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就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最主要的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随着碳排放总量逐年增长,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碳中和"概念继而被提出. 碳中和指净碳足迹为零,即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由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比重最高、温室效应最显著,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节能减排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借鉴国外经验有助于我国少走弯路。文章从德国节能减排国家政策,可再生能源——能源生产的革命,提高能源效率,交通节能4个方面介绍了德国减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法,并介绍了德国大众公司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既是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减排潜力最大的对象。该报告增加了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也增加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机遇,为国内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我国走低碳经济之路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轩然大波,给世人留下美国政府不关心温室气体减排的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2007年美国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峰,为美国政府开展国际能源气候外交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1949年至2007年,美国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稳定增长,2007年以后稳定下降,2007年为美国能源消耗的碳排放达峰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29-29,31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暧,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大气中CO2气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我国CO2排放水平急剧增加并已跃居世界首位,CO2减排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当前燃煤CO2回收方法及其相关分离技术,尽管从技术层面上能够实现燃煤CO2的回收,但是其成本高昂。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新型的CO2减排技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改变了农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工程的生存、发展、经济、功利价值禀赋。生态文明社会更加关注工程的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全球气候变暖凸显出工程的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发展的前提。低碳理念体现了工程的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应当成为低碳社会视域下的工程实践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7.
能源短缺和因化石能源过度使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节能减排作为国家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已纳人我国当前能源战略研究的重点,以氢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要应用形式。在各类氢能生产技术中,光合细菌产氢以其产氢条件温和、无环境污染且能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力使用多种有机废弃物作产氢原料而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发现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对鱼类的作用就像酒精所产生的效果,造成鱼类不能判断风险以及容易失去感觉。这种"中毒"症状使得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威胁加剧。据统计,每年有23亿吨由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放溶解于全球海洋中,使海水向更酸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能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斌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15(5):36-46,35
90年开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报告,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确认如下两点: ·自然温室效应确实使地球比其他时期更暖; ·人类活动排放的结果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稳定上升。虽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存在着若干不确定性,科学界尚有争议,但是IPCC概括的两点结论,无疑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能源利用和森林砍伐。能源利用又胜过森林破坏。为此,世界能源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接受气候变化的挑战,在全球变化中构建能源新的发展战略。作为能源消费和排放的世界大国,中国遭遇到相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日趋匮乏,所引起的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及CO2的大量排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安全构成威胁;以氢的制备、利用为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课题。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能源及CO2减排压力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