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苏聯外交政策的基礎 蘇聯是當今世界最好和平,最澈底施行和平政策的社會主義国家。際此第二次帝國主義分割世界的戰爭事實上已經開始的争日,苏聯的和平政策是在阻止戰爭、反對侵略、保衛世界和平,爭取集體安全的有力因素。但蘇聯之採用和平政策絕不是新近才開始的,远在二十一年前,就是十月革命胜利,俄国農工取得政權之第二天,蘇维埃政府在列寧领導之下,就已颁佈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指令,反對侵略戰爭,要求民主的、公正的和平。  相似文献   

2.
一 蘇聯的態度十一月二十日聯合国大會政治委員會的會議中,莫洛托夫在發表了蘇联對於非敵性國境內駐軍問題的意見後,接着便提出建議,請聯合国全體大會向安全理事會提議,着令聯合国各會員国自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一日起,在一個月內,提出以下三點的報告。(一)會員国在何處非敵国境內駐有多少軍隊?(二)會員国在何處前敌國境内駐有多少軍隊?(三)會員国前此及最近建立之基地及海軍防地設在何處?這是八月一日蘇聯在安全理事會中,由於英美等国的反對面遭否决後,關於非敌国境內驻軍問題的重提。這次建議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四——一八年的世界大战结束後,帝國主義的列强间締訂了凡尔賽和約,并創立了国際聯盟,一般人滿以為此後可以過着和平的日子,安享太平福气。可是在我們看來,只要帝國主义的世界存在一天,戰神的魔影也就永遠不會消失,所謂和平,只是休战的另一個代名詞,過去二十年間的所謂和平時期,也不過是二个世界大戰中間的間歇期,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們在外交上的努力的一椿,就是在十二日開會的国聯行政院常會的積極活動。中國向是信赖國联,擁護集團安全的国家,抗戰發動以後,我國以格於形勢,沒有在国聯積極提出制裁日本的要求,而前幾次國联會議雖有各會員國應個别援華的决議案,但差不多等於一纸具文。現在我國为督促国聯履行牠的義務,在外交上配合我們的抗戰的努力,政府已训令我國代表提出適用盟約第十七條的要求,并將日軍放毒情形通告  相似文献   

5.
遠東國際政治現在正在峯迴路轉的過程中。中日雖然依舊停滯在不戰不和的苦悶狀態,但是最近中英談判和英日談判,卻已在倫敦迅速地展開着。加上英帝國會議正在開會,討論不列顛帝國的外交政策,澳洲聯邦首相萊昂斯所提出的太平洋互不侵犯公約謀畫,在遠東和美國方面,起了重大的反響。至於我們國內,胡適之先生也在獨立評論上面,主張聯合中日蘇英美等國,建立太平洋各國的集體安全制。自然,遠東的戰争危機是不是可以安然渡過,依然是一個大疑問;但是因爲遠東方面和平力量的增長,和侵略國家種種弱點的暴露局勢或者要暫時緩和太平洋會議和遠東不侵犯公約的提議,也許要成爲最近将來國際政治上的一個重要課题,亦未可知。這對於我國外交國策的决定和抗敵禦侮的准備關係是異常重大的。所不幸的一般國民對於集體安全制度還是缺少認識。一部分戴近视眼鏡的報紙,甚至故意曲解名(?),把集體安全制和‘以夷制夷’政策,作同樣解釋。便是胡適之先生對於集體安全制度與勢力均衡政策,也没有完全分清楚。本篇的目的就是想從外交政策的原则上說明所謂‘集體安全制度’的正確觀念。以後倘有可能,想再就這個問題,作詳細的研討。雖然這不過是國際政治學上的ABC,但在目前,這些淺薄的說明却又是何等的需要呢! 愈之三七五二五  相似文献   

6.
日本反對太平洋集體安全制度最近澳大利亞總理萊昂斯在英帝國會議中提議締結太平洋岸各國互不侵犯公約,引起了泛世界的注意。這公約的意義,即是在建立太平洋上的集體安全制度。那麽日本對於太平洋上的集體安全制度,究竟是抱着怎樣的態度呢?五月十五日的密勒氏評論報曾經譯載四月廿五日東京日日新聞的一篇社  相似文献   

