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了1951年至2005年去掉2003年的54年的NCEP/NCAR夏季500hPa高度场资料得到的副高5个指数与同期中国江淮地区42个站降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副高5个指数的偏回归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研究了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影响,结果表明,副高各指数对江淮地区降水的回归分析影响中,6月份最为显著,7月份次之,8月份最差。后以2003年为个例综合分析得到,对于江淮地区的降水量多少来讲,副高各指数并没有明显的决定意义,影响的只是雨带的位置,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脊线与北界指数,只看副高的强弱来判断江淮地区的降水量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大尺度环流对成都市O3污染的影响, 基于四川盆地700 hPa位势高度场, 采用T-PCA方法, 将2015—2019年夏季(6—8月)各日的大气环流归纳为5类环流型, 并对不同环流型下的成都市O3污染特征与污染来源进行分析。5类环流型中, 东北高压型(NEH)和高压底部型(UNF)条件下, 四川盆地气温较高, 湿度和云量相对较低; 对比过去24小时的变温, UNF下四川盆地增温显著, NEH 下变化不明显, 另外三类环流型(即东南高压型、西北低压型和西北高压型)下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NEH和UNF下的气象条件更有利于四川盆地O3的光化学生成。研究时段内, NEH和UNF下成都市O3浓度水平和O3超标日比例明显高于另外三类环流型, 是夏季发生O3污染的主要环流型。成都市O3污染较重的月份具有较高的NEH和UNF环流型占比。通过对成都市夏季O3来源的模拟分析, 发现O3污染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内的污染源排放(占55.0%), 以成都本地贡献为主(31.6%), 其他重要贡献城市包括德阳(5.4%)、重庆(4.0%)、资阳(3.9%)和眉山(2.2%)。然而, 不同环流型下成都市的O3来源具有不同特点, NEH下成都平原内部污染传输影响较强, 德阳市O3贡献显著增加(占14.9%); UNF 下成都市O3污染呈现很强的局地性污染特征, 成都市排放的O3贡献占比接近一半(46.8%)。  相似文献   

3.
应用内蒙古117个观测站1971—2008年的历史资料,对内蒙古大雪暴雪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环流特征归纳分类.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年降雪量具有东强西弱、山区强平原弱的地域分布特征;内蒙古大雪过程主要发生在3,4,10月份,纯雪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4月,较雨夹雪发生日数明显偏少;近38年内蒙古大雪日数总体呈略有下降的趋势;内蒙古大雪、暴雪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可划分为两类六型.对于弱冷空气类,其共同特征为低值系统较为深厚,低层暖平流强盛,而强冷空气类,冷涡与低压槽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长江中游夏季1998年特大洪涝和2000年异常干旱为实例,对500hPa月平均高度场,极涡,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面积指数等因子,进行同期大气环流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和2000年夏季东亚地区从北到南大气环流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皖南冬半年云系和降水与东亚环流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皖南5个气象站2001-2004年冬半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全球日平均分析场资料和历史天气图,对皖南冬半年云系和降水与大尺度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华北低槽型出现次数较多,平均云量接近最大值,平均降水量最大(5.7mm),平均云量和降水量南部略偏多.沿海低槽型出现次数最多(33.1%),平均云量(2.7、4.3成)和降水量(2.0mm)均最小,平均降水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多.大陆高压(脊)型出现次数偏少,平均云量和降水量接近最小值,平均低云量和降水量南部偏多.南支低槽型出现次数较多,西南部平均云量和降水量偏多.西北低槽型平均云量最多(4.8、7.5成),平均降水量东部偏小.纬向环流型出现次数较少,平均云量居中等;平均降水偏小,南部略多.  相似文献   

