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 C616—1车床和 LG1640车床的实验模态分析,对比了它们的模态持性,找出其有害模态及机床的主要薄弱环节,为今后动态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模态加速度法的实质及其与模态综合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了模态加速度法新的表达方式,阐明模态加速度法比模态位移法收敛率高的实质.基于新的表达,本文证明了模态综合中自由子结构法和约束子结构法基本模态集的组成均源于模态加速度法.  相似文献   

3.
承弯结构的曲率模态分析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曲率模态常用于计算结构动强度设计中的应力状态。针对桥梁等承弯结构研究曲率模态与应变模态之间的关系 ,阐明了曲率模态分析的理论依据及其特性 ,如曲率模态的正交性和叠加性等 ;推导了有关公式并据以说明曲率模态试验方法和参数识别 ;探讨了曲率模态在动强度设计、结构损伤检测等方面的应用。由于曲率模态是结构的中性面的变形模态 ,它对结构的局部变化与应变有相同的敏感性 ,但其模态表达式将比应变模态简单 ,而应变与曲率之间有简单的关系 ,因此曲率模态在动态设计应用上将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4.
机械故障诊断中经验模态分解的模态混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验模态分解广泛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但其模态混淆问题影响了方法的有效性。从机械故障诊断的角度提出了EMD模态混淆的基本概念,根据表现形式将模态混淆定义为"向下"、"交叉"和"向上"3种基本类型,通过深入研究经验模态分解的模态混淆问题,发现产生模态混淆的原因主要有2类:一类是由方法基本原理所导致,有模态向下混淆和模态交叉混淆2种表现形式,称为Ⅰ类模态混淆问题;一类是由筛分算法缺陷所导致,有模态向上混淆1种表现形式,称为Ⅱ类模态混淆问题。根据模态混淆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Ⅰ类模态混淆问题需要引进辅助手段加以解决,例如异常排除法、信号滤波法和辅助信号加入法;对于Ⅱ类模态混淆问题,完善了本征模态函数的定义,改进了筛分算法最后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解决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ODS测试方法的钻架模型试验模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模态分析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基于ODS测试方法试验模态分析理论,分析了其应用范围及使用条件.以钻架模型为实例,研究了其ODS测试方法试验模态,识别其模态参数,分析其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气缸体组件的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应用于4113柴油机的动态分析,通过对4113柴油机气缸体组件的试验模态分析,得到气缸体组件的模态频率和振型参数,并对前6阶模态振型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找出气缸体组件的薄弱部位并为其结构的优化提出初步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薄膜结构模态特性是研究其动力性能的基础,本文首先根据柔性薄膜结构受力特点,考虑大变形、初始预应力刚化几何非线性效应,通过小杨氏模量法找形分析得到平衡形态,继承其位形与初始平衡应力,然后采用分块兰索斯法对薄膜充气梁模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考察了影响薄膜充气梁模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压力、薄膜厚度、管径(长细比)。提出薄膜结构湿模态概念,考虑外流场对薄膜充气梁的耦合作用,分别采用拟密度法和流固耦合法计算了薄膜充气梁的湿模态,通过与干模态的比较验证了外流场对薄膜充气梁的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8.
经振动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是非线性、非稳定的,这种信号无论是在时域还是频域上都不易分析。所以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将原始信号分解成为多个本质模态函数(IntrinsicMode Function,IMF),之后对其进行特征提取等进一步处理。但是经验模态分解存在模态混叠与端点效应的问题,所以文章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sion,CEEMD)。CEEMD是在进行经验模态分解之前加入多组符号相反的白噪声,这不仅减少了模态混叠,分解出的IMF分量还更精进。这种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有效地处理了所采集的非线性、非稳定性的振动信号。  相似文献   

9.
高阶模态的贡献在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中不能忽略.从模态空间分布和风荷载空间分布相关性强弱与模态对结构响应贡献程度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了通过低阶主要贡献模态间接寻找风荷载强相关高阶模态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高阶模态响应方差矩阵的简化处理得到其等效矩阵.根据等效矩阵中对角线元素构造了高阶模态的模态参与系数,实现对高阶主导模态的识别,有效考虑了高阶模态的贡献.最后,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中心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系统响应的模态截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欧拉-伯努力梁为模型,推导出基于系统响应梁的模态截断准则,根据模态价值大小取舍模态,其结论可推广到大型复杂结构系统。该法考虑了可观性向量、模态增益、结构阻尼系数及模态频率,较简单地频率截断法是一个很大的改进,降价后的模能很好地近似原系统性能。文末给出了一个简支梁模态截断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机体声辐射模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结构振动模态理论的角度,论述了结构振动与声辐射之间的基本耦合关系,提出了结构声辐射模态的有关理论,用结构的声辐射模态参数来表征结构本身的固有声辐射特性。然后将该理论应用于柴油机机体的声辐射特性分析。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柴油机机体的动力学模型,并经过理论计算得到机体的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文中提出的声辐射模态理论,对机体进行了声辐射模态参数计算,获得了柴油机机体的声辐射特性,从而为机体的低噪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某四缸柴油发动机机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机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为了验证有限元数值计算的合理性,根据实验模态分析理论,对自由状态下的发动机机体进行了模态测试.测试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说明计算方法正确、合理,所建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有效反映了机体的振动特性,该实验方法具有工程指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内燃机机体动态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内燃机机体动态特性分析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机体的模态参数。阐述了利用机体试验模态分析结果,对模型修改的方法,对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改,得到了更为合理、准确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多缸内燃机机体自由模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某4缸柴油机为例,用Pro-Engineer软件在建立机体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对机体结构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计算出了机体结构的前16阶非刚体模态的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分析结果显示出了机体各部分结构振动的强弱分布以及抗振薄弱区,因此为多缸内燃机机体动力学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对某柴油机机体进行减振降噪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模态分析技术能有效提高柴油机机体的刚度 ,改善刚度分布 ,降低整机振动 ,减少噪声辐射 .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降噪效果 .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机体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YC6108柴油机机体的实体模型,研究了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研究了模态分析方法、单元的阶数、有限元网格的密度和均匀度等因素对模态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了建立内燃机机体的有限元模型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S1100柴油机机体进行模态试验和受迫响应模拟分析,得到其结构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机体缸口平面和主轴承孔部位,在动态响应状态下存在某些明显的缺陷,为改进柴油机的密封性能,消除冲垫现象及合理设计机体结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的结构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某4缸柴油机为例,应用有限元方法在机体结构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多缸内燃机曲轴各主轴承在曲轴轴颈作用力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曲轴各主轴承在不同方向上的结构振动响应曲线,并对其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轴承结构动力响应与机体结构模态特征间的关系,以及主轴承结构振动与机体结构振动和噪声辐射之间的关系也做了进一步的讨论。结果表明作用在主轴承上的径向力可以激起主轴承的轴向往复振动,该轴向振动传播到机体裙部并产生噪声辐射,因此可以通过控制主轴承的轴向往得振动来达到抑制机体噪声辐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Pro/E三维软件和I-DEAS有限元软件的强大优势,给东风朝阳柴油机厂最新开发的CY4102BZQ柴油机机体的结构建立了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变形及模态分析计算,应用模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精确程度,可对其结构刚度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估计,从而能够合理地改进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