7.
一當前的世界局勢,有三个主要的特點可以看得出來。第一、歐洲局勢已經開始從混亂走向澄清; 第二、中國局勢已經開始從嚴重走向惡劣; 第三、世界的注意力應該並且(在短時期后)可能從西方集中到东方。为什么說歐局已經開始從混亂走向澄清呢? 因为巴黎的二十一国和平會議舖平了道路。巴黎和平會議的主題,雖然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國統治集團及其宣傳機器愈益加緊地攻擊朝鮮中立國監察委員會.甚至連美國出席日内瓦會議的首席代表史密斯也親自参加了這一誹謗運動.六月五日,他在日内瓦會議討論關於朝鮮問題的第十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表了一通冗長的言論來詆毁中立國監察委員會,抹煞它在保證朝鲜停戰協定的實施方面所起的作用.史密斯根據中立國監察委員會瑞士和瑞典委員在美國的壓力和唆使下,於五月七日致軍事停戰委員會的不公正的信件,歪曲中立國監察委員會的經驗,並以此爲「論據」來反  相似文献   

9.
從「中東司令部」到美國政策的「新面貌」美帝國主義對中東地區一直表示十分「關懷」和「重視」.重要的戰略地位、豐富的石油資源,使中東被華爾街納入於它的計劃中的戰略體系之内,美國一意要在這個地區拼凑起一個侵略集團.「馬歇爾計劃」在西歐孵育出一個北大西洋侵略集團.美帝國主義在中東,也採取了並繼續採取着這樣一種辦法,爲拼湊中東地區的侵略集團製造條件.一九五一年上半年,美國與伊朗、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以色列、約旦和黎巴嫩,分别簽訂了根據杜魯門「第四點計劃」的所謂「技術援助」協定;同年十月,美國國會又給中東各國撥款三億九千六百二十五萬美元供「軍事援助」之用.接着,由美、英、法、土耳其四國共同簽署的「聯合建議」就提出來了:要成立一個所謂「中東司令部」.根據這個「建議」,中東各國的武裝力量必须交出來,放在一個由美英將軍把持的「聯合司  相似文献   

10.
如果說史太林談話是原則的指示,那末,二十九日莫洛托夫在聯合國大會主張裁軍的演說,卻是具體的建議,這兩者都是蘇聯和平攻勢最積極的表現。聯合國大会後幾天,會場的空氣完全為苛  相似文献   

11.
英國内閣訪印代表團曾在新德里勾留兩星期,聽取每一個政治集團的意見,其中包括有國民大會、回教聯盟、各地的王公、婦女運動領袖和共産黨員等。代表團的三個大員中,克里浦斯爵士可算最活躍的一個。不論正式的訪問或非正式的商談,大都是由他來出頭。這些談商在友好的空氣中繼續進行。而且多数的政治集團,包括國民大會,都好像深信他们可以得到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一日内瓦會議的召開是美帝國主義者在柏林會議上被迫接受的.這個會議的召開對於美國財閥與好戰分子的維持國際緊張局勢的政策是極端不利的,因爲日内瓦會議的稍許成功都會使國際局势進一步緩和,這就會大大减少華爾街老閭藉着擴軍備戰的政策來推行對外侵略和攫取超额利潤的機會.美國很多重要參議員把這一會議的召開說成是美國外交的一個大失敗.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從柏林會議回到美國以後,在國會中受到戰厲的責難,美國的議員們都紛紛質問杜勒斯,爲什麽要接受召開這樣一個會議.所以,美國統治集團在日内瓦會議  相似文献   

