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十月底,浙江《水浒》研究会于杭州召开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共收到论文二十九篇,本刊特选载其中张国光和杨子华两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由湖北省《水浒》研究会、北京市《水浒》研究会和浙江省《水浒》研究会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三届《水浒》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八月三日到七日,在河北省秦皇岛举行。  相似文献   

3.
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浙江《水浒》研究会在我校举行第四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除本省《水浒》研究者外,还邀请了江苏、河南、四川等地的学者、专家,收到论文共二十二篇。讨论会主要就两个专题进行了的交流和讨论。即:《水浒》研究中的观点,方法问题;宋江“征方腊”的性质和宋江形象的意义问题。一、《水浒》研究中的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4.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9日至12日在湖州市举行。省内外《水浒》研究专家与《水浒》爱好者27人参加,提交论文24篇。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从中国文化史来审视《水浒》,即把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置于中国漫长的文化史系统中,探讨它如何继承并发展文化史上的某些优良传统以及局限之处,同时,探讨它对后代的作用与影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12月 7日至 9日 ,杭州师范学院的浙江《水浒》研究会 ,在该院人文学院的大力协助下 ,举办了第 16届学术研讨会。3 6位省内外学者、专家及《水浒》爱好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 :杭州与《水浒》。首先 ,与会者指出 :杭州应是《水浒》的孕育之地。其依据 :一、自北宋灭亡 ,水浒故事在各地开始萌芽、诞生的时候 ,杭州是发展水浒故事最为合适的地方 ,它具有最为优越的条件。因为 ,南宋建都杭州 ,城市急剧发展 ,成为全国第一大都 ,再加上西北大量军队驻扎于杭州内外 ,数百万的市民与士兵都需要文化娱乐 ,而“说话”是最受他…  相似文献   

6.
浙江《水许》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月廿七日至三十日在杭州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共有会员代表三十六人,兄弟省市专家、学者十二人,还有省、市学术界代表和杭州师院负责人等,总共六十余人。  相似文献   

7.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十月十日至十四日在浙南丽水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省内外专家、学者等五十人,提交论文四十八篇。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25日至29日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举行。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四个方面。一、把《水浒》和《三国演义》作比较,讨论其在题材、主题、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以及主题思维演化过程等的不同特色。很多同志认为:(1)题材:两书都有一定的史实根据,但《水浒》以底层人物为主体,基本上是“虚”;《三国演义》以上层人物为主体,基本上是“实”。  相似文献   

9.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十二次研讨会在梅城举行1995年12月1日至4日,挂靠在我院的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十二次研讨会与睦州《水浒》首次研讨会,在“宋江征方腊”的古战场──建德县乌龙山下的古城睦州(今梅城)联合举行。这次会议由建德政协等单位主办,浙江《水...  相似文献   

10.
挂靠于我院的浙江《水浒》研究会,于1997年5月10日至13日在千岛湖镇举行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内外《水浒》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水浒》爱好者50余人.会议着重讨论有关方腊问题.首先,在《水许》中占了近十回的“征方腊”,这个方腊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到底是哪里人?他被俘的帮源洞到底在何处?他被写入《水浒》之后,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尤其是,历史上这样一个方腊为什么会变成《水浒》中那样一个方腊?关于方腊的籍贯,会议发言认为:方腊自古以来是北宋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县人。可是,近年来出现一种“最新…  相似文献   

11.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2月8日至12日在金华市举行,由浙江师大中文系举办。参加人员有省内外《水浒》研究专家、学者等四十余人。提交论文26篇。会议本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建立新视角,交流了科研成果,沟通了学术信息,为拓宽、深化《水浒》研究与教学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四日到十八日,在建德县白沙镇举行。参加会议人员,除本省会员代表外,还有来自黑龙江、天津、山东、河南、甘肃、江苏等省市的专家与学者,共五十余人。提交大会的论文共二十五篇。会议期间,既有紧张热烈的争论,又有虚心求教的精神。普遍反映:会风好,收获大。  相似文献   

13.
挂靠杭州师范学院的浙江水浒研究会日前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20届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弘扬“水浒文化”,为建设文化名城名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水浒》这部反映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小说,其成书无疑是在元末明初;在建都临安后的南宋时代便是“水浒”故事的产生、丰富和传播、演变的重要时期。水浒的民间故事与杭州“水浒”故事的的形成,最早阶段自然是民间故事。据南宋遗民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上引龚开《三十六人画赞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者。”龚开与周密都是南宋时人;而《癸辛杂识》便是周密在南宋亡国之后,隐居在杭州的癸辛街时所著。周密还是一个熟谙杭  相似文献   

15.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3日至17日在温州市温州师院举行。这次会议的一个重点,是继续讨论上届会议的议题——“征方腊”。讨论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宋江“征方腊”的性质:究竟是“两支队伍,一曲悲歌”,是“宋江领导的起义军错与方腊领导的起义军相互砍杀的一幕沉痛悲剧”,还是并非如此?上届会议,对此是基本上作了肯定的回答。这次会议则出现了分歧。细分起来,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近日 ,挂靠于杭州师范学院的浙江水浒研究会召开了部分理事与会员的座谈会 ,针对当前学术界一些激烈否定《水浒传》的观点 ,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些激烈否定《水浒传》的观点 ,主要是 :1 认为“梁山泊内聚集的以宋江为首 10 8条汉子” ,是恐怖主义 ,其实质是“反法制”“反政府  相似文献   

17.
"天下水浒论坛(菏泽)——水浒文化研讨会暨山东省水浒研究会年会"在山东菏泽召开,来自全国的近五十名专家学者围绕水浒文化、水浒文本阐释及人物解读、《水浒传》的传播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8.
四月二十二日下午,应贵州省作家协会、贵阳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和我院中文系的联合邀请,武汉师范学院《水浒》研究专家张国光同志,在我院联合教室向五百多名省市文艺工作者、教师、学生,作了题为《如何开创〈水浒〉、〈三国〉研究新局面》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张国光同志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对于传统的研究《水浒》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高度评价了金圣叹,认为金圣叹的文学观是正确的,文学批评是深刻的,他是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对于金圣叹批注的《水浒》,张国光同志也给予  相似文献   

19.
民国程善之的《残水浒》作为水浒续作,充分发掘了《水浒传》中众多情节和人物描写方面的空白,像扈三娘的失语、众军官的出路、石碣的来历等,并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因果思想纳入其间,还将现代的女性节义观借程小姐之口进行了阐发。尽管《残水浒》存在诸多缺陷,但作为善读水浒之作,对于水浒的接受则增益不少。  相似文献   

20.
《水浒》所描写的酒店的标识、酒库、酒楼、阁儿、座头、酒保、过卖、量酒、下酒、按酒等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元时期杭州的饮食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