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撇弃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又被“教师问,学生答”这一新的传统模式所统治,而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是要以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要以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为突破口,实现三个转化:即“以书本知识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转化;“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化;“以教案为本”向“以开放生成性课堂为本”转化。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创新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已任。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很多,其中,从小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说的“四敢”意识,是铸就学生创新素质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精神为主”。面对新形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而创新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5.
学生提不出数学问题,不能创造性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原因就是问题意识的波薄.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激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提、“敢”提、“爱”提、“善”提.本文对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作了详尽的分析。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琛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3):125-128
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在物理教学中采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提出的物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其效果比常规教学方法更好,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学习程度中、上的学生培养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高考中的数学应用题被国内数学界形象地称为“信息迁移题”,属于当今数学教改的热门课题“问题解决”的范畴 ,其旨在考查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之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强 《科技信息》2010,(1):215-215
教学关键是教会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从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数学“转化”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解但有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而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最有效的学科之一。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以“问题-探究-问题”为模式,以“问题”为中枢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敢问”、“善问”、“爱问”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教育社会学的后现代发展趋势使它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多元性的理论倾向,它启示我们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培养机制时,要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为本;要以“综合、系统、动态、辩证的观点”审视学生培养机制的构建和发展;要以“统筹兼顾”的方法促进学生培养机制构建的协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环。“科学猜想”应注重实证、形成猜想意识;循序渐进、养成猜想习惯;悉心引导,掌握猜想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和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马文  白玉  王俊  董红英 《科技信息》2012,(33):4+11-4,11
针对当前“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一方面将教学目标由以往的“以仪器为中心”转化到“以材料为中心”,由“技能培训”转化到“思维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尝试采用问题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维发展过程,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成果,而且还知晓这些知识和成果获得的过程、方法和途径,旨在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学生初学色彩静物临摹会有不尽人意的表现,对此教师要学会“容错”,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要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一点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文章对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认为掌握了语文知识、学好了课文就具备了语文能力。对知识的过分关注,也使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忽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应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能力。因此,新时期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传授学生多少固定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并将其真正引向学科的创新行为。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善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南天民 《科技信息》2009,(9):190-190
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及效果,充分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是职业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在内容上注意解决“教什么”这个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方法上解决“怎么教”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检验教学效果上解决“怎么考”的问题,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还必须要提高教师素质,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厌学”现象是当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加强“厌学”现象的研究,做好“厌学”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对中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转化“厌学”学生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中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首先应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建模过程,建模思想.教学应用题的常规思想,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转化,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回答实际问题.在应用问题的教学中,及时结合所学章节,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使学生掌握熟悉的实际原型,发挥“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可顺利解决数学建模的困难.针对不同内容,有的放矢,各有侧重,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正确建模,明白算法、算理应占主流,一味追求“实际”,多次出现一些复杂数据,会冲淡主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讨论了如何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认为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