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羧甲基绕丹宁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甘氨酸与二硫化碳为原料 ,将加成、取代、环合等三步反应直接在“一锅”内完成 ,得到 3 -羧甲基绕丹宁 ,并且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多个因素对 3-羧甲基绕丹宁合成收率的影响 ,使收率提高到 85 .3% ,简化了合成工艺 ,缩短了反应时间 ,避免使用有机溶剂 ,提高了收率 ,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
4—甲氧基苄叉绕丹宁是一种能较简便测定银离子含量的显色剂,其检测限为,0.4~0.8μg/ml,摩尔吸光系数为1.10×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3.
若丹宁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若丹宁及其一些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此方法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短,产率较高。通过IR及NMR谱的分析,初步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3-苯基绕丹宁的合成,并以此为中间体与取代苯甲醛缩合反应制得四种3-苯基-5-(取代苄叉)绕丹宁类化合物,至今还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波辐射催化芳香醛与绕丹宁乙酸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0个5-亚苄基绕丹宁乙酸衍生物,反应时间8~20 min,产率较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含芳基吡唑的饶丹宁衍生物,用于抗菌活性的筛选。方法以盐酸氨基脲和不同取代的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消除反应、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和缩合反应,得到了12个的3-芳基吡唑缩饶丹宁衍生物。采用连续稀释法评价12个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所合成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未见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j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抑菌活性MIC值达到32μg/mL。结论本研究合成的3-芳基吡唑缩饶丹宁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虽然活性强度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饶丹宁类衍生物的抗菌构效关系,为新的抗菌活性化合物乃至候选药物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电位滴定法与TITFIT程序研究了298K下,三价钕与新型荧光试剂配合物的稳定性,并得出其相应的络合常数。  相似文献   

10.
11.
以高效低毒的旱田除草剂异草酮(2-(2-氯苄基)-4,4-二甲基异唑-3-酮)的基本结构为基础,以Baylis-Hillman加成物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了3个新型的2-(4,4-二甲基异唑啉-3-酮-2-基)甲基-3-取代芳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产物及中间体结构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溴甲基-3-(2,4-二氯苯基)丙烯酸乙酯(2b)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在600 g ai/hm2的剂量下对朱砂叶螨防效为100%.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3在2 000 g ai/hm2的剂量下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可作为除草活性的新型先导化合物供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关木通中分离提取马兜铃酸-A,合成了两种新的马兜铃酸-A衍生物:1-O-马兜铃酰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Ⅱ)和1-O-马兜铃酰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半乳糖(Ⅲ).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对马兜铃酸-A及其衍生物(马兜铃内酰胺、马兜铃酸葡萄糖基酯、马兜铃次酸)进行了对S180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温和的酯化反应,由3-羟基取代喹诺酮开始,首次合成了3个新的取代喹诺酮类衍生物,分别为乙酸(3-)7,8二-甲氧基-2(1氢)喹-诺酮酯、月桂酸(3-)7,8二-甲氧基-2(1氢)喹-诺酮酯、山梨酸(3-)7,8二-甲氧基-2(1氢)喹-诺酮酯,通过光谱学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定,并用MTT法进行了初步的抗癌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二环[4.2.0]辛酮中间体薄荷醇衍生物的合成工艺.以(-)-1R,2S,5R-8-(4-溴苯)薄荷醇和(-)-1R,2S,5R-8-联苯薄荷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产率分别为94%,95%.其结构经1H NMR,13CNMR,IR,MS和旋光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化合物2a和2b的构象稳定性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苯亚胺基-噻唑烷衍生物共8个化合物,其结构均得到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的确证。测试了其昆虫飞行抑制活性,生物测试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两种新型兼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功效的N—硝基—N—氮基(取代)甲酰-2,4,6-三氯苯氨类化合物,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征实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澳栗精胺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抗炎症病变、免疫抑制缺陷和肿瘤转移等方面的功能,澳栗精胺的一些衍生物在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肝病毒等方面比澳栗精胺本身活性更高.该文系统地优化了在有机溶剂中酶法合成澳栗精胺衍生物的条件,并且纯化得到了6-O-丁酰澳栗精胺.结果表明:合成澳栗精胺衍生物的最优条件为Lipozyme RM IM在四氢呋喃中、30 ℃下催化反应60 min,其中澳栗精胺的转化率为84.3%,6-O-丁酰澳栗精胺的得率为39.2%.纯化得到的6-O-丁酰澳栗精胺与标准品在高压液相色谱中的保留时间相同.  相似文献   

18.
以阿昔洛韦和琥珀酸酐为原料,100 mL DMF为反应媒介,加入0.7 mL三乙胺,合成琥珀酰阿昔洛韦[9-(2-丁二酸单酰乙氧基甲基)鸟嘌呤](SACV),然后利用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三个新的阿昔洛韦二肽衍生物(SACV-Glu-Lys,SACV-Glu-Ala,SACV-Val-Lys).利用1H NMR和ESI-MS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二肽修饰过的阿昔洛韦,水溶性,油脂分配系数.结果表明含有较长的侧链酸性氨基酸与碱性氨基酸形成的二肽所修饰阿昔洛韦,既可以较大的提高阿昔洛韦(ACV)的水溶性又能够得到油水分配系数较高的ACV二肽衍生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以乳酸乙酯、溴代丁二酰亚胺和盐酸羟胺为原料的新工艺,制备了溴代丙酮酸乙酯肟。通过溴代和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溴代丙酮酸乙酯粗品不需分离,在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中,直接与盐酸羟胺缩合,经处理得白色结晶,收率为48%;通过温和的酯化反应,首次合成其衍生物3-溴-1-萘甲酰亚胺基丙酸乙酯(3),并通过了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等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