13.
一 1月28日結束的華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約締約国政治协商委員会会議仍然是世界輿論注意的中心。各國爱好和平的人民都認为布拉格会議的召开以及它所作出的决議,对於緩和國际緊張局势、加强欧洲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事業有重大的貢献。自从欧洲各爱好和平國家於去年5月締結了華沙条約以來,國际局势已發生了顯著的变化。華沙条約的締結大大加强了和平民主陣营的力量,从而挫折了“实力政策”拥护者的气熖,奠定了巩固欧洲和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礎。同时苏联和其他爱好和平國家繼續坚持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主动地採取了一系列促進世界和平和加强國际信任的步驟。它們不止一次地提出和拥护旨在加强和平的倡議,它們花了不少的力量去改善它們同許多  相似文献   

14.
聯合國大會第九屆會議從十月十一日至二十七日討論了蘇聯的裁軍新建議,討論結果,大會於十一月四日一致通過了加拿大、法國、蘇聯、英國和美國五國代表團提出的聯合提案.這是自一九四六年以来,四大國在聯合國内第一次在這樣重大的問題上採取一致行動.蘇聯代表團團長維辛斯基在會上說:「這個事實具有重大的國際意義和政治意義.」出席大會的許多西方國家代表團也認爲這是聯合國史無前例的好现象.這一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協議是怎樣達成的呢?  相似文献   

15.
偉大的電影藝術家查爾斯·卓別麟一贯堅持和平,並對和平事業與各国人民友好的事業作了卓越舆創造性的貢獻.世界和平理事會特授給他一九五三年度的國際和平獎金.這位勇敢的、正直的、熱情的戰士,四十年來一直從事着有益於人類的活動,走着一條足以自豪的光辉道  相似文献   

16.
一地中海上的風雲當五月初北歐挪威戰事結束,英國前任首相張伯倫在议會中宣佈聯軍的艦隊已經從北海調囘地中海的時候,東南歐的風雲是非常緊急的,義大利的參戰好像是一定的了。但是正當大家的目光集中於地  相似文献   

17.
编辑室     
澳洲總理萊昂斯在英帝國會議中的一個提議,已經引起了全世界對於太平洋集體安全問題的注意。這問題和我國聯系最切,是值得我们特別注意的。這期本刊就把這個問題作爲一個中心,刊载了幾篇文字:胡愈之先生的一篇是泛論國際外交上的三種政策,特別說明集體安全的外交與舊式同盟外交或均势外交的不同點;封於不明瞭集體安全制度的真義或抱有懷疑及誤解的人,這篇文字是特别需要的。馬星野先生和于炳然先生的  相似文献   

18.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三月二十四日在紐約布朗克斯區開幕,議事程上的國際政治問題據說一共一四個:一、伊朗爭執問題;二、法國提出斥責佛朗哥政權爲國際和平威脅問題;三、南斯拉夫指責波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政治的動向,至今還是决定於歐洲。兩次大戰都是以歐洲做主戰場的。歐洲問题的解决,就等于替一個和平而安定的世界的到臨,奏出一首序曲。在聯合国大會舉行的前夜,二十一個國家的和平會議,就是為了解决若干歐洲問题的。這個和平會議,如所周知,討論了對德國法西斯先前的五個幫兇或附庸國(意、匈、羅、保、芬)的和約草案;尽管有若干爭論,但也到達了一些結論。關於幾個國家的领土轉讓的几點(芬蘭把貝莎摩港讓與蘇聯,波卡拉借給蘇聯做海軍基地;意大利西方邊境一小塊讓給法國,多德干  相似文献   

20.
不消等待到最後算帳的一天,就在目前,已经可以斷定,日寇這一次在中国的賭博,是整盤輸掉了。现在凡是比較坦白的日本政治家,已經不再掩饰他們的冒險的失敗。從這次議會的辯論中间,可以看出敵人不論在朝在野,對於所谓‘事变’,都深深感覺‘欲罷不能’的極端苦悶。由於中国在抗战中一天天强大,敵人明知繼續賭博下去,是越输越大,前後要有破產的一天。但是從此就停止向中國進攻呢,不但對各国丢尽颜面,要從頭等国降为三等国,而且在国內的統治地位,也會發生动榣。这就是苦闷的根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