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新平法规范中,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钢筋施工及预算都有所改变,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钢筋的施工及预算变化主要包括板底部贯通筋、板顶部贯通筋、支座非贯通筋及防裂筋与温度筋等。本文就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钢筋的施工与预算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有梁楼盖板的设置及安装等方面进行进一步阐述,分析有梁楼盖楼(屋)面板钢筋在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及在预算时的工程量计算。  相似文献   

2.
连续斜梁桥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梁格法分析了一公路连续斜梁桥不同的支座刚度及横梁刚度对整个斜梁桥受力的影响.发现支承刚度越小,其支承反力分布越均匀,因而在实际设计连续斜桥时宜选取较高的支座来降低支座刚度,以使各支反力趋于均匀,避免负反力的出现;而连续斜梁桥的横梁扭矩对横梁的刚度比较敏感,虽增加横梁的刚度可减小纵梁的最大弯矩,但会导致横梁的弯矩以及扭矩的增加,且扭矩增加迅速.所以,在横梁设计中需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选择刚度合适的横梁.  相似文献   

3.
曲线箱梁桥结构往往采用独柱单点支承方式.国内外有不少独柱单点支承曲线箱梁桥发生整体移位现象,或者发生支座脱空现象,更有甚者发生箱梁倾覆现象,单点支承体系和支座设置不当是其主要原因.通过比例缩尺为1∶5的三跨连续曲线箱梁桥的模型试验,探讨了该结构在预应力和使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支座反力及径向位移.试验梁的计算跨度为6 m 9 m 6 m.中间支座为独柱单点支承,梁端为双支座支承,梁体曲线半径为120 m.试验梁细部尺寸根据几何相似原则及施工需要进行设计,采用支架现浇施工.试验为立交桥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弯梁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PKPM 2010V5.2.3软件建立了三个框架结构模型,分析了楼梯间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模型一(楼梯不参与建模)与模型二(楼梯参与建模且楼梯不设置在边跨)、模型二与模型三(楼梯参与建模且楼梯设置在边跨)的振型、周期、结构位移、结构内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楼梯的设置将增大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小结构...  相似文献   

5.
专利技术     
<正> 床的靠背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靠背的床类。这种床的靠背的中间部分为一活动板,该板与靠背缺口下端之间通过合面相连,其板的两则与靠背之间设有左右两个高度调节器,以控制其板面的高度,其板(台板)可满足喜欢坐在床上看书、下棋、做针线活、就餐时当桌子用,当不用时可折起复位而为床的原靠背。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调整方便。首家转让从优,条件面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桥墩高度较大的山区高速公路梁式桥,墩梁固结可以使墩柱的计算长度减小,提高墩身的稳定性,增大结构的安全储备,保证施工及运营期的安全;并且由于墩梁固结减少了支座,也降低了运营阶段支座更换的工作量。本文以万州至利川(重庆段)高速公路冉家坝大桥为背景,针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常见结构体系选择问题,分析和研究了墩梁固结对桥梁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建筑面积9800m2,结构形式为十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用途为震灾指挥中心及其办公、科研等.在功能上有较多的要求,大楼二层以上采用大跨度空心楼板,设计板跨10m,板厚350mm,空心管直径250mm,管与管之间60-100mm为实心混凝土,GBF管离梁边净距为50mm,暗梁与柱交接处周边500mm范围内为实心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附着式塔吊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塔吊附着装置作为附着式塔吊的重要部件,在附着式塔吊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了塔吊的稳定性,减小了塔身内力,提高了塔吊的起重能力。目前,塔吊附着支座通常采用预埋式附着支座,但预埋式附着支座也存在诸多缺点,如,附着支座在塔吊使用完毕后难以取出,且不能够重复使用,造成了材料浪费;主体施工时,需要在混凝土内预埋钢板;拆除附着支座时,需用气割割除耳板,不便于安装和拆除;预埋钢板与砂浆或其他材料  相似文献   

9.
技术市场     
双列双向弹子防盗车锁申请号:97213950.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有效提高车锁防盗性能的双列双向弹子防盗车锁,由锁体、靠锁体控制开闭并使其与锁体连接的锁梁、靠销钉固定于锁体上的锁芯组成,在锁芯的钥匙槽中上下方向上各有一列弹子,弹子设置在锁体的弹子孔中,具有防盗系数高、钥匙互开率明显下降,防盗性能好等优点,适于在自行车、摩托车等处使用。车辆前悬挂机构的加强装置申请号:97212907.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前悬挂机构的加强装置,在加强连板一侧开有与减震筒上口处紧配合的两个孔,另一侧开有转动孔同车架斜梁上的导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文献[1],探讨梁的"弯曲"与压杆的"屈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探讨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