6.
利用1979-1995年共17年卫星观测的OLR,HIRS-Tb12与NCEP再分析的同期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用OLR,FWV(Flux Water Vapour,是由HIRS-Tb12通过波耳兹曼公式换算得到的6.7um水汽辐射通量密度,以便于与OLR比较)与NCEP再分析的500hPa ω的年气侯平均图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进一步证明了用卫星观测的红外,水汽双通道(OLR表示上升运动,FWV表示下沉运动)去反演纬向垂直环流是一个极好的途径。定义了卫星双能道反演的纬向垂直环流指数,利用该定义对卫星资料计算并反演了气候平均的全年及四季的纬向垂直环流,详细地讨论了它的气候学特征,并修正了过去的各种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杨秋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609-7612
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6~8月长江下游强降水频数与前期冬季12~2月全球50 hPa纬向风的关系;并研制了基于KLM滤波的夏季长江下游强降水频数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存在3个显著的相关区:北极附近,北太平洋中纬度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用这些前期12~2月全球平流层关键区的纬向风建立KLM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试验,发现它对近10年6~8月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频数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多变量的线性回归预测;其中与北极附近和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平流层纬向风相关稳定,而与北太平洋中纬度纬向风的相关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基于平流层环流变化的夏季长江下游强降水频数KLM模型可以为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NCEP/NCAR1948~2003年再分析格点资料,研究江淮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旱涝月份江淮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的特征、结果表明水汽含量是形成旱涝的一个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9.
应用1976~2005年昆洛高速公路沿线气象观测资料及近5年的高空探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昆洛高速公路沿线雾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形成雾的天气环流背景,结果发现:昆洛高速公路沿线雾日数逐年呈现波状变化,总体趋势上均呈下降趋势;70年代的1978年为最高峰值,最低值雾日总数出现在2005年,80年代、90年代初期和后期,以及21世纪前期的前两年均为上升期.随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的5年为缓冲期;最大值和次大值出现在70年代和80年代,最小值和次小值出现在21世纪和20世纪90年代.年内雾日的分布主要集中出现在10月至次年2月的秋冬季节.有利于成雾的天气环流背景有三类,即低槽过境西北气流型,偏西气流型和夏季低压北侧偏东气流型.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2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逐时资料、FY-2E卫星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7月8日发生在金昌市的一次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水汽条件、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500hpa高度槽线与中低层强盛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底层水汽的辐合和较大的湿度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高的不稳定能量是对流增强、降雨强度大的必要条件;青藏高原的对流云团与涡度逗点云系的合并加强发展是降水强度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近50年降水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安徽省17个气象站1957-2012年逐日逐月降水资料,选用克里金插值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重标极差法等方法,探究安徽省年季降雨特征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近56年来,安徽省全年降水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明显;(2)在空间上,全省降水总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区域差异明显;(3)安徽省季节平均降雨的突变检验发现,春季降雨没有发生突变,夏季降雨变化在1975年到1990年的区间内存在多个突变点,秋季平均降雨于1990年前后发生少雨突变,冬季平均降水突变以1996年最为明显,2010年达到显著性水平;(4)从小波变换系数实部等值线图和小波方差分析法可得13a和28a是安徽省年平均降水的主周期;(5)全省各站点年均Hurst值均大于0.5,具有长期相关性,但各站点差异较大,各地区降水增加趋势不均衡,多数站点夏季Hurst值在长时间尺度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编制《安徽省1:50万土地资源图》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评价系统建立的原则和依据进行了探讨,继而提出了全省土地资源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物流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中部崛起和安徽东向战略的实施,其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确定省域物流枢纽城市和综合物流中心城市,评价各地级市可达性和划分出各市域物流实力等级的基础上,刻画了安徽省物流综合实力的点线面空间发展格局,并按照点-轴-面的物流空间组织模式,提出营建T型物流经济带和Y型物流经济带,即以合肥、巢湖轴线与沿江城市轴线构成的T型经济带;以淮北、蚌埠、阜阳、淮南、合肥等组成的Y型物流经济带。实现以点带轴,以轴带面,推动安徽省物流产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3-2005年水文站水位观测资料和相应气象站点雨量观测资料,应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旱涝多发的皖境淮河流域不同子流域内水位对流域内降雨的响应时效,结果表明不同子流域水文站的水位对有效降雨量的响应时效存在差异,主要集中在2-4天.选取3个有效降雨与水位相关程度较高的子流域,分别建立降雨-水位关系统计模型.利用2007年7月上旬淮河流域大水资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水位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运用SWOT法,剖析安徽省健身娱乐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健身娱乐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认为:当前安徽省健身娱乐业发展的优势有劳动力成本低等;劣势有人力资源总体素质不高、场所设施问题较多、健身指导技术和经营方式滞后、营销水平和服务差异化程度低等;面临的机遇是有利的政策、经济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较快增长、人口素质与城镇化水平提升等;面临的挑战是市场增长较慢、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增强等。  相似文献   

16.
安徽水生维管植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安徽水生维管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共有水生维管植物142种、3亚种、6变种,隶属于76属,41科;具有4种生活型,组成了18个主要的植物群丛,其中挺水植物所占比例最高(56.7%),漂浮植物比例最低(7.3%)。分析安徽水生维管植物受威胁的原因,主要是湿地生境的破坏与恶化及外来种入侵等,因此,在加快湿地保护与建设的同时,应保护和利用湿地及水生植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互为变量,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一致时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安徽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且在逐渐扩大,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巨大的人口压力及区域间较大的经济差异,还制约着安徽省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限制了安徽省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这源于安徽省尚未形成具有较强集聚能力的区域增长极,不能与沿海发达省份在人口集聚的能力上竞争.应当通过积极培育以合肥为代表的经济集聚极核,加速城镇化进程,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以缩小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一致性,各地区应当积极承接沿海地区转移的产业与劳动力,协调各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局地径向环流诊断模式性能检验及对1994年5月1日世界时12时东亚季风区局地平均经向环流的模拟分析,分析所用的是经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处理过的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结果表明,在现行资料条件下模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证明该模式对局地经圆环流模拟性能良好,在此基础上,根据线性方程的叠加原理,进一步诊断分析方程中强迫项对向环流所起的作用。对1994年5月1日世界时12时东亚季风区局地平均径向环流而言,模拟出的各项的作用与对天气实况进行理论上的定性分析结果是相吻合的,在东亚季风区的经向环流形成过程,温度平流及绝热加热的作用相当显著,非绝热加热的作用在本文中没有作确切地比较,因其计算受到水汽资料精度和各层辐射资料缺乏的限制,另外,对流中的云物理过程也暂时未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贺莉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5):136-13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师范类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科研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教师的年龄和职称情况趋于合理,学历也逐年提高,教师已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积累,并为日后从事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安徽省师范类高校体育科研较薄弱,科研核心群体人数有待增加,尚未形成稳定的科研骨干队伍;课题申报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尤其是高级别课题普遍被重点大学所申报成功,而普通高校鲜有染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