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柯凯 《华东科技》2001,(4):29-29
为充分发挥上海科技优势,帮助和支持在沪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类科技企业更好地把参与中西部开发的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科技成果的梯度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开发,提高科技成果与中西部地区对接实施的成功率,最近,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出台了中西部开发科技协作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相似文献   

2.
老卢 《广东科技》2004,(6):6-1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包括我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自然就成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都永 《安徽科技》2005,(11):12-14
安徽省科教资源丰富,科技成果较多,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把科技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变成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势,是安徽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04年元月,笔者参加对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科技成果转化的调研,发现该院采取"科技创新主导、虚拟加工制造、直接面对市场"模式建立科技成果应用平台,有效地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如今,知识经济一词恰当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是科技,振兴经济靠科技.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切入点在于将科技这一决定性要素融入生产实际,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对科技成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果管理如何定位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同行评议和科技成果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一个时期,人们纷纷呼吁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的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没有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障碍发生在科技成果评价这个环节上,即如何鉴定科技成果的价值以及科技人员的表现。当前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体制和机制问题。以论文多少论英雄,科研到出样品、评奖为止,光开花不结果,科技的第一生产力功能难以充分释放出来。一、问题的提出在科技界,如何鉴定和评价一项科技成果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在知识生产中,科技成果是科技工作者心血的结晶。鉴定和评价科技成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鉴定作为主管科技部门的行政行为,几十年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汉马功劳。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WTO的目益临近,科技成果管理如何与国际接轨是一个提高摆在科技管理面前的新话题。近年来深圳市在科技成果管理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深圳市科技局成果处徐晓东处长。  相似文献   

7.
李岩 《长春大学学报》2011,(10):102-103
科技成果管理是高校科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了科技成果奖的重要性,而且也越来越积极的投入到申报成果奖的工作中,那么如何指导好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好这项工作,怎样做好此项工作也就显得着实的重要。本文着重就如何做好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科技成果鉴定制度,并作为科技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级科技管理机关乃至基层研究开发机构的科技管理部门,都将成果鉴定视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在实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今天,也不例外。1987年10月和1994年IO月,国家科委先后两度颁布《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表明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并行,科技成果鉴定仍然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的联系与区别到底有哪些,知识产权制度能否取代科技成果鉴定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条件下的科技成果鉴…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源泉,是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将成果实现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否则不能很好的将成果进行转化,是对科技的巨大浪费,也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损失。北安市地处黑龙江北部,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如何在有效的科技管理下,提高中国偏远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当下的重点关注话题。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会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本文将重点阐述在如何有效的科技管理下,成果转化将对科技进步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提出管理过程中的发生问题并附带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对技术预见的内涵、国外实践、从源头上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探索了如何通过进行技术预见以形成符合产业/区域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清单,以及在清单形成后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技立项与项目动态检查制度方面进一步保证科技成果与产业/区域发展的适配性,从源头上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正>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积极促进上海优势科技资源入滇,助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1995年沪滇双方科技管理部门签署《关于进行双边对口科技合作意向书》,建立起滇沪科技管理部门的年度联席会议制度,此时便代表了上海与云南的科技对口帮扶和交流合作正式开启。2008年,在签署《2008年沪滇科技对口帮扶与合作工作要点》的推动下,双方共同构建起合作交流平台——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2013年双方深化合作,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与科技  相似文献   

12.
王巧巧 《科技潮》2004,(6):22-23
发挥高等学校人才、知识和科技优势,瞄准高新技术主战场,历时3年时间,北京医科大学与民营企业对接,开发研制了我国首台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该机的研制成功不仅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也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北京医科大学科技开发部在该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作者通过对这个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对如何做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写出一些心得体会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3.
《合肥科技》2007,(5):5-5
近年来,我市一直在探索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而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便能很好地破解这一难题,也是合肥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和加快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突破之举。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管理研究》2015,(1):24-27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衡量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已不再是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而主要是知识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之一。分析了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成果转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的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国情复杂、人才素质不均和人才流失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定位错误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并在如何解决转化过程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个时期, 人们纷纷呼吁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的确,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没有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障碍发生在科技成果评价这个环节上, 即如何鉴定科技成果的价值以及科技人员的表现。当前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体制和机制问题。以论文多少论英雄, 科研到出样品、评奖为止, 光开花不结果, 科技的第一生产力功能难以充分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水平的直接反映。科技成果摘要是对科技成果的产生背景、社会价值等的简明报道,其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的宣传效果、推广转化范围和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因此,科技成果摘要的书写质量不容忽视。本文调查了近年来国内1300多项科技成果摘要,通过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归纳与分析,探讨了科技成果摘要的书写规范,旨在为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写作,报道、宣传和推广科技成果提供参考,为科技管理和成果推广部门准确了解科技成果、规范管理和有效传播科技成果提供借鉴。一、科技成果摘要的书写原则客观性原则。如实报道科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模糊数学方法,讨论如何对科技项目的决策、科技成果的价值作出评价,以加强科技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科技成果鉴定制度,并作为科技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级科技管理机关乃至基层研究开发机构的科技管理部门,都将成果鉴定视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在实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今天,也不例外。1987年10月和1994年10月,国家科委先后两度颁布《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表明科技成果鉴定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并行,科技成果鉴定仍然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发挥高校的综合优势和科技转化的主动性,不断开拓产学研工作的广度与深度,是提高产学研合作高度和水平的关键。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在盐碱地改良项目科技成果推广中,充分利用学校科技资源,调动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探索了全程式服务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浅析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方式与内容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特点,科技成果评价必须做到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以及对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状态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本文从科技管理的角度,分析不同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的特点,结合多年来的从事科技成果和专利管理的工作实践经验,就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