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海蒂·拉玛借鉴自动演奏钢琴原理发明了跳频技术,该技术使通信收发双方的传输信号在一组预先指定的频率上按编码序列规定的顺序同步、离散地跳变,从而扩展频谱并实现通信。从创造性思维视角梳理了海蒂·拉玛技术创新的4个步骤:接触扩频、灵感来源、原理设计、原理应用,表明科学想象对于海蒂·拉玛的创新发明起到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探究了科学想象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非逻辑的表现形式,认为其不仅可为技术创新的“瓶颈”难题提供新思路,还可为技术创新的“解题”活动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试论科技人员的素质及创造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代科技人员应具备的特殊素质;在科技领域只有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对科学问题、科学难题有所突破,实现创新、创造,最终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核心。从时间维度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演变脉络进行梳理。这种梳理呈现出科学方法论演化的一种趋向,即从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演化为对科学方法论的解构。  相似文献   

4.
以电磁学发展的科学史实为依据,阐述科学自然观和方法论对科学发现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历史上最迅速发展的时期,这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人们普遍注意到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在其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论,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知识是科学的躯体,而科学方法论则是科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系统论———地理科学思维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了系统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以及系统方法论在地理科学方法中的地位。并阐述了系统当前在国际学术论坛上的影响、传统地理学方法论的缺陷,以及地理学者利用系统思维给地理学带来的广阔新天地和思维方式的新范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得出地理系统是现代地理学的主题;系统论为地理学思维提供了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本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全息理论,分形学说,混沌理论,泛系理论等60、70年代兴趣的系统科学理论,设定为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并认为后现代系统科学相对于现代系统科学,前系统科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如下方法论演变趋势;从二元论到不二论,从实在论到超元论,从形而上学到辩证论,章分析简要论述了上述三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狄拉克相对论电子波动理论研究工作入手,对他在科学研究工作过程中所蕴含的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进行了探索,归纳出仍适合于今天科学工作者使用的创造性想象方法和科学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劳丹通过对一些历史实例的分析表明,以所谓"均变论者"的眼光来看待方法论史,认为科学哲学的过去与现在处于同样的若干因素影响之下,那么将无法获得对于科学哲学和方法论的历史性认识。劳丹主张,应当回到科学史、从科学思想的变化中寻求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的变化,不应当一味从哲学史和认识论史中寻找科学哲学变化的源头。方法论史并不仅仅是认识论史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的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感是人对美的一种主观体验。美感过程是人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感受、体悟、认识过程。无论艺术美感.还是科学美感,都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科学美感指人们在科学领域里,在客观对象审美属性刺激下所产生的以情感愉悦为主调,同时伴随着感知、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科学发明都离不开想象.在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以民族院校艺术教育为例论述了想象力的培养在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使学生的想象创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体系入手,分析了科研管理创新的构架、创新的内容、创新原则以及当前应强化的几种创新意识。全面论述了创新体系的思想基础,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趋势,是今后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对于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实践能力是工科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鼓励工科学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是提高他们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实践,分析了科技竞赛活动对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并对基于科技竞赛的工科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新人才的重要要素。拔尖型科技人才到底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品质,本文从科学创新的角度对拔尖人才在善于提出问题、具有怀疑精神、富于创造性想象、善于运用科学抽象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乔石虎 《山西科技》2007,(1):40-40,42
科研的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是塑造创新型管理者的成功妙法,是提高科技人员生命价值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除了技术上的创新,理论上的科学概念创新也是高质量科学创新研究的关键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问题解析法对科学概念创新进行了问题界定、分析了科学概念创新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细化分解和作用机制阐述,然后将科学概念创新过程总结为“科学问题提出-试探性解答-新概念明朗-新概念验证和修正”4个发展阶段,最后表达了科学概念创新的最终目标应是开创一种研究范式的观点。本研究还认为,科学概念是科研人员基于历史资料,在外界环境影响下,遵从科学概念发展规律,在严谨的逻辑思维、生动的形象思维、突发性的灵感思维等综合作用下的科学抽象产物,而综合性、集成性的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概念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对学生科研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高校学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科研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但是,学生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体制尚不成熟,在某些程度上还存在缺陷。为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从“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转变;完善科研项目的组织结构并加强管理;制定完善的学生、指导教师的考核与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缺少想象的艺术是苍白的艺术,在想象中建立创作意识,从意识中发挥想象,才能实现艺术语言的更新。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思维素质的科学性人文性创新建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创造性教育的关键。能力来自于素质的积淀、整合与转化;素质涉及到经验结构、知识结构、情感旨趣和理性意识的内化酿酵。如何打造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最佳思维素质、体现个性化和共性化相融通的教育原理与方法?这是格外重要和复杂的教育创新之深层问题。思维素质作为一种相对性、集合性的概念,是指决定或影响思维方式、效能水平及规则内容的所有"先在内化物"(文化与生活);它具有多层性结构(哲理通感;概象推置———形象虚验;知性信息;感性信息),多相发生时空(视→听→体觉→运动觉→前脑统觉;右半球→左半球→前额区)。探讨此类原理和内容,可造益思维创新教育之认识论、方法论和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