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肃省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11个代表性站点1951~2005年降水量系列的分析,发现甘肃省降水量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且降水量变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利用距平及累积距平法对甘肃省降水量进行分析,发现在近50年中西北地区降水量较小,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较小;南部地区降水量丰富,但有逐渐减小的趋势,降幅较为明显;中部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基本持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且降水量枯、丰水年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在甘肃省内部进行局部的南水北调,将对减缓甘肃省北部的用水压力产生很大的作用,使水资源利用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北碚区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北碚区1961-2010年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mexh小波及M-K 突变检验等方 法分析了北碚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北碚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且以夏季减少的幅 度最大,秋季减少的幅度最小;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转折时间大致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但是自2001年以来, 秋、冬两季日照时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夏季日照时数持续减少;日照时数逐月变化趋势与相对湿度的逐月变化趋 势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1954-2007年间梅雨期降雨量资料时间序列为基础,运用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南京近50多年来的梅雨期降雨量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1)、近50年南京梅雨期降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性,1954~1968年期间为南京梅雨期降雨量由丰转枯阶段,1969~2007年期间为南京梅雨期降雨量波动频繁、并呈现逐步增多阶段。(2)、在过去的近50多年中,南京梅雨期降雨量没有发生突变。(3)、南京梅雨期降雨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特征,其显著周期为6年、4年、2年、15年和22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40年各类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全国542站1960-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我国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降水总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极端降水量的增加引起,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是由小雨日数的减少造成。在降水日数呈现出大范围减少趋势的同时,有很多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仍为增加趋势,降水总日数的减少并不减小发生极端事件的可能性。各种类型降水日数趋势变化最明显的是小雨日数,四季的小雨趋势以减少为主。四季西部地区的极端事件基本均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江淮华南地区的减少趋势主要出现在秋季,其它三季以增加趋势为主;华北、东北地区在冬季基本均为增加趋势,其它季节增减参半。极端降水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表现为全国普遍增加的趋势,说明我国四季降水量均有向极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汛期月降水量距平场的时空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1951~1984年中国160个站点的月降水量距平场进行展开,得到了能够反映我国汛期(4~9月)各月降水量距平场时空变化的特征向量场时间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汛期月降水异常存在着几种典型的空间分布型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年际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6.
晋南地区近50年来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隰县、临汾、运城3个地面气象站1961年-2010年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研究了晋南地区近50年来气温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晋南地区1961年~2010年间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35℃/IOa,高于山西省和全国气温平均增长率,并且年均气温的上升主要源于冬春季节的快速升温.同时,该区60年代和70年代为相对寒冷期,80年代为相对平稳期,而90年代和本世纪前十年为相对温暖期,特别是本世纪前十年增温趋势十分明显.晋南地区近50年来年平均降水量以18.3mm/lOa的速率减少,并且夏秋季节对年降水量减少的贡献最大.该区60年代和70年代为相对多雨期,而90年代和本世纪前十年则为相对少雨期,特别是90年代,降水减少的幅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根据盐城站实测降水资料,对其降水量特征值、年际变化、年内分配进行分析计算,并探讨降水量变化规律,为盐城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资源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云霞 《河南科学》2012,30(8):1046-1049
利用商丘市8个气象站点1960年10月—2010年9月降水量资料,应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的降水量进行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结果表明:①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的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冬小麦生长季的降水量以-1.522 mm/10 a在减少,夏玉米生长季的降水量以16.60 mm/10 a在增加.②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降水量气候倾向率空间分布均为东部减幅大,西部增幅大,降水量东西间的差异均呈减小趋势.③冬小麦生长季的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突变点,夏玉米生长季降水量的突变时间在2000年前后.④冬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基本能够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求;夏玉米生长季降水资源丰富,降水量时间分配与夏玉米生理需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近50年海表温度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51~1999年完整可靠的海表温度(SST)资料,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和Morlet小波变换分析近50 a SST的突变点以及多时间尺度结构.结果表明,两种小波都十分明显,并有效地揭示了近50 aSST的不同层次的奇异点及其多时间尺度精细结构.Nino各海区的海温距平(ΔTss)序列具有多层次的时间尺度结构,存在着准4 a,4~10 a和20 a左右尺度的周期变化,24 a左右的较大时间尺度和8个月以下的小时间尺度周期信号较弱.Nino各海区的SST变化表现为多层次多时间尺度的冷暖结构特征;近50 a海温总的变化趋势变暖.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临汾市17个气象观测站地面常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对1981年~2010年临汾市低能见度天气进行时空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北方中部地区15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对该地区近50年来气温和降水量的倾向率及其空间分布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和空间插值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气温在近50年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且2月份的升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趋势的分布格局上,东南部升温速率较西北部低;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对气温升高的贡献率较大;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在35~40°N之间,且主要与7、8月份降水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50a来南疆气候变化对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1951~2006年逐月降水和温度资料,计算出南疆年平均蒸发量及可利用降水量.