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西安市工业污染现状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环境污染源调查资料做了统计分析,结论表明,西安市工业污染已成为西安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了西安市工业污染的现状,研究了西安市工业布局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并提出了防治工业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污染已成为西安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研究了西安市工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随着工业产值的增加,大气污染加剧、水环境质量降低,固体废物堆积及噪声危害等将呈增强趋势.最后提出了调控对策: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和环境管理,积极争取多渠道的环保资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教育、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的技术研究和引进工作,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工业污染已成为西安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研究了西安市工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随着工业产值的增加,大气污染加剧、水环境质量降低,固体废物堆积及噪声危害等将呈增强趋势,最后提出了调控对策;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乡企业的分类指导,合理面和环境管理,积极争取多渠道的环保资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教育、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的技术研究和引进荼,保证城市的可持发展  相似文献   

4.
屈晓娟  纪树东  王彦飞 《河南科学》2013,(10):1791-1795
利用2000---2011年西安市房地产行业的微观数据,基于协整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支持过度与西安市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关联性.协整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支持过度对西安市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存在显著的正面效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金融支持每提高1%时,西安市房地产泡沫的程度就增加0.618%,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印证了协整分析结果.最后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从防范西安市房地产泡沫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高层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建筑进行了夏季热环境测试,测试结果反映了西安市夏季的气候特征以及高层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西安市高层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安城市周边地带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义城市周边地带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周边地带城市化特征.根据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西安市各区县隐性城市化调整系数,提出计算其城市化率的公式.根据计算结果初步界定了西安城市周边地带范围.  相似文献   

7.
将西安市整个经济走势、变化过程看作一个灰色系统.以西安市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例,利用灰色理论建立经济走势模型.其目的是在深入分析西安市经济指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事实证明模型选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环境质量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0年,西安市环境污染恶化趋势总体上得到基本控制,大气质量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呈煤烟型污染;废水中COD排放量趋于增加,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以有机污染为主,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有减少趋势,但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低,综合利用率低;工业污染在整个环境污染中的比重在下降,生活和农业污染的比重在上升。  相似文献   

9.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构建了江西省的工业污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1999年~2004年的江西统计年鉴和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在此模型指标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江西省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下,工业污染在中短期内有加剧的趋势,而企业社会的响应也相应地有了明显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0.
薛东前  赵奂  王新杰 《河南科学》2013,(12):2249-2254
西安城市扩展以外延式扩张为主,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方面用地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并且存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西安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生活城市化4个层面选取了12项指标来构建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从而量化西安市各区县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并以西安市各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动态和综合土地利用的相关性.最终根据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弹性系数和土地综合动态度的变化特点将西安市各区县划分为四种经济发展活力层次,其分布呈现出以西安城区为中心,向外逐级辐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近几年西安市PM10污染的现状的基础上,初步选取8类20个气象因子,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精简,得到11个与PM10相关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西安市PM10污染状况进行预测,确定了网络模型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01,在265个测试样本中,预测结果与实际完全吻合的为212d,占80%;相差不超过一级的天数为262d,占98.87%,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陕西因僻处西北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但自1934年底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后,西安工商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华北、华南地区相继沦陷,陕西成为抗战的后方,沦陷区工厂、难民沿着陇海铁路大量涌入西安,使西安工商业在抗战时期迅速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近代工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ndsat TM的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被认为是主导整个城市环境的要素之一,在城市公共健康、空气质量、能源消耗等方面已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利用Landsat TM影像对西安市热岛情况和城区土地覆被进行解译,得到西安市土地利用图和热岛相对强度空间分布图,并研究分析了城市热岛同城市土地覆被之间的关系.土地覆被类型亮温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和工业用地、未利用地、居民住宅用地、绿地、水体;亮温与NDVI有良好的反相关关系.通过对西安热环境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引导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城市综合评价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旅游城市实施典型绿色交通模式的若干发展对策. 通过对绿色交通与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旅游城市实施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换乘系统等绿色交通体系的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同时,结合西安市绿色交通旅游规划实例,论证其对策的可行性. 实施该对策对于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实现旅游城市与交通均衡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工业经济在兰州城市经济中的地位,讨论了生态城市与生态工业的关系后,认为兰州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是要发展兰州的城市经济,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兰州的工业经济.根据来自工业的污染物是兰州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而兰州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又决定其对污染物的吸收、扩散和净化能力非常有限的矛盾,提出了通过建立生态工业体系来促进生态兰州建设的思路,并对兰州建立生态工业体系的原则、目标、途径和当前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资料显示,西安市现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调查并分析了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和老龄消费产业的实际,提出了发展西安市老龄消费市场要不断进行老年用品生产的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老年用品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业雷  董瑞斌  肖维林  查红平 《江西科学》2008,26(1):151-154,164
随着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等点源污染控制水平的提高,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严重性日益表现出来,是仅次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第二大污染源。降雨后在形成的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与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基本相同,成为我国城市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充分调查研究之后,分析了南昌市区非点源特征,探讨了非点源污染控制的主要对策和措施,以便为该地区城市非点源污染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太原市工业企业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太原市工业基本情况及其污染现状,指出工业污染是影响太原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并提出太原市工业污染防治对策:(1)加强环境宣传教育;(2)加强环境法制建设;(3)合理调整工业布局;(4)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5)加速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6)加强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9.
苏枞枞  王彦 《科技信息》2013,(7):457-457,301
主要利用2007年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的重点工业源筛选方式,分析了沈阳市城市重点工业行业的筛选方法,在原有筛选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地区特点,更加符合本地区的工业污染排放特征,贴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