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旭霞 《科技资讯》2014,(29):175-176
大量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与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和资源使用低效浪费并存问题较为严重,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短缺的资源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在办学规模迅速扩张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需要迫切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阐述了教育资源配置及其核心问题,对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职院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扩招不但成为事实,而且是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有必在关心一下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本文仅从护招对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现实要求、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现状分析,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若干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但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且利用效率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有必要从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视角,借鉴我国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通过集约化办学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这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校园网的教育资源网格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开珍 《科技资讯》2006,(16):213-214
目前高等学校校园网有资源重复、资源分配不均、资源浪费等现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利用现有校园网构建教育资源网格的构想,给出并分析了基于网格技术的校园网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工程 ,而农村教育资源的稀有与匮乏 ,决定了对农村教育资源的使用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率。本文从“社会———教育”的框架与层面上 ,历史而又具体地探讨了区域农村教育资源使用中存在的巨大的“多重”浪费现象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避免各种浪费、提高其使用效益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衡阳市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衡阳市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管理、配置和资源利用效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为主要目标,探索优化整合衡阳市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可行性、主要方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新科学家》1998年6月27日报道:传统的小汽车都是由一个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这种小汽车每次停车都要刹车,结果动能都转变成热能浪费了。为了提高小汽车的燃料利用效率,减少停车和刹车过程中动能的浪费,英国贸易工业部组织了一个有谢菲尔德大学机械传动  相似文献   

8.
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探究——以陕西省武功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宅基地资源浪费、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基于对陕西省武功县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的实地调查研究,就如何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探索适合研究区域的宅基地流转模式,以期对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除了强调使用功能完善、环保卫生等要求外,还应重视节水、节能因素,要统筹考虑,避免水量、电能的浪费,降低投资、运行费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Internet环境下电子作业的一种实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学方法上作业的布置、作答与批阅不仅占用了学生与教师的大量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与网络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上的各种弊端,并就Internet环境下电子作业的一种实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2003—2017年山东、山西、内蒙古、四川、新疆、黑龙江、重庆、贵州、陕西和甘肃10个资源型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样本,深入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型地区水资源利用总体处于DEA无效率状态,且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资源型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变动系数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联度分别为0.535、0.806和0.849,产业结构调整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息息相关,二者存在一定的耦合联动关系;研究期内,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产生相应的提升作用,原因在于第一、三产业产值占比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改变农业粗放用水方式、优化第三产业用水结构,是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的关键;城镇化率与资源型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城镇化进程加快是提高资源型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提升资源型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应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第一产业用水,重点优化第三产业用水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并合理配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阐述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内涵及主要内容,通过Delph方法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选取综合、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5方面作为准则层,提出万元GDP用水量、去气候变异化农业用水效率、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单方水COD含量等6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阐述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内涵及主要内容,通过Delph方法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选取综合、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效率与生态环境5方面作为准则层,提出万元GDP用水量、去气候变异化农业用水效率、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数、单方水COD含量等6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地区差异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沿海地区之间的横向对比, 能够体现出各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劣势, 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升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供依据。以中国沿海的11个省(市) 为研究对象, 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产业效益角度, 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和多边形综合指标法, 分析了海洋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 中国海洋资源利用效益的地区差异明显, 上海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海洋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总体上, 中国沿海省市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较低, 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海洋灾害风险防范是绝大多数沿海地区需要提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测算我国信息资源工业经济效益弹性系数,旨在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寻找一条既可量化、又可操作的新途径,使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消费、管理等经济行为过程中。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投入有一个较为准确伯心理预期,进而使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投入产出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用水总量控制中用水效率指标较单一且没有综合考虑用水户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分析了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的理念和思路,构建了基于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区域用水目标水量测算模型,并以徐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把用水总量控制分为控制水量和目标水量2个层次,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进而测算区域用水目标水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对关中灌区水土资源和农作物水土生态需求进行分析,以期在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促使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关系趋于平衡,使利用效率和效益最佳状态,为此,对关中灌区土地资源进行了评价与分等,对主要作物水土生态需求规律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提出了水土资源和各类作物协调与合理利用的优化配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提升长江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长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江苏段长江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全面考虑岸线水域、陆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以水深基准价格、岸线等级系数、岸线实际利用等级匹配度系数、岸线利用效率系数为指标的江苏段长江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定价方法。基于此,以扬州段长江岸线资源为例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扬州各岸段大多数原有企业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均较高,但也存在少数企业占用优良岸线资源而利用效率较低的现象,建议通过采用岸线有偿使用制度,推进企业退出或转型升级,促进岸线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贵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有机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作为中国西部地区一个贫困的山区农业大省,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着农业种植结构及农作物种类. 贵州省拥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但是这些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文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角度,在充分认识我省秸秆资源储量的前提下,探究秸秆作为燃料、肥料、饲料及原料在农业中的循环利用过程,并分析秸秆综合利用带来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以期达到减少农业废弃物,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通过基于面向输出的C^2GS^2模型DEA相对有效性评价,建立了生产用水及总产出值的有效前沿,分析了产出的技术效率和生产用水的使用效率.利用具有积性误差的Hicks中性技术进步Cobb—Douglas生产函数,通过对有效生产前沿时间序列数据COLS回归,建立了生产用水的动态前沿生产函数及生产用水的动态边际效益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