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地震預告的几个問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承义 《科学通报》1963,8(3):30-30
引言地震是可怕的天災之一。大地震有时仿佛是突如其来的,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完成大規模的毀灭,以致无法逃避。为了抗御这种天災才有地震学的发展。現代地震学的内容虽不局限于地震的災害,但它仍是一个主要的研究对象;这方面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地震預告。  相似文献   

2.
趙九章  傅承义 《科学通报》1959,4(18):603-603
一地球物理学是以物理学的原則和方法来研究地球整体及其組成部分——地球本体、大气和海洋——的性貭、状态及在其中发生的自然現象的物理过程的一門科学。很早以前,自然現象就为人們所注意,我国古代科学家对于地球物理并有了不少的貢献。最早的地震历史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1189年,或者更早。世界上第一架地震計在公元132年就已出現。汉代已发明測风向和雨量計。公元724年,僧一行等已測出子年綫一度的长度。在11世紀以前,中国人就已知道地磁偏角并发明航海指南針。明永乐年间(1424年)  相似文献   

3.
夏雨人 《科学通报》1959,4(13):425-425
云雾,特別是降水,对国民經济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設有密切的关系。去年,在党的領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我国开展的人工控制天气的工作,特别是人造雨工作,仅在几个月內,就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云雾降水以及与它們有联系的大气物理現象;一直到現在还有許多問題不清楚。現在世界上研究云雾及降水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1)天气学的研究方法:就是由气象观測員的观測,利用各种天气图分析等来預报云雾降水。这些方法在我国是比較熟悉的。 (2)高空气象的研究方法:这里包括无綫电控空仪、气球、各种系留汽球、飞机及雷达探測等,其中,飞机及雷达探測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1960,5(19):601-601
1959年,紫金山天文台利用里奥型色球巡視鏡及大色散摄譜仪对一些日面特殊現象作了观測,經初步測量及整理之后,得到了如下一些初步結果。  相似文献   

5.
曾融生 《科学通报》1960,5(10):313-313
一低頻地震所解决的問题 1958年6月开始,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石油部合作,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进行低頻地震的試驗工作,目的是探測基岩和基岩上面主要沉积岩的界面。探測基岩和在它上面沉积岩的厚度,以及它們相对的起伏变化,可以了解区域构造的形态,进一步推  相似文献   

6.
傅德譧 《科学通报》1963,8(12):33-33
天文学是一門观測的科学。对各类天体进行观測是天文研究中的一項基本任务。只有在大量观測資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探討和試图揭示出具有較大普遍性的自然規律。一部現代观測天文学的历史,基本上也是一部越来越朝着暗天体的观測极限推进的历史。本文将着重介紹电子望远鏡方法在鉴别暗弱天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天文研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震是一种最惨酷的自然現象。地震灾害时常帶來人身的死亡和造成國民經济上的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地震現象以及制定与地震灾害進行斗爭的防御措施,对遭受这种現象地区的建筑、工業以及居民都是有巨大意义的。与地震灾害作斗爭是采取工程上的防御方法:即在設計建筑物时,尋求可以保証設  相似文献   

8.
古地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古地震学蒙于19世纪晚期,现代古地震学则形成于70年代末。我国的古地震学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走向成熟3个阶段。古地震学在探槽技术,识别标志,测年和理论模型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没有成熟到可以为概率地震预报提供高信度的数据。未来需要继续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古地震的地质证据,年代学,位移的研究;完整性,区域古地震特征,大地震重复的理论模型;重视注意稳定大陆地区的古地震研究和利用技术和边缘学科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現代物理的重大发現一直对許多化学領域起着革命性的作用。理論和实驗物理的新观点,原子和分子結构的揭露,使我們能够洞察化学現象的內部世界。目前出現了一門新学科——化学物理学,即化学过程物理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討分子內部联結原子的化学鍵的性貭,研究化学过程的詳細机理,建立在化学反应中出現的許多現象的內在規律。  相似文献   

10.
张光 《科学通报》1963,8(4):59-59
間硝基肉桂酸曾用于重量法測定钍。在pH3.8—4.0之間沉淀钍,三价希土元素不干扰钍的測定。沉淀經干燥后称重。最近又用于間接极譜法測定钍。虽然verma等曾述及锆等四价元素有干扰,但未見用于锆的測定,因而我們用间硝基肉桂酸进行了重量法測定锆的試驗。結果表明pH等于1.4时,锆卽可定量沉淀,三价希土元素不生沉淀。因此可在三价希土元素存在下測定锆。現将初步实驗結果敘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以V_2O_5为基础的催化剂广泛用于碳氫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中。为了改进它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往往于其中掺入其它氧化物。不少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探討了这些体系的电子結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貭,如И.И.約飞等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V_2O_5—MoO_3体系的物相;В.Б.卡贊斯基等測得了V_2O_5—MoO_3体系的电子磁共振譜,发現当MoO_3含  相似文献   

