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探究动态分层递进教学对高校气排球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教学实验等方法,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气排球选项课的2个班级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动态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对于气排球选项课教学的部分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模式,为促进学生学习气排球提供了可行有效的新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参与气排球运动动机的提高;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反馈信息.最后提出了相关实施建议:1)注意整个过程中的动态评价,把握好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练习时机;2)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在体育选项课中适当开展分层递进教学等.  相似文献   

2.
阐述分层递进地培养师范数学专业学生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必要性、分层递进模式的含义,针对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形式、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即分层递进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实践法对厦门市三所独立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改革过程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明确厦门市独立学院体育资源配置、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实际情况。在深入理解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厦门市独立学院实施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利与弊进行理性思考,为厦门市独立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在客观分析"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和发展策略。"分层—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一、创设教学问题情境;二、建立研究问题的假设;三、进行教学研讨的论证;四、检验假设;五、总结与评价。发展策略:转变体育教育观念,建立研究型教育理念;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学督导和评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创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和平台。  相似文献   

5.
运用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从课程模式的类型、课程结构、考核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陕西省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为"三自主"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一体化模式、必修与选修课模式.大学体育新兴的课程开发不够,缺乏课内外与校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结构.考核评价主要分为百分制,仅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案例设计,对五育融合视域下体育课堂融合育人的内涵、教学策略及误区规避进行了研究。五育融合视域下体育课堂融合育人是指,以体育课堂教学为载体,融合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等教育元素于其中,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活动。(2)教学策略:优化体育教学目标范式设计,创设渗透式教学目标;强化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整合,形成嫁接式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联合使用,开展开放式教学实施;重视体育教学评价基本理论应用,开展结合式教学评价。(3)误区规避:体育课堂教学是融合育人的重要而非唯一载体;五育融合根据教情学情取舍而非刻意全部融合;体育课程的性质具有综合性特征但非综合课程;体育课堂教学要素无先后之分但应有主次之别。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在体育转轨改制时期,我国大学排球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及排球新体育运动项群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性化开发问题.根据大学排球体育运动的特点,对多种特性排球运动分层递进式教学体系进行可行性研究,目的是让体育回归其本质——健康、娱乐.  相似文献   

8.
张杨波  杨俊 《科技信息》2010,(34):I0268-I026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教学理论上拟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构建高职体育课程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式,并设计出几种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设想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对10种常用教学模式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学导式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这4种教学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对优化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式教学模式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产物。本文重点阐述。1.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2.大学体育践行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3.实施研究式教学的基本要素;4,创设体育研究式教学环境与氛围;5.实施体育研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的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而使学生在校期间便感受企业文化与感知岗位责任,以期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加快上手速度,增进专业教学成效,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分层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使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各项改革成效显著,并对学生成长形成了明显的驱动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大幅度提高了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在排球课垫球技术分组练习时进行了俱乐部式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从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从体育理论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呈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情况;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影响俱乐部教学模式推广和普及的主要因素有网上选课系统、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师资专业结构和场馆设施及器材配备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将翻转课堂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当中去,科学设置体育课程、合理把控教学过程、优化体育教学评价,能够使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进而因材施教,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都大有裨益,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守增 《科技信息》2009,(33):I0213-I0214
为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当代中专生的特点,突出职业技能培养,针对传统的实践性模式的不足,我们针对机电专业职业技能教学要求,提出技能教学,把以学什么课程为中心,转变成学会什么技术,完成什么任务为中心,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实行分层教学,并采用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周、实习工艺卡、工种选修制等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以充分提高技能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师艺术体操课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高师艺术体操课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结论:1)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2)营造了个性化学习环境;3)制订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4)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概率统计课程是一门在高校中广泛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对其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得益于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由于能够结合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融入高校的教学活动中。但是,数学公共基础课由于其受众广,实践环节较少等特点很难将网络教学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翻转课堂"理念真正融入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活动中,基于"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模型及概率统计课程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分层递进"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制定相应的授课模式及评价模式,并通过教学活动对该思路进行了检验,为今后的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许东声 《科技信息》2013,(16):341-34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征进行研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对比分析。得出,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大学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是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形式。该教学模式从师师合作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和生生合作学习三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很好地避免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教学的实效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