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子修  钟金颜 《江西科学》1996,14(2):123-128
对实验动物科学的遗传学实践进行了综合论述,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标准,可分为近交系动物,突变品系动物,突变品系动物,远交系(封闭群)动物、系统杂交动物和普通杂种动物五种不同类别,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监测,包括毛色基因试验,皮肤移植试验,免疫遗传标记,生化标记基因检测,下颌骨测量及染色体带型分析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寻找新的白粉病抗源对促进小麦白粉病抗性育种有重要意义.黑麦是重要的白粉病抗源之一,加强对黑麦白粉病抗性调查的研究也将有利于小麦育种.本实验调查了黑麦KingⅡ及衍生自中国春×黑麦KingⅡ的一套小麦一黑麦附加系的白粉病抗性.结果表明,黑麦KingⅡ对白粉病免疫,附加系中除3R和6R附加系对白粉病表现免疫外,其余5个附加系都高感白粉病.该结果表明3R和6R染色体上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可以在小麦背景中得到表达.这为将黑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导入小麦提供了直接的桥梁材料.  相似文献   

4.
遗传学实验的计算机模拟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VisualBasic语言开发设计了遗传学实验的计算机模拟系统,从而实现了对遗传学三大规律、群体遗传漂变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模拟,使原本难以进行的实验内容变得简单、可行.本系统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只需要输入一些实验参数就可以得到模拟的实验数据及科学、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还能看到形象化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5.
鹌鹑伴性羽基因用于遗传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鹌鹑的栗羽、黄羽和白羽是Z染色体上两个有连锁关系的基因座B b和Y y相互作用的结果。B b和Y y两基因座在雄性表现出一定的互换率 ,在雌性为完全连锁。通过以下几种杂交实验 :(1)白羽系×龙城系 ;(2 )黄羽系×龙城系 ;(3)白羽系×黄羽系 ,可以验证伴性遗传规律 ,说明B b和Y y基因间的互作关系。利用 [白羽 (♂ )×黄羽 (♀ ) ]×黄羽 (♀ )或 [黄羽 (♂ )×白羽 (♀ ) ]×白羽 (♀ )可以测定基因座B b的Y y之间的互换率。利用鹌鹑羽色基因进行遗传学实验具有材料来源广 ,实验周期短 ,实验效果明显等特点 ,是大专院校进行有关遗传学实验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改革遗传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让学生参与遗传学实验的准备工作,改革遗传学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遗传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的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将遗传学实验单独设课,增加了遗传学综合实验。结果显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遗传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办法等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了遗传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用50对小麦SSR引物对13种黑麦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只有Xgwm232,Xgwm260,Xgwm644这3对小麦SSR引物能扩增出黑麦特异的片段.这些黑麦特异片段主要集中在500bp,600bp,800bp和1000bp左右,并包含了启动子区域.然而这3对SSR引物都不能从所有13种黑麦中扩增出黑麦特异条带.这一结果表明尽管利用小麦微卫星引物能够开发黑麦特异DNA标记,但这类标记不是对所有黑麦都适用.利用某一物种的微卫星引物开发其近缘种属的特异DNA标记虽然可行,但不一定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
将节节麦与黑麦杂交,利用Fl胚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杂种植株,对胚再生杂种F1进行秋水仙素加倍获得了节节麦和黑麦的双二倍体(1)DRR),杂种F1(DR)的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染色体构型平均为2n=10.16Ⅰ 1.86Ⅱ 0.12Ⅲ 0.00625Ⅳ,该双二倍体(DDRR)的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染色体构型平均为2n=8.676Ⅰ 9.318Ⅱ 0.019Ⅲ 0.004Ⅳ,C1的结实率平均为2.118%.该双二倍体可作为一个新的物种以及作为改良小麦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遗传标记在研究甜瓜起源地、分类、遗传多样性、图谱构建及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技术产生了节节麦和黑麦杂种幼胚无性系.胚拯救直接成苗植株、继代培养60d的再生植株和继代培养420d的再生杂种植株PMCs减数分裂MI染色体构型分别为10.82I+1.57II+0.01III,9.96I+1.59II+0.25III+0.03IV,7.59Ⅰ+3.10Ⅱ+0.05Ⅲ+0.01IV.继代培养420d左右胚再生无性系其减数分裂MI染色体配对频率大幅度提高,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表明其染色体配对频率提高和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异无关.提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可能是增加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增加属间种基因交流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优质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PAGE对49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49个供试品种在醇溶蛋白带型上差异显著,品种间遗传距离(GD)在0~0.935之间,平均值为0.525.聚类分析可将优质小麦分为6大类,1BL/1RS易位系有12份,占24.5%.这个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醇溶蛋白变异丰富,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对山羊乳中αs-酪蛋白、β-酪蛋白、β-乳球蛋白等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作了系统地论述,同时,阐述了山羊乳蛋白遗传多样性作为遗传标记,在山羊起源、进化、亲缘关系、经济形状、生产性能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山羊乳蛋白与疾病关系等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DNA遗传标记与绵山羊遗传育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综述了分子遗传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随机扩增多态DNA、DNA指纹、微卫星DNA、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扩增片段长度多态DNA等技术的原理、遗传特点,及其在绵羊和山羊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绵羊和山羊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亲缘系数分析四川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代表四川小麦优良种质的4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亲缘系数分析,探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约60%品种组合间的COP值为0,所有供试品种COP值变异范围为0.00-0.75,平均值仅为0.08,表明大多数品种在系谱上的遗传关系很小或无遗传关系,通过COP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聚为6个类群,2个引进品种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其余38个品种分别以繁6,阿勃,绵阳11号,成都光头4个优势亲本聚为不同的大类群与亚类群,分析认为,供试品种间系谱上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文中对不同育种单位及不同时期小麦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小麦雌性不育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探明小麦雌性不育的遗传规律,以小麦雌性不育系fs与育性正常的小麦品种或种的杂交一代和二代为材料,对其雄性育性和雌性育性进行了两年的观察,其杂种一代和二代的雄性育性正常,雌性育性在一代正常,二代多数组合出现1 4或1 16的雌性不育株,初步认为小麦雌性不育依试验亲本选材的不同表现为一对或两对隐性基因的遗传,雌性不育的表达可能涉及到两对主效基因的参与并且受环境的修饰.  相似文献   

19.
采用遗传基因算法实现切削数据的拟合,用数据库技术实现算法—将基因(gene)视为字段、染色体(chromo-some)视为记录、种群(population)视为库,以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替代遗传过程;解决了传统回归分析方法的不足,使回归过程简单、结果稳定、可靠,并为回归分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