
<正>2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巨型恐龙的时代,体长十几米、体重数吨的恐龙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吗?科学家表示,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不仅人类畏惧高温热浪,对其他大多数生物来说也是一场灾难,一些物种甚至有灭绝之虞。然而,美国古生物学家詹森·希德等人认为,有一类动物会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逐渐繁荣起来,它们是包括蜥蜴在内的冷血动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一个简单的“池塘模型”简要描述了地球系统碳循环的基本框架,并借助地理学的地带性理论说明了全球碳失衡进而导致的全球变暖给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留下的潜在危机。工业化过程导致大气CO2浓度的持续升高,是目前地球气候系统失调的最主要原因。在新的免碳能源还没有出现之前,减少区域CO2的排放、寻找更多的区域CO2归宿,对于中国在国际碳外交谈判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具有重大意义。华南湿热地区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化学风化过程具有明显的碳汇效应,而这种碳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理独特性,且是一个最基本的“本底”碳汇,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4-25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干旱、洪涝、高温酷暑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造成巨大损失。那么,如何减轻极端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项目紧扣这一国家重大需求,从对气候系统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能量和水分循环这两个主要过程入手,开展野外观测试验、多源资料整合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系统揭示了东亚地区典型下垫面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的若干新特征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过程和机理;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适用于我国几种极端气候事件的短期预测方法和系统,开展实时预测,服务于国家防灾减灾;最后开展我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撑。经过五年的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495篇,其中SCI收录268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与重视。科学家们认为,虽然恶劣天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全球气温变暖才是极端天气的真正幕后黑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极端天气的发生的呢?科学家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糟  相似文献   

11.
历史时期中国蚕桑业中心发生过明显的转移。元代以前黄河流域的蚕桑业虽迭经兴衰,但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元代中后期中国蚕桑业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江南地区。气候变化是导致蚕桑业变迁和中心转移的直接因素。气候的转折期和冷期蚕桑灾害的发生剧烈而频繁,冷期的持续低温显著抑制蚕桑生产。因此历史气候的冷暖变化节律与黄河流域蚕桑业变迁高度一致,即暖期兴盛、冷期衰落。元代中后期中国气候由温暖急剧转冷,蚕桑灾害空前剧烈,随后进入长达6个世纪的明清小冰期,终使中国蚕桑业中心完成了南移。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经常使用的部分专业术语,并简要分析了这些术语的来源及含义。主要包括12个常用术语:温室气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巴厘路线图、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排放贸易、低碳经济、碳捕集和封存、哥本哈根协议、照常排放情景、碳关税和气候友好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能源发展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新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特别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关键人才缺乏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等,并对我国未来新能源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气候变化的成因以及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所做努力的进程.各国在保护气候的责任和义务分担以及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等方面进行着艰难的谈判,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征程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15.
气候责任是一种人为的伤害,但当对照标准责任概念分析时,又发现存在诸多困境.本文根据哈特对道德责任概念的多语义性分类,对气候责任进行了分析,认为: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被排除在气候责任之外,个人要承担角色责任和美德责任,而国家要承担能力责任、角色责任和美德责任,发达国家还要承担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16.
变化和发展中的技术哲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6):19-23,49
本文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考察了自19世纪以来西方技术哲学思想变化的主要内容及一般特征,旨在说明随着技术系统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技术的哲学反思也日显必要的技术哲学无论在其研究对象的广度与深度上,还是自身专业发展方面,都会有广阔的前景。它的发展正预示着一个“思考技术”的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关乎人类共同体的命运,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就与资本主义制度休戚相关.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策略变幻莫测、反复无常,始终不能一贯性地履行全球责任.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自由民主体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两大核心要素,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可以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所有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中,对全球化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表率。在2011至2015年我国能耗效率从2011年的1.34亿元/万吨标准煤,提高到了2015年的1.60亿元/万吨标准煤。早在2013年便提前两年完成了在全球气候谈判中设定的目标。为探究我国能耗效率变化的原因,本研究在对影响能耗效率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将能耗效率变化的原因归纳为两个因素:即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经典指数—Theil指数对能耗效率差异进行测度;并结合Theil指数的分解,实现了对能耗效率影响因素的有效描述。通过利用311家北京市重点用能单位2012-2015年的能耗数据,对北京市能耗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解进行实证测度。结论显示,技术效应是近年北京市能耗效率提升的决定性因素,而结构效应也开始越来越突出其对能耗效率提升的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量变与质变现象,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累积性过程和非连续发展的革命性过程的统一.随着技术累积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技术累积效应,从而对技术本身以及自然和社会等带来一定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质变--技术革命的发生.文章从累积效应入手,分析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累积效应并由此而带来的技术革命,以期能揭示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质变现象--累积效应与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20.
CO2地下封存的地质学问题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论述了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2浓度的显著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以及开展CO2地质封存的重要性;介绍了CO2捕获与封存的技术手段;并着重阐述了CO2地质封存的原理、原则、基本地质问题及动态监测;提出了当前我国应妥善安排科研和试验工作,运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的理论,研究CO2分离、富集、输送、封存过程的科技问题,阐明碳隔离的机制,确定封存CO2及可能利用的方案,同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碳隔离技术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