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2年3月1日,河南省科技创新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会议在郑州举行。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对近年来河南科技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科技创新如何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五点期望。郭庚茂省长也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河南实现科学发展中承担着新的更大责任,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之"新",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支持河南创新发展的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对加快自创区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一段时间以来,新乡市知识产权局围绕中心工作,积极融入自创区建设,为探索完善自创区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促进自创区进一步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发展、区域创新方面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1日,河南省科技创新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会议在郑州举行。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对近年来河南科技创新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科技创新如何支撵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五点期望。郭庚茂省长也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河南实现科学发展中承担着新的更大责任,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之“新”,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4.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人才强省建设,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2019年10月26日,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郑州会展中心轩辕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向大会发来视频致辞。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出席大会,宣布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开幕,并为"河南省优秀专家"获得者颁发证书。大会由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欧美同学会(中  相似文献   

5.
<正>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和民族振兴的助推器。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河南,要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跨越战略"、"振兴战略"和"崛起战略",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让"科教兴豫"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尽其所能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创新型河南建设取得的成绩1.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国家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河南省先后出台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9月5日,福建召开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万钢强调,要推进自创区率先发展。特别是在海峡两岸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力争率先试点、走前头、作示范,为自创区发展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要加快培育创新创业新生态。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大力孵化培  相似文献   

7.
裴东升 《河南科技》2011,(21):35-36
<正>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作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决策,把"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作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战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  相似文献   

8.
视点     
《河南科技》2011,(23):5+7
<正>万钢:做好基层科技工作扎实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一是要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二是要推动县域企业技术创新,为非农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储备;三是要促进民生科技进步,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加快科学技术普及和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五  相似文献   

9.
<正>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河南作为一个拥有近亿人口的发展中大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现在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  相似文献   

10.
视点     
<正>贾庆林:科技工作者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上  相似文献   

11.
<正>郑汴洛三片区公布具体建设思路4月5日,河南自贸试验区在郑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作为河南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和创新举措落实见效的载体和依托,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的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各片区的战略意义、目标定位、功能布局、建设思路、产业导向以及支持措施等。郑州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片区将加快推进"四  相似文献   

12.
<正>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从承载新中国建设使命的老工业基地,到承担着"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使命的现代城市,千年古都——河南洛阳筚路蓝缕,接续奋斗,在新时代迎来了新变革、新气象。近年来,洛阳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以现代创新体系构建为统揽,以"科技创新能力更强"为目标,以科技引领产业创新为主线,坚持打造洛阳自创区"一个龙头",强化人才"一个支撑",实施"双倍增"行动、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着力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迎接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充分展现我省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新成就,促进河南省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经研究,《河南科技》、《创新科技》杂志社决定开展"中原科技风采"系列专题报道,以充分展示我省科技领域的各项成就。  相似文献   

14.
2022年3月22日,河南省3家省实验室、15家省产业研究院、13家中试基地作为一流创新平台建设的"第二梯队"集体揭牌,这是河南围绕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河南一流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等政策背景下,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实现河南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独特的农业、区位、文化优势和总体向好的外部环境。提出科学发展路径,即重视"三化"协调发展;强调科技创新,重视地方高等教育;转变思维方式,利用文化"软资源",助推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河南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省提出的努力打好"四张牌"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强化工作部署,狠抓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引领作为发展新起点上的第一动力。河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以来先后成功获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这对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密切协作,积极推进各类知识产权优势资源向郑州汇聚,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园、超硬材料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郑州,进一步夯实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础。2017年是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一年。郑州由此拉开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正2月6日,南阳市召开科技暨人才工作会议,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英锋及南阳市领导出席会议。市委书记张文深强调,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方向,紧扣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围绕推动"两轮两翼"战略和"九大专项",聚焦发展链、产业链部署科技链、人才链,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努力把该市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要明确方向、聚焦重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水平。要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明确主攻方向,科学摆布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4月26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刘怀章在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签约仪式上指出:"两年多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成为河南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总抓手,带动河南各项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随着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河南对多渠道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目前,河南省已先期布局了10个知识产权培训基地、3个知识产权学院,还远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