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将水平干管敷设于屋面以解决上供下回系统在建筑层高较低时,水平干管影响室内美观及排气阀浮球不易检修等问题的几种设计方案,同时介绍了改善管网运行效果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上供下回单管顺序式供暖系统在民用建筑应用中 ,供暖系统横干管室内敷设影响检修、美观、采光 ,尤其是未端排气装置 ,还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水平供暖干管屋面敷设 ,经多方调查表明 ,解决好立管穿越屋面处出现的渗漏现象及保温 ,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武小媛 《太原科技》2001,(5):52-52,54
分析了采暖水平干管室内敷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3种采暖水平干管屋面敷设的方案。采暖干管敷设在屋面,可以解决采暖水平干管室内敷设所带来的管道维修和顶层的室内装潢不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吕晋梁 《太原科技》2003,(6):55-55,57
就供热采暖系统按户计量、分室调节的提出及设计中有关系统构成、管道敷设方式、干管立管及热表安装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住宅楼供暖设计在使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针对供回水干管的敷设问题,提出了利用住宅楼的屋面敷设供水干管及在室外地沟敷设回水干管的设计方法,并对室温调节问题进行论述,介绍了室温调节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胡元伟 《甘肃科技》2002,18(6):19-19
1 概况省属某单位一七层住宅楼 ,其采暖系统型式为上供下回单管顺流式 ,如图 1所示 ,该工程于 1995年 8月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 ,然而进入采暖期后该楼采暖系统的几组立管L11、L12温度与设计要求相差很大 ,这严重影响到七家住户的两个卧室的采暖 ,所以在以后的几个采暖期到来时 ,住户意见就非常大。图 1 采暖系统图1 .供水干管 ;2 .阀门 ;3 .排气阀 ;4.立管 ;5 .散热器2 已采取的措施建设单位曾多次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对事故进行分析。设计方认为图纸设计没有问题 ,而施工方认为是按图施工 ,也不存在问题。但施工方还是采取了以下措施 :…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火灾后桥梁结构的安全评定尚无可依据的标准和规范的现状。为了建立火灾后桥梁结构安全的初步评估方法,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FDS,研究分析不同火源面积和梁底距燃烧物高度对于梁底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梁底距燃烧物高度下,当火源面积超出其临界面积后,中心测点的温度与火源面积大小无关;(2)由于大气环境中燃烧火焰的自身构造使得梁底最高温度与桥下火源各层焰火的燃烧高度有关,因此不同火源面积下的梁底距燃烧物高度与梁底最高温度变化趋势并不统一;(3)受火梁底的低、中、高温度区域的面积占比可偏安全地划分为55%、30%和15%。最后,以某实际受火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灾后现场检测结果与本文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提出火灾后桥梁结构安全初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在旧梁面上增加砼梁,使旧梁与新增梁共同工作的钢筋砼梁配筋加固设计方法,给出了考虑新增梁底纵向钢筋影响的配筋计算和裂缝宽度验算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9.
制动梁脱落是货车运用的惯性事故之一,将会导致车辆脱轨或颠覆。因此,对造成制动梁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止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下表是我局运输生产中防止的几次制动故障。2.1定检更换制动梁滚子轴时,滚子轴应符合有关文件规定,使用前应做探伤检查。建议将滚子轴滚动摩擦部改为锥体。并在制动梁槽钢与弓形槽钢距闸瓦托150mm处加焊厚8mm的钢板做支撑补1分析原因1.1钢动梁裂纹或折断的部位多在距闸瓦托约150mm处的槽钢或弓型槽钢处及闸瓦托与滚子轴焊接处,因此可以认为,应力集中是造成裂纹或折断的原因之一。1.2滚子轴与闸瓦托或…  相似文献   

10.
段好才 《甘肃科技》2023,(10):13-16+21
随着隔震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及学校建筑对大空间的需求,许多教学楼须顶层抽柱形成大空间并对其进行隔震设计。文章采用YJK及ETABS软件建立了顶层抽柱的大空间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隔震设计,阐述了隔震设计流程及顶部大跨框架对竖向地震的考虑。最后通过与未抽柱的小空间隔震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顶部抽柱形成大空间结构的隔震效果较弱。究其原因,抽柱使上部结构水平刚度与隔震层水平刚度比值减小,隔震效果减弱。通过研究,为今后顶层抽柱形成大空间结构的隔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黑河市水泥厂九六扩建工程中,埋件的技术处理。原料库、生料库、熟料库,其顶层均为钢层架网状结构。网架与混凝土梁采用理件螺栓连接。其精度要求高,标高误差:±2.5mm,绝对误差<5mm,平面偏差为±5mm,绝对误差<10mm,埋件位置标高,均在框架梁及周边梁上。根据以上特点,采取以下措施:一、脚手架的加固对所有支承结构重量的脚手架进行加固,即加密立杆间距,设置多道斜撑,扩大支撑面,从而保证结构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产生过大的沉降。二、预埋件的准确定位首先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梁底模标高及平面位置的准确定位。然后确定理件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一种新型型钢节点连接方法,研究该节点对装配式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设计制作4根试验梁,完成试验梁两点加载试验,分析型钢连接节点位置对试验梁承载力、挠度、钢筋及混凝土应力变化的影响;在试验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型钢连接节点装配式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型钢连接节点装配式混凝土梁的承载力随着节点连接部位距支座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型钢连接位置距梁端距离超过310 mm时,承载力降低约10%;试验梁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纵筋和型钢均未屈服,且纵筋应变随着型钢连接位置距支座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结论型钢节点连接装配式梁的受弯、受剪性能良好;工程设计中,型钢连接位置距梁端距离不宜超过310 mm,即l_c/h0.89.  相似文献   

13.
