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数字资源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数字图书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创新将成为核心技术,而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提高信息服务的创新性成为首要任务,本论文通过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对象和内容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结构和手段,最后对电子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并进一步阐述了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移动阅读逐渐成为大众的主要阅读方式.分析了移动阅读对大学图书馆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指出图书馆应对策略以及服务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阅读的普及,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也使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缺乏系统性和常规性、推广途径相对有限、缺少特色等问题日益凸显。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机构,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互动性的推广服务,创立主题阅读栏目,大力建设数字图书馆、培养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素养,结合本校特色、打造品牌项目等阅读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的实行和大数据的普遍扩散,使得数字图书馆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方式,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带来的挑战。而作为网络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如何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服务,这是目前数字图书馆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从而分析出在新的网络背景下如何使得数字图书馆更能适应自己的发展,这才能够以个性化的方式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5.
移动环境下的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为图书馆开展移动数字信息服务提供了条件。《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2.98亿,手机网民数达1.137亿。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供用户利用移动设备访问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为图书馆开展移动数字信息服务提供了条件.<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2.98亿,手机网民数达1.137亿.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供用户利用移动设备访问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目前,我国图书馆基于移动环境的数字信息服务还没有广泛开展,服务形式也主要限于通过手机短信向读者提供一些简单的信息服务,而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的发展机遇不应该仅限于此.移动通信技术为读者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信息提供了条件,而如何在移动环境下开展数字信息服务必将是图书馆在未来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维护现状和仅仅推广过去的成功是在准备灾难,图书馆只有不断关注信息技术的变化,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移动阅读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移动阅读是以移动阅读设备为载体,对以电子版方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和发行的文本、图像、声音、数据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便捷式阅读终端进行有线下载或无线接收,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8.
移动阅读在图书馆实行的可能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玲 《河南科技》2010,(6):60-60
一、移动阅读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移动阅读是以移动阅读设备为载体,对以电子版方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和发行的文本、图像、声音、数据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便捷式阅读终端进行有线下载或无线接收,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新方式。它融合了传统纸质媒体的书写和互联网交互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宋体、黑体和微软雅黑三种字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识别性分析,结合移动终端的显示特性和读者的阅读感受,找寻中文字体在移动终端中影响阅读体验的主要因子。根据字体的可识别性与移动终端的包容性、持续阅读时的视觉感受和排版策略等内容的研究,对中文字体影响阅读体验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向有关从业人员提出文字与移动终端包容性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和基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集成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是:每个数字图书馆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登录系统和认证方式,没有统一的用户登录服务。在解决用户身份认证问题时,如果让最终用户频繁登录,则会增加用户负担,令人难以接受。本文对WEB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统一登录模型进行研究,基于UML2.0按照用户统一认证的要求,对统一登录服务系统进行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