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具有缓冲区串行生产线的网络结构模块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把具有缓冲区串行生产线的建模纳入一种泛结构模块网络建模框架。通过状态方程中父状态与各子状态之间的线性组合关系和块网中父状态结点与各子状态结点之间的带权父——于关联关系之间的等价转换。实现以工序最早脱机释放时刻为状态变量的系统状态模块和泛模块的接口与提取,电网“划分子网”的关联矩阵得到状态空间模型的参数矩阵。这种泛网建模的方法适应性强、简洁.列写模型的参数矩阵快速、准确、直观。  相似文献   

2.
基于k Mesh子网连通的概念,提出一个简单的Mesh网络容错单播路由算法.该容错单播路由算法是基于局部信息的,因为路由算法在路由的过程中,只需要知道其相邻结点的信息而无需知道其他结点出错的情况.对于给定的源结点和目的结点,当路由路径扩展到每一个k Mesh子网中时,该子网均可独立地完成算法的操作而无需考虑算法在其他k Mesh子网中的操作状态.所以,路由算法是高度分布式的.容错单播路由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最优的.模拟结果表明,路由算法所构造的路由路径长度非常接近于2个结点之间的最优路径长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般车间执行制造系统结构复杂性高、重构能力弱、性能分析困难等问题,以水产品加工MES系统为例,通过Petri网对其进行形式化分析与建模.对水产加工的流程进行逐级分解、细化,根据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成3个模块,基于Petri网分别对3个模块进行集成建模.最后根据Petri网理论知识,对MES的Petri网模型复杂度与结点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一种行业通用的、结构简单易扩展、灵活性强的Petri网模型.  相似文献   

4.
回声状态网是一种新型的递归神经网络,仅需要训练输出权值,克服了传统递归神经网络存在训练算法过于复杂、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最小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回声状态网的建模能力,特别是面临实现多个正弦函数叠加(MSO)等任务时的逼近能力,提出了由泄露积分型神经元构建一种新型的多储备池回声状态网,称为多储备池泄露积分回声状态网(MLESN). MLESN是采用由顶向下和由底向上相结合的思路构建回声状态网.首先采用由顶向下的思路构建回声状态网,假设其储备池由P类相异泄露积分型神经元构成,每一类神经元的群体将构成一个子储备池.然后采用由底向上方式构建回声状态网,生成P个相异中心神经元,分别代表P个子储备池,每个子储备池的神经元状态要与其中心神经元状态相同或相近,P个中心神经元之间通过随机稀疏连接构成了一个新的虚拟子储备池.在储备池状态更新过程中,仍需保持各子储备池内部神经元之间的差异性小,不同子储备池神经元状态之间的差异性大的特点.最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实现,并与泄露积分型回声状态网(Leaky-ESN)预测性能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预测误差波动性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功率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可靠性和运行维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独立模块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建立了独立模块式永磁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相邻模块间绕组电感耦合.该电机可实现定子自由拆分,且各模块电机能够独立运行.通过提出的父子模块概念,将一些子模块重组为父模块,实现模块间绕组电感的解耦.同时,通过将父模块中的子模块定子绕组进行换相,解决了由于模块不连续引起的三相绕组参数不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独立模块式永磁电机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抽水蓄能机组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Petri网模型的分解与分层方法,将抽水蓄能机组分解成转子、定子、机架结构、推力轴承、过流部件5个模块和故障诊断层、状态维修层2个层次,解决了抽水蓄能机组故障部位和故障现象过多带来的矩阵维数过大,求解过于复杂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抽水蓄能机组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Petri网模型的知识提取表示方法及其实现步骤.最后以转子模块为例建立了其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的Petri网模型.  相似文献   

