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小汽车数量的剧增,对现在交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对交叉口通行能力造成很大影响.平面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关键,它是整个城市道路的瓶颈地带,对其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从定时控制着手,解决单交叉口信号控制中人工配时计算复杂的问题,运用VB软件对交叉口进行单点配时研究,从而提高配时计算效率.基于单交叉口信号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介绍了单点定时信号控制算法及基本工作原理;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VB软件的单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软件,运用这个软件,根据交叉口实际交通情况选择合理的定时信号配时方案.  相似文献   

2.
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周期时长优化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提出一种新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同以信方法相比,新方法更适应交叉口的交通特征,更符合信号实时变化的特点,可以作为交叉口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的配时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Y型交叉口的交通问题,以Y型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Y型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该方法对交叉口交通设施、信号控制参数进行设计,以避免各向左转车流之间的冲突.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Y型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前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号控制方法能够减少车辆延误,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四平路广场环形交叉口交通调查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分析,提出采用交通信号控制的改造措施,依据交通控制信号配时计算方法,探讨和评价通行能力改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借鉴定时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在对交叉口的实际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单个道路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法,同时,考虑道路交通流变化的不确定性,通过实时配时方案调整适应交通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型交通控制方法更能适应交叉口复杂多变的交通状况,对减少车辆延误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叶华 《科技信息》2009,(23):79-79,83
针对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实时性要求,利用已建立的通用的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泛布尔模型,进行模型系统的硬件设计。在模型系统实现的过程中,选用CPLD作为交通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芯片,用VHDL仿真设计各功能模块,实现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多相位交通信号的配时控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FPGA设计思想研究单交叉口交通灯控制的一种方案,以传统的韦伯斯特理论为基础,分析单交叉口交通信号的周期时长和绿信比,对交叉口的周期时长和有效绿灯时间进行配时,用VHDL语言编写程序,对个部分模块进行设计,在QUARTUSⅡ平台上进行仿真和并下载到可编程器件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正确。  相似文献   

8.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之一的路口交通信号控制问题,以典型“+”字路口为例,提出了更能概括路口多入多出情况的交通信号矩阵控制模型,该模型能反映交通信号的各种实际控制策略,模型参量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路口车辆流入量与流出量、车辆流出量与交通信号控制的关系,在避免路口发生碰撞的前提下,得到了路口的优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特性,提出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的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0.
交通信号控制机主要是用来控制城市交叉口交通信号灯的,在传统的软硬件系统设计中,当主控模块发生故障时,一般会采取故障黄闪控制来继续维持该交叉口交通信号的临时运行,但故障黄闪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经证明是不能对交通起到一个很好地疏导作用。因此该文中,在交通信号控制机中增加一个备用控制模块,备用控制模块可以实时监控主控模块的工作状态并且里面预存有备用方案,当监控到主控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立即使用备用方案控制代替故障黄闪控制来继续维持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正常有序地放行。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同一般平面交叉口相比,具有冲突点少、车流连续、行驶安全、便于管理等优点,在许多城市道路交叉口采用。然而,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有许多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交通问题日益尖锐。如何有效地利用环形交叉口的时空资源,最大限度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是从交通信号控制角度研究解决环形交叉口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采用的普遍方法,交通信号控制参数的合理设置对交叉口处交通的安全与效率起着关键作用。绿灯间隔矩阵是交通信号控制参数优化计算的前提。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阐述绿灯间隔矩阵的建立过程:交叉口处交通流的3种基本关系;哪些交通流之间需要设置绿灯间隔;绿灯间隔的计算方法。最后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阐明交通流以及信号组之间绿灯间隔矩阵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交通信号灯单独控制,以及信号配时固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的实时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理论,对通过道路交叉口下阶段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并更新交通信号配时。通过对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流量实时调研,采用卡尔曼滤波理论预测交通流量后,对信号配时进行实时优化,并采用VISSIM软件对此交叉口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车辆排队长度缩短,停车次数下降,通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平面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车辆感应控制理论和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平面交叉口信号的多相位多级模糊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其优于多相位定周期控制。  相似文献   

15.
引入谈判博弈的Q-学习下的城市交通信号协调配时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城市交通路网中交叉口间交通信号决策是相互影响的,并且车联网技术使得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agent间能进行直接交互,此决策问题可用博弈框架来描述。建立了城市路网中相邻交叉口间交通流关联模型,通过嵌入谈判博弈模型来设计Q-学习方法,此方法中利用谈判参考点来进行配时行为的选择。仿真实验分析表明,相对于无协调的Q-学习算法,谈判博弈Q-学习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能。谈判博弈Q-学习在处理交通拥挤及干扰交通流时,能根据交通条件灵活地改变交通信号配时决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交通控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交通问题日益严重.针对现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就模糊控制用于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进行新的尝试,提出一种单检测器变相位分层模糊控制算法,仅在停车线前车道上装有车辆传感器,通过三层模糊逻辑控制判断路况、确定延时以及相位选择,并通过MATLAB7实现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一次过街方式交叉口的交通拥堵状况,以感应控制为核心的行人二次过街系统能够对交叉口的交通状况进行改善,并实现智能控制。系统基于对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相位的合理设置,同时利用行人和车辆检测器实时传输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计算,得出交叉口感应控制系统应显示的放行时间,设计出能够兼顾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三者安全通行的最佳方案,以此来提高交叉口道路的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理论的交通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出以车辆在交叉口延误作为模糊输入的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策略。方法通过对车辆在交叉口延误时间的估算,制订模糊控制规则来控制交叉口的信号灯,能有效地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结果给出了车辆在交叉口延误时间的计算方法、模糊控制规则的定义和解模糊的方法,并以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结论提供了一种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途径,验证结果证明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达到低排放低延误的交通信号多目标优化控制的目的,首先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描述,并基于机动车比功率(VSP)进行机动车排放的计算;然后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排放和延误的关系进行量化;之后建立一个以减少排放和降低延误为目标的交通信号控制模型,以此来优化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周期时长和绿灯时长,从而达到低排放、低延误的交通信号多目标智能化控制.选取了长春市典型交叉口进行调查,并运用仿真软件VISSIM对该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优化前后的对比分析表明,延误减少了10.54%,排放降低了13.41%,从而证明了该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环道交通信号控制问题,利用多智能体系统自主性、分布性、协调性、主动学习等特性,提出基于多智能体的环道交叉口绿波协调方法,将每个环道交叉口都看作一个智能体,相邻智能体间能够进行信息的互通交流,利用智能体系统记忆存储以及推理学习能力,对环道上的多个交叉口进行绿波协调优化,从算法模型与参数描述、协调方式的相位选择策略等角度对所提算法进行描述和推导,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所提的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