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教学应在审美教育中突出理性感知 ,把学习知识与品德熏陶结合起来 ,着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在审美教育中突出专业特色 ,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法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5.
尽管教育部建议全国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可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仍然受冷落,论文就此提出:高职院校也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校园人文环境尚无足够的实力挑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担,大学语文课程以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功能的多样性成为承担人文素质教育重任的主力。总之.开好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李明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4):153-154
从历史、现实、国际、国内几方面回顾了大学语文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应遵循以下途径:正确定位;长远规划;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把大学语文设置成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有关大学语文的教改探索及其教材新编比较活跃,但由于还没有一种探索在实际教学上获得普遍认同,从而未能使作为中学语文的延续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在广泛性上完成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转型.在大学的一般课程课时处于一再压缩、分化、小型化的今天,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由多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大学语文只是其中从文学角度进入的一门.它与大学的文学专业教育突出文学内在论的教学不同,更与中学语文的文学作品教学强调语文工具性的教学不同,它的目标是培育学生借助文学重新审视生活意义的心智.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精神的课程,文章将就当前高校学生素质情况入手,综合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以及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非文学专业的大学语文课必须定位适当,定位不适当,不仅影响到课程的效果,还会危及课程的生命力。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文学课,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应当成为大学语文的基本目标;大学语文课还应当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大学语文课又应当是方法课,训练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语文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语文”的具体定位 :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母语的言说能力。进而就其定位谈了上好这门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大学语文教学以其形象性、情感性、体验性,与美术、音乐一起,构成大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人文特色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出发,应把大学语文定位人文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贾巍 《科技信息》2012,(9):278-278
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应正确理解教育部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技能"的内涵,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大学语文和专业课的关系,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立足于大学语文实体教学,从解读具体作品入手,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为目标,阐释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相对于其他的教育引导方式,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投入并通过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成了高校今后的关注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高校大学语文教育的性质、目标、地位及其大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即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整合的现实意义,从而提出了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整合的途径与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处境比较尴尬,教学比较混乱,于是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定位的问题。全问讨论了三个问题,即第一,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定位。第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第三,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结合高校《大学语文》开设现状,反思《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的性质、内容与教法,主张《大学语文》应该重在引导,激发学生母语学习和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内容上,要注意从文化的层面,通过文辞优美的作品,讨论大学生比较关心的精神文化问题,引导大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并提出整合中文类人文素养选修课,使之形成较为合理的序列,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语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切合大学生实际和时代需要的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人文素质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调查,一方面总结教学经验,一方面为适应时代发展,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作业考试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使该课程更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