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碱-粉煤灰-矿渣水泥作GRC胶结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碱-粉煤灰-碱矿渣水泥(AAFSC)的强度的因素.测定了其凝结时间。结果表明:当水玻璃掺量为3%,硅酸盐水泥熟料为5%以及适量减水剂,其28d抗压强度大于50MPa,且凝结时间正常。AAFSC浆体浸泡液的pH值随着水化龄期的生长而降低,SEM照片显示抗碱玻璃纤维在从FSC浆体中所受侵蚀极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路基基层剪切模量长期监测的技术难题,利用压电陶瓷材料弯曲元,设计适用于香丽高速公路路基基层水平方向上剪切波激发与接收装置。选用级配符合高速公路G-A-4级配的砂砾石土进行一系列试验,以优化弯曲元传感器的钢框架尺寸和网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钢框架宽度对接收信号幅值或压力波传播无显著影响,考虑框架刚度的影响,钢框架宽度设计为0.3 m;钢框架长度对接收信号幅值有显著影响,钢框架长度的最优设计为1.2 m;比较6种网盖材料,因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并对接收信号幅值的影响相对较小,选用不锈钢网作为网盖材料;砂砾石土具有压硬性,提升土层围压,土层剪切模量随之增加,试验中弯曲元表现出剪切波速的增大,表明弯曲元适用于砂砾石土层剪切模量的量化。研究成果为定量刻画路基基层刚度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引言近廿年来,以R_2O—RO—R_2O_3—SiO_2系统为基础的碱—矿渣水泥,以其早强、高强、和优良的耐久性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碱—矿渣水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碱——矿渣水泥的发展过程随着对高强、高致密胶凝材料需求量的增加,传统的水泥受到了激烈的挑战。因为无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高炉矿渣和电厂粉煤灰同时混合掺入水泥中试验研究,得出矿渣微粉加入水泥中可以提高水泥的强度和性能这一结论。矿渣微粉的利用对当前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矿渣排放量的急剧增加,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出现了许多应用矿渣的新理论、新工艺.然而,大幅度提高水泥中矿渣掺量、相应降低水泥熟料含量,必然引起水泥性能的变化.必须通过试验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安全性.本文主要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矿渣微粉颗粒级配对新型矿渣水泥强度的影响,新型矿渣水泥的矿渣掺量最高达到了70%.研究表明,矿渣粉的区间粒度分布与新型矿渣水泥强度的关联度有如下规律:对水泥的3 d早期强度贡献最大的是0~10 μm内的矿渣微粉,而对28 d强度贡献最大的是10~20μm的矿渣微粉.因此,通过改进粉磨工艺及矿渣微粉的颗粒组成,可以提高新型矿渣水泥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隋同光 《山西科技》2008,(1):120-121
文章重点总结了水泥稳定旧矿渣冷再生的强度与水泥剂量关系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矿粉与水泥的密堆及其对矿渣水泥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一系列经超细粉磨处理的矿渣微粉以不同比例与一定细度的水泥进行匹配 ,制成一系列矿渣水泥试样 ;根据Dinger Funk的数学模型得出粉体最佳颗粒群分布 (即堆积密度达最大的分布 ) ;通过水泥与矿粉的激光粒度检测结果 ,计算各矿渣水泥的实际颗粒群分布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考察各矿渣水泥试样的颗粒群分布与Dinger Funk最紧密堆积颗粒群分布的相关性 ;对各矿渣水泥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以及硬化浆体的孔隙率等测定 .结果证明 :当矿渣水泥颗粒分布与最紧密堆积的关联度较高时 ,相应的矿渣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较少 ,硬化浆体孔隙率较低 ,胶砂强度较高 .  相似文献   

8.
