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输油管道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生  杨泉效 《科技资讯》2011,(4):99-99,101
金属腐蚀是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成为金属化合物而遭到破坏的一种现象.输油管道的管材一般是碳钢或低强度合金钢,输送时原油中所含的H2S、S、H2O会对管线造成内腐蚀,易使管道腐蚀穿孔,油品泄漏,不仅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而且给企业的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好输油管道的腐蚀与防护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重点从输油管道腐蚀的机理、防腐措施、腐蚀检测及管道修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腐蚀是金属在周围介质的化学、电化学作用下所引起的一种破坏。本质上是个自发过程,人们虽然不能杜绝它,但可以通过某些办法去减轻或防止它。目前腐蚀损失包括:设备及另部件的更换,材料与人力的损耗,产品与环境的污染,设备设计的保守等。另外,腐蚀  相似文献   

3.
腐蚀从广义上说是材料由于环境作用引起的破坏和变质。从狭义上说就是指金属腐蚀,即金属与其周围介质发牛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作用而产生的破坏。腐蚀在石油工业中造成巨大非常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缓蚀剂是一种无机物或有机物,加到腐蚀介质中,借助于这种物质在金属和腐蚀介质的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可以防止或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减少金属在所在介质中的腐蚀。一、研究和使用缓蚀剂的意义使用缓蚀剂防腐具有使用方便,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在国外已成为防腐的重要猎施之一。研究和使用缓蚀剂的重要意义: 1.减少了大量钢铁等金属材料的腐蚀损耗。例如酸洗,不用缓蚀剂时,金属材料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几种典型的钢及耐热合金在某些液体金属作用下的高温短时拉伸的应力-应变规律及高温持久应力作用下的断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在具有表面活性的液体金属作用下可能出现列宾捷尔表面吸附效应,亦即在一般的情况下使金属的强度及塑性下降,造成脆性断裂。这一表面吸附效应的出现条件与金属材料、液体金属的本性及其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形变速度、温度、应力大小、缺口及尺寸等因素有关。高温持久强度的试验结果说明:液体金属使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早期断裂的原因,看来与表面吸附效应使表面能下降,或者与固体金属同液体金属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表面组织变化以及晶界应力腐蚀等因素有关。当上述因素同时起作用时,将加速使金属早期断裂。当采用适当的缓蚀剂或合金化方法减弱或消除上述因素的危害作用时,铜的高温长期腐蚀强度将会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腐蚀现象存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也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因腐蚀而不能使用的金属制品,相当于金属年产量的1/3左右,因此这是一个普遍性的严重问题。薄壁钢管及管路系统是喷灌输水管道,长期在野外使用,接触到大气、水、土壤等腐蚀介质,使用条件较差,容易引起腐蚀,特别是薄壁钢管由于壁薄,一旦发生腐蚀,就很快造成钢管报废,因此薄壁钢管的腐蚀与防护更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薄壁钢管能否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对腐蚀机理、钢管在自然条件下的腐蚀、薄壁钢管的防护、镀层厚度和使用寿命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俊玲 《科技资讯》2006,(34):23-23
磨损件随摩擦而生,除零件加工刀痕留下的微观不平,微凸起相互嵌入、划痕和碰撞折断外,摩擦过程中产生高热使金属表层发生相变与软化;以及腐蚀介质对金属表层腐蚀造成破坏脱落。可见,磨损是相当复杂的,有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三种因素起作用。而在不同的摩擦条件下,其作用程度不会一致,可能以一种或两种因素为主。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无论在化学生产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用的金属设备都在不断地腐蚀,尤其是化工设备在强烈的腐蚀介质作用下金属会很快地腐蚀而损坏。这不但每年耗掉大量的金属并且也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仅就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通风机和抽吸腐蚀介质的短风机而言也是这样.例如北京汽车附件厂的电镀车间使用一台通风机抽风,因为氯化氢气的侵蚀,每一个月就腐蚀掉一台,也就是每个月都要制造一个新的通风机。不难想象一个大化学厂每年消耗在腐蚀上的人力、物质有多大!近代的耐腐蚀材料——塑料,已逐渐应用于化工生产中.也塑料制通风机在我国还刚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无润滑磨损条件下, G105钢及其化学镀Ni-P合金在空气和氮气中的化学腐蚀磨损行为. 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磨损速度随载荷、滑动速度增大而增大,磨擦系数随之降低.气体介质中的氧含量对G105钢影响较大.在无润滑磨损条件下,化学镀Ni-P合金不适合作为G105钢抵抗化学腐蚀磨损的表面改性镀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无润滑磨损条件下,G105钢及其化学镀Ni—P合金在空气和氮气中的化学腐蚀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磨损速度随载荷、滑动速度增大而增大,磨擦系数随之降低.气体介质中的氧含量对G105钢影响较大.在无润滑磨损条件下,化学镀Ni—P合金不适合作为G105钢抵抗化学腐蚀磨损的表面改性镀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耐热钢表面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的工艺.比较了耐热钢、碳化钛膜和碳化钛/碳化硅双层膜在O2 Br2 Ar气氛中的高温腐蚀行为,通过热力学分析,解释了腐蚀动力学现象.