在详细分析了50 a来南疆地区降水、气温、蒸发及可利用降水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周期分析法对降水、气温和可利用降水量进行了模拟,并对未来5 a上述要素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疆地区的温度、降水和蒸发变化基本呈上升态势,可利用降水量却呈现出偏多和偏少交替的波状变化特征.这说明气候变暖,可利用降水量不一定增多,未来5 a南疆地区可利用降水量将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来吉林省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近50年来吉林省20个气象站1953—2001年的气温及降水观测数据,采用DB16正交小波分析、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对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吉林省气温存在明显的增温趋势,降水呈现减少趋势;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尺度越大趋势性反应的越明显;气温、降水的年季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On the basis of field expeditions in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new evidence of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30 000 years has been found from the geomorphological, sedimentolog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the megadune. Different cemented surfaces of palaeo-dun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many localities,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s of relatively moister environment. The chronological data show that four periods of more humid environment occurred in the past 30 000 years. The stabilization of dunes in a large scale and the existence of many palaeo-lakes and lacustrine terraces confirm the periodic fluctuations of climate. It implies that the intensity of westerlies and Eastasian monsoons varied in the region of Alashan, and the periods of higher precipitation took place even in the times close to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相似文献   

15.
Regional decadal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of northern China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use of different palaeoclimate archives such as ice-cores, tree-rings, lake sediments and written historical documents. Local rainfall reconstructions from single sites were averaged to obtain regional precipitation records for 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 of an arid and semiarid zone of northern China, respectively. All established regional precipitation curves display 5 dry periods, each lasting about 50 years. Meanwhile,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s show regional dissimilarities. During the last 500 years, the trends of precipitation change in the eastern arid region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 of the semiarid zon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western arid region are unique, showing significant local patterns of rainfall variability. Maximum entropy method (MEM) spectral estimates show that each regional precipitation series contains stationary century-scale periodicities of about 120 a.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isolating the century-scale oscillation signals from the regional proxy precipitation series. Significant periods with wavelengths of 121.4a, 154.6a, 124.3a, 118.6a, 108.5a and 121.4a were found 26.56%, 26.44%, 28.87%, 18.67%, 33.48% and 34.04% of the variances of the original series for the western arid zone,the eastern arid zone, the whole arid zone, the western semiarid zone, the eastern semiarid zone and whole northern Chin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武汉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了武汉1905~1998年逐月气温资料,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振荡和突变点。结果表明:武汉气候在20世纪主要经历了冷-暖-冷-暖4个阶段,目前处于相对暖期;气温存在准2a、21a和65左右的周期振荡;不同时间尺度下具有不同的冷暖结构和气候突变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安徽杭埠河流域近50a来水文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杭埠河的水源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年径流量的变化随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流域内特大的降水发生在1954年、1969年、1991年,干旱发生在1978年,其次是1965年~1968年.(2)典型水文站的水位主要受降水影响,晓天站的年均水位整体趋势在1952年~2000年是下降的;龙河口水库坝上站的水位、年径流量变化较大,是由于水库的调蓄作用引起的;但巢湖的年均水位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整体是上升的,这是由于上游泥沙汇入引起淤积导致的.(3)流域内的年降水量较大的年份与该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此可见影响降水的因素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通过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对比,发现流域内的降水异常年主要发生在厄尔尼诺年,流域的降水主要是受全球的大气候影响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A tree-ring-width chronology of Pinus tabulaeformis from Kalaqin, Inner Mongolia was developed using modern dendrochronological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function analysis,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from the previous August to current July was reconstructed for 1771?C2008 AD with an explained variance of 49.3%. The reconstruction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dryness/wetness series derived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as well as the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Chifeng-Weichang region. There were eight intervals with greater precipitation than the average (associated with the strong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seven interval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weak monsoon). A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20 a, 80 a, 8 a and 2 a periodi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