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诗经》作为一部永世流传的经典著作,与《楚辞》一起,开辟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的源头.《诗经》自形成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祭典、外交、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在《诗经》的流传中,不少人做了大量的整理、润色和解说,儒家大师孔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其中也记载着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其内容涉及文学、政治、教育等许多层面,其中一些重要文学理念,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
对《诗经》比兴进行分类,是为了让大多数读者了解《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及其运用中的各种情形,但是要了解《诗经》比兴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必须了解其特点及发展趋势。本文对《诗经》比兴的特点进行详细剖析,不仅让读者加深对《诗经》比兴的理解,而且看出《诗经》中的“兴”与后代的写景或情景交融这样的艺术手法是一脉相承的,这对于读《楚辞》尤其是《离骚》,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从接受的角度审视方玉润对《诗经》的阅读,揭示《诗经原始》与姚际恒《诗经通论》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可以发现,方玉润的《诗经》接受具有完整系统的鉴赏阐释体系,重视情感特征和意境的把握,既推求诗之本意,同时又对《诗经》的艺术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分析,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其评点文字本身颇具文采,俨然是阅读《诗经》有所感悟的再创造。《诗经原始》在晚清具有集大成式的意义,对"五四"时期《诗经》文学面貌的重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初,是建国以来《诗经》研究的第二高潮。通过对诗经成书、流变、创作方法;孔子与《诗经》的关系;《毛诗序》、《雅》、《颂》;《国风》中的典型篇目的研究,是对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5.
《诗经》文本作为阐释学语境下的“历史流传物”,经历了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的释读变迁,蕴含着丰富的阐释学命题。《诗经》经典的形成与耗散是一个典型的“效果历史”事件,传统《诗经》学致力于《诗经》的经典化阐释,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古史辨》派则对《诗经》进行了去经典化的颠覆解读。所以古史辨奠定了现代《诗经》阐释的范式。《诗经》不再是僵化政治说教和道德说教的表征,而成为活的文学典范。  相似文献   

6.
赵沛霖的《诗经》研究是对《诗经》学史建构模式的超越,对《诗经》研究作了多方面的深入与拓展,彰显了研究上可贵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7.
博物研究是《诗经》训诂研究的一个分支 ,《陆疏》是《诗经》博物研究的开端。它第一次专门对《诗经》中出现的动植物进行了周密考证 ,弥补了《毛传》在名物注疏中的不足 ,大大丰富了接受者的博物知识 ,并启发后人沿着这一方向对《诗经》进行更为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名著,又是一部对我国文学和文化以及历史发生过重要影响的典籍。《诗经》研究,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历史的航船驶向1949年,大陆的《诗经》研究走上了新阶段。自建国以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1949~1966年为第一个时期,是《诗经》的普及期。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诗经》的译注与通俗读物的介绍,使这部古雅的儒家经典从神圣殿堂而走向民间。其代表作是陈子展《国风选译》(春明出版社1955年版),李长之《诗经试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陈子展《雅颂选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袁梅《周代抒情诗译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等,其中以余冠英《诗经选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影响最大,余先生以优美的文笔再现了《诗经》的艺术境界,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赏。金开诚《诗经》(中华书局1962年版)是本较好的通俗读物,对《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的传授等重要问题作了通俗的阐释,为读者  相似文献   

9.
《诗经》受到了刘勰的高度重视,在《文心雕龙》里,刘勰对《诗经》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他充分肯定《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全面总结了《诗经》的艺术成就,认为《诗经》具有鼓舞天下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典雅美丽的艺术“风骨”。  相似文献   