7.
对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称之为子与父/兄的存储结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二叉树的算法。描述了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并以栈为辅助结构来实现子与父/兄二叉树的建立算法。该算法的执行时间与二叉树中的结点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预测的负载平衡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算法以本地负载信息为基础预测结点到达空闲状态的时间,并且在此之前发出任务请求,从而保证系统中各结点都处于忙碌状态,以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与系统整体性能。由于算法在实施负载平衡时不需要在各进程之间进行同步操作,而且各结点自主决定负载平衡参数,对系统中其他结点的信息要求少,因此负载平衡的开销较小。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科学计算类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知识化制造系统的知识网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KMS自重构中的数据操作过程 ,设计了知识网E R图 .在此基础上 ,通过设计先进制造模式与知识网之间映射关系表实现两者之间一对一的映射 .通过设计知识网公共属性表、知识点间继承流和信息流表、知识点功能描述表和虚拟Agent表 ,实现知识网的面向关系数据库的表示 .通过设计知识点功能的资源约束、父知识点功能与子知识点功能之间的约束和功能与信息流之间的约束等 3个基表 ,评判知识网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然后根据KMS的特点与数据库表的逻辑设计给出了数据库的物理实现 .该知识网数据库已作为KMS自重构工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功运行 .  相似文献   

10.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子模块元件经常会发生老化失效进而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以监测子模块状态为目标,提出一种针对子模块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中的开关管和二极管状态同时监测的方法.首先,基于子模块工作状态和各元件状态参数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滤除传感器测量噪声,防止噪声对计算结果造成影响;接着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实时监测子模块IGBT和二极管的状态;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7电平的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估计误差在0.1%以下,满足实际工程中的在线监测要求,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分块五对角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块五对角矩阵出现在数学的很多分支中并且被广泛的研究,例如在用差分方法或有限元方法求解离散后的偏微分方程、线性规划、网络分析及结构分析等问题中,经常需要求解以分块五对角矩阵为系数矩阵的线性方程组;文章利用分块五对角矩阵的特殊结构,给出了求分块五对角矩阵逆矩阵的快速算法,最后通过算例来说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块H-矩阵在信息论,系统论,现代经济学,网络,算法和程序设计,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所以寻找块H-矩阵的子类就非常的重要。本文利用块Gudkov矩阵给出块H-矩阵新的子类块S-Gudkov矩阵。  相似文献   

13.
结构矩阵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矩阵,比如循环矩阵,Toeplitz、Vandermonde、Cauchy等矩阵在代数和数值计算领域中经常出现,在工程学、通信和统计学中更为明显,这些结构矩阵与一些实际运用相关联。运用块displacement变换得到一些结构矩阵displacement结构,通过其displacement结构把一类分块结构矩阵及其逆矩阵表示成一些分块循环矩阵的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保线性算子数值域的线性映射, 在一定条件下分别给出了作用在块对角矩阵、块上三角矩阵及一般分块矩阵上的保q次数值域线性映射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15.
当P为退化的幂等矩阵时,我们利用矩阵的秩的性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以及群逆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讨论了形如M=P P+PP*(P0)和M=P P(P+PP*0)(其中P为方阵)的两类分块矩阵群逆的存在性.接着,利用初等变换和矩阵1逆的求法,根据矩阵群逆与矩阵3次幂的1逆的关系,最终给出上述两类分块矩阵群逆的一般表示式,并以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逆P-集合是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模型,逆P-增广矩阵是利用逆P-集合改进普通增广矩阵得到的新数学概念。为了讨论方便,定义普通矩阵A是系统的常态,内逆P-增广矩阵AF与外逆P-增广矩阵AF是系统的非常态,接着提出矩阵容度概念,给出容度度量与矩阵容度定理。基于上述概念,给出系统非常态与内逆P-增广矩阵关系定理,系统非常态与外逆P-增广矩阵关系定理,以及系统非常态的矩阵容度识别准则。最后给出应用与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多级链路系统的结构及阻塞率计算问题,探讨了SPC(程控交换机)数字交换网络的特点。通过定义李氏网络图的最小路集,给出计算复杂交换网络的阻塞率的最小路集算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简便高效,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大林  黄雪燕 《广西科学》2008,15(3):228-230,234
利用广义特征向量的深度,获得极大若当链的一般形式,并推导出在满足PJP-1=SJS-1的2个可逆矩阵P和S之间存在一个主对角线上具有上三角分块Toeplitz子阵的可逆矩阵H,使得S=PH,从而证明广义特征矩阵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基于MISTY结构的可调分组密码体制研究,利用Zn上的m阶可逆矩阵提出一种改进的可调分组密码体制,并且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证明5轮以上,Zn(n≥30)上的m(m≥4)阶可逆矩阵可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