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加固土体的注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尝试注浆管MICP加固土体,即在土体中插入不同分布密度注浆孔的注浆管,将菌液和胶结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土体中,从而形成加固体,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注浆管MICP的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注浆管MICP处理,能形成完整的且强度较高的固化砂柱,并且固化砂柱的强度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2.
运用Acutronic 661型离心机研究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圆形隧道的塑性变形机制,试验隧道在平面应变条件下的超固结黏土中开挖,小导管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合成树脂模拟,管间相互重叠形成拱形加固区,设置在圆形隧道开挖面的两侧.试验目的在于研究隧道建设过程中小导管注浆"洞侧加固"工艺对地表沉降和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小导管注浆黏土隧道的垮落机制,采用解析法导出双角变量稳定率上限方程,通过该方程进一步讨论隧道埋深、土体强度、小导管注浆体对单圆形隧道稳定率上限解的影响.最后由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证实其上限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7,(9):1476-1482
传统真空预压法处理过后的软黏土往往需要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强度要求,传统电化学注浆法作为二次加固的重要方法,通过注入化学浆液提升土体强度,却受限于金属电极易腐蚀等问题难以推广应用.基于以上问题,利用自主研发的注浆试验装置,结合新型管状EKG电极对40%含水率的黏土进行1,1.5,2 mol/L浓度的电化学注浆试验,分别在阴阳极和中间位置处单独布置PVC注浆管.通过监测排水量、电流、电势和处理后的强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管状EKG注浆法的试验效果并总结出合理适宜的注浆浓度和注浆方式.结果表明:(1)管状EKG电极能将注浆法和电渗法有机结合,能有效缓解传统电化学注浆中金属电极易腐蚀的问题,为注浆法提供新思路;(2)阴阳极和中间位置处PVC管分别注浆使得土体强度提升均匀,电化学注浆效果显著,并且必然存在浓度最佳值使得注浆效果最好,能够为电化学注浆法的研究进一步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土体加固,但在海水环境和盐化土环境下的应用较少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利用NaCl配置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并采用尿素水解菌,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环境下进行了MICP的细菌活性试验、水溶液试验和一维砂柱加固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液试验中,在NaCl存在的环境下碳酸钙的产率比无NaCl环境下显著降低,且NaCl溶液的浓度越高,碳酸钙的产率越低;砂柱试验中,加固后砂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NaCl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低浓度环境下,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的幅度较大,当NaCl溶液达到一定浓度后,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的幅度较小;细菌活性试验表明,细菌活性随NaCl溶液浓度的提高而快速衰减是碳酸钙产率和砂柱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快速降低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胶结技术在加固海相土和盐化土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苟胜荣  景祥 《河南科学》2019,37(9):1447-1451
运营期间铁路路基出现沉降病害时,通常采用注浆法进行加固.对于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注浆加固后土体承载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至关重要.对已经发生病害的某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原状土进行取样试验,然后采用注浆法进行路基加固并对注浆加固后土体取样试验,对比确定注浆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密实度和承载能力均较低的既有铁路路基,通过注浆法加固之后,浆液可以填充于地基缝隙中,有效减小地基土的孔隙比,增大地基的密实度,提高承载能力,为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路基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处理对象多为单一级配土体的现状,开展颗粒级配对MICP加固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在粉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标准砂来配置5种不同级配的土样.选用巴氏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尿素和氯化钙作为胶结液来进行MICP处理.由于制样的密实程度会影响加固效果,将每种级配试样的干密度控制为5个水平.通过试验研究掺砂比例、密实水平等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经过MICP处理得到了整体加固,在粉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砂土有助于提高水稳定性.掺砂比例和密实水平对CaCO3生成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都有影响.在粉土中掺入适量的砂土颗粒有利于提高加固强度;但当砂土掺量过高时,对加固效果有不利影响.增加制样干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获得更高的强度,但加固强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初始干密度或孔隙比.  相似文献   

7.
基坑土体加固的方法转经济简单实用的方法有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以及粉体喷射法等。本文对粉体喷射法在建筑基坑土体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压力分段重复注浆法是针对某些建筑工程地基需要作加固处理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此方法比较适合应用在孔隙率大、密实度不匀、压缩性高、强度低的杂填土地基上。它充分利用水泥浆的自身流动性,在较低压力下控制浆液集中分布在所要加固的土体范围内,而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论述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兰州市城区污水全收集管网工程顶管施工中,首次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对松散砂砾层结构进行加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高压喷射注浆法按喷射流移动方式分为旋转喷射(旋喷)和定向喷射(定喷),旋喷时喷嘴边喷射边旋转和提升,固结体呈园柱状,形成旋喷桩体,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主要在工民建工程中用于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改善土的变形模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微生物诱发方解石沉淀(MICP)加固技术对大直径单桩静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MICP加固浅层土体后单桩基础的承载力、变形模式、内力分布等静力特性,并对不同加固范围、加固形状、加固强度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MICP加固土体可以有效提升单桩承载力(最高达70%);加固不改变单桩变形模式,但桩周土体变形区域范围有所变化;加固可改善单桩内力分布;对于不同加固范围,加固深度超过1倍桩直径后对于提升承载力影响很小;加固半径超过3倍桩直径后对于提高单桩承载力作用较小;对于不同加固形状,承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圆柱状、倒锥状、正锥状。加固土体强度增加时,单桩承载力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