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影 《科技信息》2012,(21):301-301
音乐欣赏课随着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新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出笼,在音乐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以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本文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上好音乐课的重要性,使学生对音乐课具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10 0 %的学生喜欢音乐 ,而 80 %的学生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一现象的分析 ,强调了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并就如何更好改进音乐教学工作 ,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如果没有了“兴趣”这个动力,音乐课就无法实现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刘美慧 《科技信息》2009,(22):229-229
音乐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在声情并茂中使人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升华。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的教学过程更加有声有色。本文就“创造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课”为主线,提出几点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音乐素质教育之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本文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作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畅 《科技信息》2009,(24):241-243
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电脑应用、普及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以中小学音乐课中加入计算机音乐元素的可行性探索为主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音乐教育学科特点以音乐教学理论及课堂实践为基础,探讨计算机辅助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在音乐教学中能自觉、主动、自然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使计算机音乐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积极推动音乐教学的改革,实现音乐教育更好地体现音乐审美为核心,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1年秋《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尽快更新教学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着力提高对课程结构的整合能力、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韩芳 《科技资讯》2013,(23):199-199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本文在《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的背景下,从社会、学校、家长对音乐课的认识不够、专业音乐教师严重不足以及学生自身对音乐课的忽略等方面分析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因素提出只有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和培养,才能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音乐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不爱上音乐课。因为音乐学科并未列人考试范畴,往往不被重视,课时也就常被挪用,学生又受农村经济、文化、家庭因素的影响,对音乐缺少兴趣,音乐知识薄弱。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促使他们音乐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从"审美"着眼进行小学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淼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197-19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音乐课已逐渐从唱歌型、知识能力型的模式中解脱,面向审美型发展。因此,每个音乐教师都应把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贯穿在每堂音乐课之中,使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并起到陶冶心灵与塑造人格的作用。本文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三方面入手阐明了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1.
高中音乐课堂,本来应该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好阵地,可是,多数音乐教师却没能把握好音乐课所特有的学科优势,使学生丧失了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上几无收获。恰在这时,新课程改革推进,我在课堂教学中,摒弃原来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使自己的音乐课上的有声有色。既弘扬了民族音乐,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不少花架子现象,如音乐课得不到保障;音乐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比赛;公开课重表演;音乐教学形式多花哨等等。要杜绝这些花架子现象,必须对音乐教育的价值、音乐活动、音乐比赛、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等有正确和深入的认识,脚踏实地地真正做好育人工作,让音乐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杜升长 《科技信息》2009,(23):I0274-I0274
近几年随着新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学校艺术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音乐课是学生进行自主的音乐时间活动.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并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种体验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学效果往往更多的取决于教师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理解水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要构建起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教学,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从而启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亲身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怎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然成为教师们提高或改进教学方法的得力助手。它的综合运用也同时为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创造了新天地。多媒体音乐教学一改传统教学中内容单一、手法刻板、信息量少、课堂气氛沉闷的教学形态使音乐课一架琴、一本书、一张嘴的现象成为历史。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笔者就当前普通高校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反思,愿与同仁们共勉。  相似文献   

15.
一、音乐游戏的意义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周旖 《科技咨询导报》2014,(27):132-132
音乐课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育和熏陶,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同时还为枯燥的日常教学增添了一丝活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往往只注重应试教育的考虑将主要文化课教学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副科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这其中也包括音乐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学校教育环节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主要文化课的教学,而且也要兼顾音乐课的教学和创新,学校对于音乐课教学要给予大力的支持,音乐教师也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多增添一些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创新和发散思考,为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给学生“自由”的音乐课堂,通过律动使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从而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生动、风趣,具有感染力、渗透力.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告诉我音乐课虽不是语言课,但如能把语言组织得精妙得体,具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以启迪,有利于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生动、风趣,具有感染力、渗透力。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告诉我音乐课虽不是语言课,但如能把语言组织得精妙得体,具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以启迪,有利于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张平川 《科技信息》2012,(11):365-365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作为音乐教师,如何通过音乐课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对未来的期望、对亲情的理解,让学生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与音乐相互交融,产生共鸣,逐步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