李俊 《甘肃科技纵横》2021,50(12):38-40
黄土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水泥和矿渣不仅能改良黄土的力学性能,而且实现了废料的再利用,因而水泥-矿渣固化黄土广泛用作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材料.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手段,研究水泥-矿渣固化黄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三轴剪切过程中偏应力峰值和固化黄土中无机结合材料的掺量有关,水泥-矿渣掺量越多偏应力峰值越大;水泥-矿渣掺量增加时,...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利用碱矿渣水泥、赤泥和粉煤灰等材料制造免烧砖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使用了不同的激发剂 A 和 B,并确定了各组分材料的最佳配比。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制造的免烧砖的性能等级可达20 号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龄期湿度场性状特征,采用瑞士SHT15型数字化温湿度传感器,针对不同施工季节、不同基层与面板接触边界,进行水泥混凝土板早龄期湿度场的室外路面板监测试验研究.监测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湿度场在铺筑完之后依次经历饱和阶段、湿度下降阶段和波动阶段,各阶段的发生时刻和幅值取决周围气象条件和边界条件;通常工况下板底湿度高于板顶湿度,沿板厚方向形成湿度梯度,夏季施工路面早龄期板顶板底最大湿度差可达8%.此外,分析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其它混凝土结构,由于属于薄板结构,湿度场的影响和控制应额外注意混凝土路面基层边界条件与施工季节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台山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所对象,采用共振柱试验方法对不同应力状态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动剪切模量G和阻尼比D进行测试,并进行模型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动剪切模量G与应变γ的关系整体呈典型双曲线形态分布,围压σ_0~'对G-γ曲线的影响随γ增大逐渐减小;围压对D-γ关系的测试结果影响不明显;双对数模型能够反映最大剪切模量G_(max)随围压的非线性递增趋势,工程中可以采取该模型对G_(max)参数进行预测;小应变下,土体G-σ_0~'关系曲线较为接近,当γ>10~(-5)时,各围压下G值衰减较快,工程参数选取时,应注意小应变范围内剪切模量随应力状态(深度)的变化差异.根据Martin-Davidenkov模型及选用的阻尼比经验公式对动力参数G/G_(max)和D进行拟合分析,并给出了小应变下动力参数的推荐值,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室内共振柱试验和现场表面波频谱分析法,研究花岗岩残积土动剪切模量的性质,比较分析了花岗岩残积土原状土与重塑土、原状土与原位测试动剪切模量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原状土、重塑土和原位测试动剪切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动态弹性模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实验资料求得混凝土加质量块悬臂梁结构、三种不同比尺的石膏纯悬臂梁及石膏加质量块悬臂梁结构的材料前四阶的振型动态弹性模量(简称动弹模)和非振型动弹模。实验结果表明:振型动弹模随振动阶次的增加而增加,且混凝土悬臂梁增加更为明显;非振型动弹模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从低频(低于一阶固有频率)到一阶固有频率这一范围,且随频率增加而增加。几何缩尺(Gl≤10)对像石膏这样的线弹性材料的动弹模变化规律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黄泛区粉砂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通过动三轴试验,分别选择3种不同的含水率、围压和固结比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用Hardin-Drnevich、Ramberg-Osgood和Davidenkov 3种常用的动本构模型对黄泛区粉砂土的Gd/Gmaxd关系进行拟合,并将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粉砂土的动剪切模量比随动剪应变的增加而减小;阻尼比随动剪应变的增加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修正参数的Ramberg-Osgood动本构模型对粉砂土Gd/Gmaxd关系曲线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场地土动剪模量的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土动力参数的不同,土动力计算分析的结果将有一定差异,为更合理的取得地基一基础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研究的野外大比例模型试验的场地土的动力特性,在100kPa,200kPa,300kPa3种固结压力下,分别进行了原状土样的循环单剪试验、扰动土样的动三轴试验,得到了2种试验在3种固结压力下的最大动剪模量Gdmax和G/Gdmax-γ,曲线,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循环单剪试验得到的原状土的Gd一比相同固结压力下的扰动土的动三轴试验值稍低;100kPa和200kPa固结压力下原状土的循环单剪试验得到的动剪模量比G/Gdmax大于相应的扰动土的动三轴试验值,而300kPa固结压力下原状土的循环单剪试验得到的G/Gdmax却小于相应的扰动土的动三轴试验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试验并结合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建立了以测试水泥砂浆弹性模量,确定石砌体弹性模量的方法,给出了适合铁路结构工程应用的砌石圬工弹性模量和初始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例尺为1∶6的单箱三室双层交通混凝土简支箱梁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对其在上层荷载、下层荷载、上下层荷载三种不同工况的双层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均布荷载作用下,箱梁跨中截面与1/4跨截面顶板均呈现出正剪力滞现象;在弹性工作阶段双层交通混凝土简支箱梁剪力滞效应与荷载作用大小无关,与荷载作用位置有关;荷载作用在底板引起的箱梁剪力滞效应比荷载作用在顶板引起的剪力滞效应要小;当把作用在箱梁顶板的荷载转移一部分作用到底板时,会减小箱梁的剪力滞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非饱和土条件下产生的负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对于预测如边坡、挡土墙、挖方工程、基础工程之类的土石结构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为了探讨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影响,采用非饱和土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对此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恒定的净周围压力和变化的基质吸力,以反映基质吸力的变化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表示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平均增加率的参数Φb为20.7°,在较小的基质吸力范围内基质吸力与抗剪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田乳化液的水质特性,用电絮凝方法对配制的含油污水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极板间距、溶液初始pH值及NaCl含量对除油率的影响,确定实验参数.继而,实验研究电絮凝装置中竖直方向上典型的三层溶液,考察不同电流密度下除油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比较三层除油率的特性曲线.发现A层去除效果最快最好,B层比C层处理效果差.在电解前4min,电流密度为150A/m~2时,A层除油率占其总效率的96.05%.从平均成本和三层除油率综合判定,电解16min,电流密度在100A/m~2时,电絮凝装置中整体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STHJY型环剪仪,对合肥地区弱膨胀土进行同级4次剪切环剪试验,探索残余强度与竖向应力和含水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加,残余强度在增加;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残余内摩擦角φ和残余黏聚力c呈减小趋势。其中φ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降低幅度呈逐渐加大趋势,c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降低幅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数据拟合分析发现:残余强度与竖向应力呈良好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并符合Mohr-Coulomb准则;残余内摩擦角φ与含水率呈良好的负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