12.
周佩珍 《科学通报》1963,8(8):62-62
在高等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萤光現象是很复杂的。对于綠色叶子在照光过程中螢光强度变化的情况,目前有不少記載,但只停留于总螢光变化的一般观察,且結果及对这些結果的解释非常不一致,因此对这个現象的本貭尚缺乏深入的探討。在自然状况下色素有不同的复合状态。目前在远紅部分可以测定二个較大的萤光高峯(在685及  相似文献   

13.
彭琪瑞 《科学通报》1960,5(10):300-300
地貭科学研究在近十年来正经历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发展,其特点是許多国家以相当强大的力量試图用实驗方法来探討和闡明复杂的地貭現象。根据实驗結果,迫使地貭科学中許多理論和观念必須重新估价,同时又发現和提出許多新的問题和理論。由于强調实驗工作,使地貭科学和其他理論和技术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不仅在地貭科学中产生一些新的研  相似文献   

14.
郭敬輝 《科学通报》1958,3(6):190-190
目前我国各地,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大兴水利,但大規模的水利建设不免使水文測驗工作与水工設計的水文計算工作脱节,因此,必須将現有的水文观測资料,加以归納和綜合,編制中国径流模数等值线图,以滿足初步的水工設計的需要。作者曾在1954年編制了我国径流模数等值线图(地理学报21卷4期,1955年)。但当时由于资料有限  相似文献   

15.
梁毕华 《科学通报》1964,9(9):840-840
中国水利学会于1964年5月21—28日在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召开了水工建筑原体观測学术討論会。出席这次会議的有水利电力部的勘測設計、施工、管理运行和科学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交通部的有关单位,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等的代表67人。会議收到論文77篇,会議分为四个专題組进行論文宣讀和討論。这次会議重点討論了混凝土坝的原体观測問題。現分为下列四方面进行叙述。 1.内部观測仪器設备方面討論了目前內部观测仪器設备在使用、研究試制中存在的問題,差动  相似文献   

16.
吕忠恕 《科学通报》1963,8(4):62-62
植物地下貯藏器官的組織切片,在通气条件下保溫一个时期以后,它的呼吸作用常常比完整器官高出数倍以上。切片在生理的“陈化”之后的呼吸升高現象,与新鮮切片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根本不同,Laties称前者为誘导呼吸。近年来誘导呼吸現象已在馬鈴薯块茎、胡蘿卜根、甜菜根及菊苣根等器官中发現。对于誘导呼吸的性貭也有很多研究。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誘导呼吸現象只在植物的地下貯藏器官中发現,地上器官是否也有类似现象,尚未見有人报道。作者在过去两年中  相似文献   

17.
严永祥 《科学通报》1957,2(12):384-384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器材供应工作,几年来基本上保証了研究工作的进行,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这項工作目前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一方面供应和需要还有脫节的現象,另一方面器材积压和浪費的現象也很严重。根据1955年不完整的統計: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8.
熔盐-液体金属系的研究,对冶金和原子能工业都有一定的意义,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視。除了金属在熔盐中的溶解現象外,盐在液体金属中的溶解作用亦被发現。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59,4(20):703-703
研究冬夏季风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以及它同冷热水旱的关系,对了解气候的形成、天气的特点、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冷热旱涝的长期預报,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形成季风現象有两种說法。比較古典的說法,认为季风是由海陸冷热不同的季节变化所产生的。另一种說法是1950年左右才提出来的,他們說地球表面上所以发生季风現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东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行星风带)的位置发生季节移动。自冬到夏,风带向北位移,当东风带移到西风带时(或者相反),就产生西风(或东风)变成东风(或西风)的現象,海陸分布的不同,只是把风带季节位移所产生的季风現象加以一定程度的改变,而不是改变风向的主要原因。我們信为季风是海陸分布、行星风带和  相似文献   

20.
当一场具有相当振幅的地震发生时,科学家们可以精确地解释地震源在哪里、地震是由什么样的断层运动产生的,甚至还能预测余震持续的时间。但奇怪的是,所有地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都不能准确地说出当地震发生时,地球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