在梁侧或梁底用波形齿横向张拉CFRP片材并锚固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对3根完全相同的7m跨T形截面梁进行加固:其中2根梁侧面加固;1根梁底部加固。试验表明:多点锚固体外无粘结CFRP预应力可以依据构件的弯矩来调整各段的加固量从而更有效的利用CFRP材料的高强性能;梁底与梁侧加固对提高构件的抗弯刚度差别不大;波形齿能彻底解决预应力CFRP片材的锚固问题。以该3根加固梁的试验结果为基础,提出了梁体极限状态下塑性绞区长度的体外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公式,以及考虑二次效应的有效惯性矩法的挠曲变形的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可知,所提出的方法可供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敷设给排水管线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广东科技》2008,(3):126-127
本文分析了在沿河道周边地区软弱地基中敷设给排水管线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设计加固墩、穿管井设计、进行地基处理、合理选择管材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程 《科技资讯》2009,(26):42-42
针对陡坡地形小区雨水管径与坡度设计存在的困难,本文提出构造一种列表,在已知雨水流量时,列出各种符合条件的雨水管径,以及各管径敷设的坡度区间,以便在设计工作中直观,快速地找准设计参数,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最优化方法设计管网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网的总体经济效益。为了在管网设计中较好地体现注汽井分布不规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稠油热采注蒸汽干管拐弯的枝状网布置形式和优化设计方法。该种管网布置方式是将每个方向伸出的干管分成两段,中间拐弯,能够较好地体现注汽井分布的不规则性。以初投资的年摊还额和运行费用为优化设计目标函数,把管线管径、保温层厚度、注汽站位置和干管走向与长度等设计变量纳于一体,同步设计,得到了总体最优的设计管网,并开发了优化设计软件。根据某油田的实际井位分布情况,运用该软件进行了设计。在相同的经济参数下,优化设计结果同实际管网的对比表明,优化管网大大降低了干管的长度和年运行费用,提高了管网的总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平直角折梁的分析计算,给出了水平直角折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公式,为工程中水平折梁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直埋穿管光缆的爆炸毁伤机理和易损性,针对直径60 mm钢管内穿GYTA33型铠装光缆,设计并开展了55 kg柱状TNT裸药砂土中近距离爆炸破坏原型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比例爆距为0.316 m/kg时,该型穿管光缆在钢管出现明显弯曲及压缩变形时通信功能完好,比例爆距0.263 m/kg时通信出现中断,该型穿管光缆在砂土中的临界破坏比例爆距在0.263~0.316 m/kg之间;围绕试验结果开展了数值计算,分析了穿管光缆破坏过程机理. 研究表明,近距离爆炸荷载下,钢管会发生局部弯曲和径向压缩变形,钢管变形初期产生严重压缩变形破坏时对管内光缆的高速冲压作用是其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机电产品管线自动敷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算法。该算法先采用离散的网格划分法建立敷设空间模型,以利于缩小搜索空间;再针对多路管线敷设引入最短通道约束、最短走线约束和最少折弯约束,建立敷设约束模型;然后结合这两个模型在A*算法估价函数中引入可行权值因子、通道权值因子和折弯评估项。实验表明,利用改进的A*算法驱动多路管线敷设路径搜索,可以得到合理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梁侧面粘贴CFRP布的结构加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采用在混凝土构件侧面粘贴碳纤维布这种新形式加固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共设计了4根少筋梁,试验时,先通过2个对称的集中荷载将梁预加载至纯弯段出现一道主裂缝并失效,然后,卸载并用碳纤维布粘贴于梁侧面受拉区予以加强,待粘贴树脂固化后,再重新加载至梁的极限荷载,试验重点研究了该种加固梁的极限荷载,变形,开裂和碳纤维布粘贴形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种加固梁不但承载力提高显著,而且具有很好的延性,消除了原来在梁底粘贴碳纤维加固梁在极限状态时因碳纤维布突然断裂而出现的脆性破坏现象,基于试验研究结果,导出了这种加固梁承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较好且偏于安全,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加固工程,特别是当构件底面有管道等障碍物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