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岩石学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有机岩石学主要研究沉积有机质的原因,产状,结构和演化历史,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特别是在烃源岩评价中的作用,已从仅是研究的工具发展为常规的手段,其最大特点在于从显微层次来认识和分析非均质性的沉积有机质特征,成因和演化与烃类形成的关系。文章综合评述了有机岩石学在研究有机质赋存形式,有机成熟度,有机质类型,生烃组分和成烃作用,烃类排出,运移和聚集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光、透光、荧光和透射电镜相结合,全岩光片和干酪根光片相对比的有机岩石学方法,对我国不同时代碳酸盐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点和有机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组分分类。  相似文献   

3.
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及其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是有机岩石学的新领域,其研究对象是地质体中亚显微的有机质,主要内容是超微组分的特征、成因、演化及其与烃类形成的关系,它弥合了常规有机岩石学(着重于显微组分层次)和有机地球化学(着重于分子层次)认识上的断层,本文评述了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重要进展,并展示了它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32井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开展了有机岩石学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反射光、透射光特征,烃源岩有机质赋存形式划分为有形态有机质、无形态有机质和次生有机质,有机显微组分划分为5组12组分,以腐泥组无结构藻类体和沥青质体为主,次生组含量普遍较高,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较低,壳质组含量极少;依据有机质组分荧光性、含量、形态等特征,有机显微组分在岩石矿物中具有5种赋存状态,有机显微组分类型及含量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与所赋存的岩石岩性组分、结构、构造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腐泥组无结构藻类体和无定形体等富氢有机组分与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呈正相关关系,为该区主要的生烃有机组分。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成因和演化期次,利用岩石学,有机岩石学,他该套沥青砂岩中沥青的表观特征,显微特征,沥青反射率和荧光特征,以及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序列,成岩阶段划分等,认为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有灰黑色至褐灰色于沥青,软沥青和稠油,宏观上,有均匀分布(块状)和非均匀分布(斑状,又分为顺层状,透镜状,裂缝状等)二种,微观上可分为充填状和侵梁状,砂岩的成岩序列为:机械压实(颗粒塑性变形)→粘土膜形成转化→石英自生加大,铝硅酸盐溶解→连晶状方解石沉淀→石英压溶加大→方解石向铁白云石转化→绿泥石沉淀,其成岩阶段可划分为:早成岩A亚期,早成岩B亚期,晚成岩A亚期和晚成岩B亚期,沥青反射率BRo反映了沥青的形成受热作用影响不大,BRo大小实上反映生物降解各强弱,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是由较强的生物降解作用而造成的,志留系沥青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等资料证明,沥青砂岩的形成烃类多期次注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点和有机组分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光、透光、荧光和透射电镜相结合,全岩光片和干酪根光片相对比的有机岩石学方法,对我国不同时代碳酸盐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点和有机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组分分类。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下古生界碳酸盐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研究渤海湾盆地各主要油气区下古生界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显微组分分类体系。同时,从生源分析的角度全面论述了研究区主要显微组分在全岩及干酪根中的循环及热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煤和生油岩中确认一种新的壳质相-表皮体,它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植物表皮细胞壁结构,在反光,透光和荧光性质上属于壳质组,与木栓质相似,产状上与角质体,萜烯体,叶镜质共生,表皮体细胞腔中一般充填着无结构镜质体,它在光性演变上介于木栓质和萜稀体与角质之间,较类似于木栓质体,从荧光光性能演变推断其生烃高峰位于镜质体反射率0.55%~0.70%,在镜质体反射率0.75%,以后表皮体荧光已消失,表皮体具有早期  相似文献   

9.
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热解参数的有机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11个煤样进行了Rock-Eval热解分析,显微组分定量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量定及元素分析,不同方法所评价的煤有机质类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等效排烃压力及其在东营凹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应用含油体系和成藏动力学理论,对油气初次运移中驱动油气从烃源碉进入岩性圈闭的动力条件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解释,研究了初次运移过程中砂央透镜体对于油气进入圈闭的阻力作用。引入等效排烃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评价岩性圈闭成藏阻力条件的方法,并对东营凹陷的两个砂岩透镜体实例进行了评价。实例分析表明,等效排烃压力的确是评价砂镜体成藏阻力的有效参数,可将它与流体封存箱合作作为岩性闭成藏定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黔南拗陷生油岩地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拗陷生油条件好,生油岩丰富,有机质主要为腐泥型,生烃潜力好。按有机质成熟度大致分为三个区即:低值区、中值区和变质区。并对生油岩热演化史作了论述,对油气演化和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拗陷进一步的勘探方向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羰基是一极性基团,在有机反应中表现为亲电性,与多种亲核试剂反应可形成碳——碳键或碳与其它原子的键,是筑成有机分子极为重要的官能团。如果它的反应性能够翻转,不仅能与亲核试剂反应,而且还能与亲电试剂反应,羰基在有机合成上的怍用将会进一步扩大.本文介绍几种使羰基极性翻转的方法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应力测试及其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地应力测试与应用工作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地应力的矿场和岩心测试方法、地应力的计算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等。分析了水力压裂法、井壁崩落法、声发射法等地应力测试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及计算方法,对目前应用的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对油田开展地应力研究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有机锡试剂和有机亲电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交叉偶联反应的机理也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对现有的油气演化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复杂岩性地层剖面的回剥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可以同时处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类剖面以及砂岩、泥岩、石灰岩、白云岩和膏盐五种岩类.把Falvey镜质体理论模型引入热史模拟中.从而使现在的热史模型可以在模拟热流史和地温史的同时.直接地模拟出烃源岩的R_0史.同时提出了组分产率曲线法这一新的生烃史模拟方法.它不仅可以模拟出烃源岩的生油史和生气史.而且还可以模拟出各烃类组分的生成史.利用这一组模型.可以对既有碳酸盐岩又有碎屑岩的复杂岩性沉积盆地中的油气演化进行模拟.该模型已成功地应用于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油气演化的模拟中.  相似文献   

16.
超压盆地中碎屑岩储集层的矿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超压沉积盆地中,储层的矿物岩石学特征不同于具正常压力梯度的沉积盆地,这些特征可能包括:(1)深埋地层中岩石的高孔隙度(尤其是原生孔隙的保存);(2)晚期胶结物(如含铁碳酸盐)的发育,且分布于具高负胶结物孔隙度的岩石中;(3)因有效压力较低而造成的生物微细结构的保存,以及一些含水矿物在深埋地层中的存在等。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别过剩地层压力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 ,根据薄片研究、阴极发光显微镜研究、粘土矿物分析、同位素分析 ,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 ,认为研究层位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 ,少量的长石岩屑砂岩。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长石的高岭石化、压实作用、自生矿物的形成作用、胶结作用及交代作用。最后根据成岩作用的特征 ,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砂岩的成岩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18.
β-溴代苏合香烯的合成具有很强的立体选择性.在有机合成实验中引入以肉桂酸、N-溴代丁二酰亚胺为原料通过微波促进亨斯狄克反应快速合成了香料β-溴代苏合香烯,并通过该实验对其立体选择性合成反应机理进行探讨,从而在有趣的有机合成实验中,激发和调动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强烈兴趣,培养学生开发绿色化学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油田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内在的信息反馈结构与机制,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绘出了其系统动力学流图,并用Dynamo语言建立了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人-机对话式的经济模型,并分析了主要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可以应用到石油勘探开发系统中,并为之提供定量的预测分析结果,达到辅助油田科学决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