10.
首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8月10日至14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大陆,港台、美国、新加坡,韩国等136名学者出席了这一盛会。会议期间成立了以夏传才为会长的中国诗经学会。这次提交大会的论文共94篇,现依《诗经》文艺学、《诗经》文献学、《诗经》文化社会学,《诗经》美学,《诗经》学史,海外《诗经》学六类分别评述如下: 一、《诗经》文艺学 《诗经》是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一直是中国人的经典。然而,它毕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它的研究首先应该是艺术的,这次为会议提供了这个专题的论文达16篇之多,体现了学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诗经》国风诗歌研究的新著《<诗经>郑、卫诗歌研究》,是潍坊学院教师杨洁潜心研究《诗经》的学术结晶,也是地域义化研究和当代《诗经》研究相结合的新成果。正如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尼山学者丁鼎先生在该书序文中所评价的,"是新近完成的一部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诗经》中的郑、卫诗歌进行系统探讨的新著,本选题对于丰富《诗经》研究很有学术价值,值得学术界关注和重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其中的郑、卫诗  相似文献   

12.
《诗经》里诗篇的创作时代大体可以确定。虽然有些史学家对《诗经》的使用持审慎态度,但没有人认为它是伪作。所以,《诗经》应是研究周史最可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之一。两千年来,学者研究《诗经》的著作,可谓多矣。但建国以来,史学家对它作史料学的科学新探讨的还很少见到。我们的《诗经》专家主要在文学史领域;从文学角度进行探讨,着重在《国风》的研究。而从史学角度看,《雅》、《颂》实有更高的史料价值。为什么长期以来史学界没有对《诗经》的研究给以应有的重视呢?我认为,有可能受了郭沫若同志的影响。郭老写过《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一文(收入《奴隶制时代》),明确表示他对《诗  相似文献   

13.
《诗经》在汉代的经学地位早已被学界公认,但是对于其在汉代的文学地位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从《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三部史传中搜集大量例证,旨在归纳汉人的诗学观点——言志说、讽喻说、发愤说,从而探讨《诗经》文学精神在两汉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宋"甬上四先生"除沈焕外,都有自己的解《诗》之作。舒瞞所作《诗经》文献已佚。袁燮、杨简的《诗经》文献是他们重要的学术著作,也是各自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载体。通过对《诗经》的解读,"甬上四先生"阐发了独特的思想,将《诗经》研究与心学阐释绾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中,内容最生动、数量最多、最富色彩、最有价值的是爱情婚姻诗。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诗经》又是一部反映我国民俗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从岁时节日、社会生产、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展示了西周到春秋五百多年间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对《诗经》爱情婚姻诗的民俗进行研究,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汲取和继承《诗经》的艺术营养,丰富和繁荣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棋君 《科技信息》2011,(18):I0148-I0149
《诗经》的经典化过程,是经历了从西周到汉朝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诸子百家对《诗经》的推动,而最有贡献的,当数孔予。这其中一方面有《诗经》本身文学成就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和孔子的认识经历以及他“忠、恕”的思想观念分不开的。正是有了孔子对《诗经》的推崇,《诗经》才能在汉武帝时“政教合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经典与民族精神的积淀。  相似文献   

17.
从《诗经》语气词的运用看先秦语气词的发展及其特色朱明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史就是从《诗经》开讲的;同样,研究汉语发展史,也是从《诗经》开始的。汉语古音的研究,主要的材料是《诗经》和谐声字。在语言方面,《诗经》创造的写景状物、抒情、颂...  相似文献   

18.
虚实美学是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早在《诗经》里就广泛运用。本文从"懂得源头便懂得本质"这一思想出发,对《诗经》虚实美学的具体表现进行梳理、评论,以期有益于《诗经》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诗经》的艺术范型,是《诗经》艺术手法的基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艺术符号系统,是先民在充满矛盾的人生中开放出来的心灵之花,是他们心灵世界的自觉表达,承载着民族的情感、精神、气质、心理等内在的东西。本文阐述《诗经》4类13种艺术范型以及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以期对诗词艺术手法和内部结构,对民族心灵发展史以及《诗经》的美感效应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论《诗经》中的女性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经》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两千多年前的女性世界的艺术长廊,对女性的赞美是《诗经》的一个鲜明特点。《诗经》中的女性具有形象美、品德美和精神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