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的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由于地处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区相通的特殊地带,历史上一直是中原农耦民族与北方游牧狩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枢纽地区。新石器时代,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就在这里有了初步交汇。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不断在这里进行交流与融合。从战国时起,就有多民族在这里进行贸易。魏晋以后,大量少数民族在这里定居,与汉族杂处。北京上升为全国政治中心之后,更加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和全国及中外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 作为文明国家内民间传袭文化之学科的民俗学,它的内容(诸如传袭、礼俗、迷信、口传文学、民间艺术等等)可以入诗,并给予浓厚的诗意观照,这是诗人赵守亚诗歌作品的一个显著特色。诗人来自北方的黑土地,那里的民俗文化熏陶了他,使他学会了用民俗文化的色调来描绘北方农村生活。同时,他又立足于现代,对民俗文化中的初民哲学思想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而使民俗文化借助诗歌的载体,以其新的内涵展  相似文献   

3.
萨满文化蕴涵着北方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积淀着先民的探索自然坚强的心理意识,融会了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原始文化。从原始文化研究的角度看,萨满文化遗存无疑是北方远古社会极其珍贵的"活化石",再现着原始文化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4.
全面认识北方草原走廊民族优秀文化,是建设北方草原走廊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北方草原走廊民族精神体系包括本族认同价值观念、民族伦理道德观、民族创新基本价值观、和谐共生民族理念、践行开放民族精神五个维度。认为建设北方草原走廊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需要挖掘和阐发北方草原走廊民族优秀文化精华及其当代价值观念。立足时代与实践,提出建设北方草原走廊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的根本路径是强“魂”健“体”,主导路径是建设国民教育网络体系,实践路径是建设文化产业带动体系,集中路径是现代交流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5.
构成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区的要素可以概括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地理学上的区域差异是历史文化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类型和经济成果是构成文化区域特色的各种人文条件的基础。北方草原地区在历史上的经济类型及经济成果,大体可以概括为以游牧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盲牧业为主。兼有农耕、采集、渔猎等类型的复合性经济类型。多次发生在历史时空中的民族大迁徙和政治统治权力的扩张与更替。推动了北方草原地区地缘政治结构的整合。区域文化的差异性的形成过程是文化区域形成的最显著、最生动的标识。  相似文献   

6.
颛顼大帝和洪荒时代的北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颛顼大帝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史学典籍和学者一直把这支文明的起源定位于山西、四川、河南、安徽乃至浙江.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以考古、神话、民俗、语言、文字诸学科互相参证,从远古中国北方民族生存状态的整体出发对历史旧籍作了反思性解读,认定这一文明起源于北方辽西,它的考古学背景应是红山文化及前红山文化,与阜新查海遗址渊源甚深.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南方荆楚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由于多种原因产生了迥异的人文特征,从历史渊源、地理空间、文风不同、风俗迥异四个方面,介绍了南北两地不同的表现,并指明了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我国现当代创作了许多的诗歌,且题材形式多种多样,中国现当代诗歌不但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点,同时也包含了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某种层面上而言,这些诗歌体现了东方人特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思维方式、审美视角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等,且与国外诗歌尤其是英美诗歌互相映照。为了进一步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人们开始了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而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英文翻译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翻译历程。文章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进行介绍,并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翻译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徐静 《科技信息》2009,(30):126-126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对隐喻现象研究,并且对诗歌进行了文化语言学角度的分析,讨论了诗歌隐喻的翻译,并通过弗罗斯特的Stopping by the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余光中译本的分析,试从文化语言学视角浅析译文中诗歌隐喻翻译的得与失,以期能在诗歌隐喻翻译研究方面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探讨了企业文化的特性,以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为例,分析了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A公司可开发利用的温泉文化有康疗文化、地质文化和诗歌文化。依托于温泉水质的康疗文化是A公司唯一开发利用的温泉文化属性,是A公司现有温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地质文化和诗歌文化属性目前尚未被A公司开发利用。结合可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文旅融合时代A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包括以温泉康疗文化延伸为核心的集群融合发展路径、以温泉地质文化渗透为视角的贯通融合发展路径和以温泉诗歌文化为主线的多层面关系再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庞壮国的诗歌创作中,最引人注目和受评论界称道的是以关东黑土文化为母题的大量作品。这类作品侧重于民族风情、神话传说、历史文化积淀,力图以当代意识梳理文化精髓,透视出人生经验、生命体验、生活哲理的历史和现实的相切点,并呈现出高亢、浑厚、沉雄的审美姿态。 庞壮国的诗歌对关东黑土文化的切入一方面受了大环境既当时寻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了庞壮国作为一个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的艺术自觉。大约是从1984年开始,随着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文  相似文献   

13.
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闽西客家文化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在新世纪之初建立地方文献专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散文热潮中,“文化散文”以其淳厚的民族文化意蕴成为当时文坛最耀眼的星光。在概述文化散文的概念、特征基础上,以当代创作文化散文的一些作家及其作品为例,从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和心灵审视三种文化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心理学通过对个体人格的考察,以找出特定文化中成员的主要相关性和普遍性,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主要分析了"文化与人格"研究发展的历史及其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香港作家也斯的诗集《蔬菜的政治》实现了饮食文化与诗歌叙述的跨界结合。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解析也斯如何在艺术技巧和诗歌的内容上呈现诗歌的艺术特征,尤其在内容上,重点解读诗歌中的批判性色彩和哲学式思考,继而从后殖民主义的视域,对诗歌内容进一步剖析,探索东南亚地方的食物文化以及揭示食物烹饪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文化与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琳娜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1):74-74,81
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闽西客家文化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在新世纪之初建立地方文献专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分析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政治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诗歌被喻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语世界而存在,其翻译特别强调文化信息与美感效应的传递。因此,译者需要从研究民族文化差异入手去研究诗歌意象翻译。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转换。从文化视角着眼,针对诗歌中的意象,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法。  相似文献   

20.
环青海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章首先对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分类,以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为基础,建立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体育赛事、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诗歌文化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值,并对造成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强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