证明了在耐热钢表面被覆碳化钛/碳化硅双层膜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抗高温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温高压釜,通过失重法、SEM、XRD以及电子探针微观结构分析等方法,研究X70钢在3种不同高温条件下及2 MPa分压的饱和CO2环境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X70钢在CO2环境介质中表现出高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120℃时为最大值;表面腐蚀产物膜的主要成分为Fe3C和FeCO3;CO2腐蚀的作用形成了钢表面点蚀、条状腐蚀特征,EPMA分析显示碳元素也呈条状分布;试样中沿轧制方向的两相对平行侧面的点蚀特征明显,而垂直于轧制方向的两相对平行侧面点蚀极少;CO2腐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钢棒表面淬火时,普通的冷却介质(水、油)等实际上也应认为是一种腐蚀钢棒的腐蚀剂。这些淬火介质在高温下分解而产生氢分子。同时,在淬火初期,在钢棒表面总存在一个张(拉)应力区,氢分子在张应力作用下,渗透到淬火钢棒表面,形成了一种氢应力腐蚀,这使得钢棒表面的腐蚀、变形和裂纹被加剧了,对于高强钢,这种情况显得尤为严重。针对上述情况,建立了相应的“应力一温度”及‘应力一淬硬深度”曲线的经验公式,提出了防止氢应力腐蚀的保护措施:钢在淬火时,应采用一定的抗氢应力腐蚀的缓和剂做为淬火介质。通常可考虑的缓和剂有:KflH-1,KflH-2,苯三羟基D比睛氯,卡它品一A,硫豚,亚硝酸二环已胺,乌洛托品与少量三价砷化合物的混合剂等。这些缓和剂将在钢棒淬火冷却初期,使钢棒表面形成一种均匀的电极电位(并提高氢的电极电位),从而使得氢应力腐蚀程度降低或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4.
在侵略性介质中,金属如碳钢、铜、铝等的腐蚀不可避免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防护金属腐蚀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与化学合成的有机缓蚀剂相比较,植物提取物基缓蚀剂具有许多独特优点,例如高效率、低成本、可再生与可持续,且符合低碳与绿色化工要求,有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得到人们极大关注。由于含有许多杂原子基团,植物提取物易与金属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形成吸附膜,进而阻碍侵略性物种与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阻滞或抑制金属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实现在多种侵略性介质中对金属的腐蚀防护,阻止金属溶解。本文重点综述了近二十年植物提取物作为在侵略性介质中抗金属腐蚀材料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关于抑制钢腐蚀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作为有机绿色缓蚀剂的科学基础与应用潜能,并展望了本领域未来研究重点与研究目标,为人们利用探索天然产物基的有机缓蚀剂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腐蚀理论和影响因素来解释了“蒸汽发生器炉管失效分析”一文中所揭示的现象,蒸汽发生器炉管减薄主要源于内表面腐蚀,炉管径向截面出现裂纹和次生裂纹,腐蚀表面有冲蚀和气蚀痕迹。介绍了蒸汽发生器炉管壁减薄机理,炉管壁在高温高压的工况下,金属与水汽接触产生汽水腐蚀,形成以氧化铁为主的腐蚀产物。炉管内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地被加热,产生大量的蒸汽泡,蒸汽泡溃灭过程中造成氧化膜甚至母体金属破坏。与此同时,应力和活性阴离子对氧化膜的破坏造成孔蚀;氧的存在加剧了腐蚀作用。气蚀作用能使脱落的固体颗粒在水汽中形成固液汽三相流冲蚀作用,使材料被除去,母体金属与介质直接接触,周而复始的连续作用使管壁减薄。通过论述,以期对炉管减薄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对蒸汽发生器的使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物理喷砂法和化学腐蚀法分别对Ni-Cr-Fe金属载体进行了表面预处理,并将两种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金属载体表面进行了SEM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化学处理的载体沿晶界腐蚀良好,比喷砂后的表面形貌更均匀.研究了不同腐蚀时间和煅烧温度条件下金属合金载体的表面形貌的变化,并确定了最佳的腐蚀时间和煅烧温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获得不同实验温度下13Cr不锈钢的循环伏安曲线、交流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曲线,结合ZSIMPWIN软件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高温高CO2 分压环境下,温度对13Cr不锈钢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在高温高CO2 分压环境下,随温度升高,13Cr不锈钢发生腐蚀的倾向增加,表面钝化膜稳定性下降,点蚀敏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前言无论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矿物和岩石的形成都与介质环境,尤其是与pH和Eh密切相关。例如方解石沉淀的pH下限为7.8,即低于此值[CO3]2-便变得不稳定而分解为CO2和水。同理,若溶液的pH<4.1,赤铁矿便开始溶解而发生迁移,若pH>9.7,即使是在还原的条件下它也能保持稳定。矿物和岩石沉淀时的pH值往往能从它们的化学组成反映出来,因为矿物所含有的各种阴阳离子都是些不同强度的酸和碱。这些阴阳离子和周围的介质发生作用并改变着介质的原  相似文献   

19.
铸铁的腐蚀破坏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德霖 《安徽科技》1997,(4):43-45,48
1 铸铁腐蚀若干因素 铸铁作为机械配件材料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铸铁由表及里逐步发生破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腐蚀”。据文献报道,全世界每天大约有10%的钢铁被腐蚀。 铸铁腐蚀,主要是由于外部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与此同时,铸铁的化学成分、金  相似文献   

20.
水-岩化学作用下岩体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化作用对裂隙岩体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水压力和化学腐蚀伤两方面的作用.运用地球化学矿物-水反应的溶解动力学,考查水-岩反应化学溶液中不同时间段离子浓度的变化,从理论上探讨化学腐蚀下等效裂纹扩展的定量化分析方法,从而建立水-岩化学作用下等效裂纹扩展的计算公式并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表明,水-岩化学作用的存在,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明显,随着水-岩化学作用的不断发展,应力强度因子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