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语法成分的"中",主要表示"中间"义和"内部"义.将表示"中间"义的"中"称为"中".表示"内部"义的"中"称为"中2","中1"和"中2"的主要区别:"中1"乃指线性的两端之间或中间,因此参照项应该是两项,常与"左、右""前、后""南、北""东、西""上、下"等相对;而"中2"则指一个封闭的界限内或三维空间的内部,参照项应该是一项,常与"外""表"等相对.现结合汉语史上的使用实例,略论"中"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英 《科技信息》2007,(27):443
英汉两种语言中"kill"和"杀"的用法比较,认识到语言中它们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差别,英语中"kill"明显占优势且内容丰富,汉语中"杀"用于书面语和口头语较多,通过"杀"与"kill"汉英对比,我们认识到不同文化在认识中的差异,促进不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促进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促进江西经济发展的关键带动点,并成为京九(江西)产业带发展成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认真梳理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存在集群企业处产业链"低端"、龙头企业骨干作用发挥"弱小"、集群企业关联度"不紧密"、政策层面支持"不系统"等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提出了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建议,即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扩容"、在构建产业链式中"聚拢"、在完善技术协作中"合力"、在探索协同机制中"抱团"、在出台扶持政策中"助力"、在强化引入培育中"揽才"。  相似文献   

4.
《数学新课程标准》[1]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要在创设悬念式情境中,使学生"奇"中说;创设冲突式情境中,使学生"悱"中说;创设操作式情境中,使学生"动"中说;创设实践式情境中,使学生"用"中说。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模糊模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随机-模糊模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参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将地下水污染的环境风险定义为含水层"脆弱性"和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性"的乘积,运用模糊属性识别理论判断环境风险的等级.以长沙市黄兴镇蓝天化工厂锰渣场含锰废水下渗造成的地下水锰污染为例,分别计算了地下水锰污染的"脆弱性"和"危害性",并将其划分为"高"、"中-高"、"中"、"中-低"、"低"5个水平等级.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模糊模型的地下水锰污染的环境风险介于"低-中"和"中"之间,与确定性模型中环境风险的计算结果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6.
过去"史学界"在探讨"中和"概念时,一般认为"中"就是中,"和"就是和,而且对于"中"与"和"的探讨也一直都是分开论述的.其实,"中和"本来就是共生的,可以作为一个完整概念而存在."中和"也不是一个新产生的概念.如何看待它们这种共生体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中庸"与"和谐"究竟能不能合成一个概念加以表述呢?答案是可以肯定的.理由如下:一是外在的历史传统;二是内在的逻辑体与用关系;三是把握其概念的原则与方法为和本子中、求中于和.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是"宋四家"中表现艺术自觉意识最强的一个,他的"字中有笔"论,实为其"心不知手,手不知笔"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关于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六课《鸿门宴》中"则与一生彘肩"中"生"的词义解释,教学中通常将此处的"生"字解释为"生鲜的"。但就其故事情境、人物性格和某地方言中"生"有"很大"之意来分析,"一生彘肩"中的"生"解释为"很大"更为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方言中"形 掉"的用法普遍存在,但在普通话中却很难找到类似的用法;"形 掉 了"、"形 补 掉 了"等在普通话中从不使用的结构形式在云南方言中成为一种习惯用法,其意义、功能与普通话中"了"特别是"了1"基本一致;此外,"形 掉"的否定形式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与普通话又有相似之处,由此可见,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相互联系,互有影响,同时也各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汉语还是在日语的对话过程中都避免用"死"这个字眼,这是两种语言的礼貌说法。在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场合,代替"死"字用怎样的间接表达呢?二者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文章首先对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间接表达进行考察,通过对比日语和汉语中"死"的间接表达的异同,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死"的间接表达。  相似文献   

11.
"因"这一范畴在老子以后的先秦道家理论中,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在现实中落实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国语》、《黄帝四经》中多提及"因天"思想,即顺应天道,《管子》中创造性的提出"静因之道"命题,完善了道家的方法论,为此,通过对以上思想的分析探讨了"因"这一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从德国音乐学家费利克恩·卡茨(Felix gatz)从康德哲学中借用"他律"、"自律"的概念,运用到音乐美学研究中,做为划分音乐美学流派以来,音乐中"他律"与"自律"的对立和冲突,从来就没有调和过.我们从中西哲学范畴以及由其决定的中西音乐范畴的比较研究中,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中所谓"他律"、"自律"的发生逻辑.其实,"他律"也好,"自律"也罢,若简单地将其割裂而片面强调一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考究,其无论如何也只不过是一种悖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所+动+者"结构中"者"字的词性,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通过对上古汉语中"者"字词性和功能的探讨,可以看出:"者"字本为代词,经过语言的发展变化,在"所+动+者"结构中虚化成了助词。  相似文献   

14.
"启蒙"与"革命"可以说是丁玲作品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对她而言,"启蒙"所代表的个性解放和独立自主与"革命"所代表的社会参与和自我实践是她生命、思想中最重要、不可偏废的两个部分。建国之后,丁玲的作品大致可区分为"革命"系统、"个人自传"系统和旅外散文作品等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的作品中依然可看到"启蒙"与"革命"思想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15.
"建"义新考     
"建"之本义,自汉代"立朝律"以来众说纷纭,似各有局限,将其进行新的考释势在必行."建"中之"聿",理应为动词,并非以往认可的名词"笔"或"木柱";从殷墟卜辞等"建"字早期形态来看,构字中承担主要内涵的部分实为"|";"|"作动词,主要涵义为"由下而上、升高";以往研究中常被忽略的"止"与"土","止"义为足,引申为下基,"土"为数"点",指扬土溅尘事.因此,将"建"字构形中"手""|""止""土"合而观之,"建"之本义实为"填土造垣以立城"."建"字之"廴",并非"从彳引之",而是从"L"而来;"L"亦非所谓的"庭中",而应是"区"的意思;"区"中有"品",品为众,以此使"聿"既不是只造一墙,亦不为笔、杖,而与"立城以盛民"关联契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淮安市中小微企业规模与数量的逐年上升,"招工难"问题已成为摆在绝大多数企业面前一个共性而现实的问题。文章从调查淮安市中小微企业用工情况入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淮安市中小微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及成因,提出政府、企业及个体在"招工难"中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破解地方中小微企业"招工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楚萍文化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廉政资源,传统社会中在萍乡为官和萍乡籍官员的"操守清白""大著廉声"的古色廉政文化,家训族规中"作官清正、倡廉拒腐"的土色廉政文化,近代工业文明中"诸艰历试,一尘不染"的铁色廉政文化,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红色廉政文化,为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深刻的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8.
《老子》第二章有"万物作而不辭",考察包括敦煌本、简帛本在内的《老子》诸本,其中的"辭"又有异文"始"、辤、■。考察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文字材料中"■"、"辭"、"嗣"、"司"、"治"、"始",以及"厶"、"司"双声符字的使用情况,可知此处的"辭"在《老子》中本应作"■";战国时期""字消亡,在传抄过程中"■"被"厶"、"司"双声符字取代;秦、汉文字系统中"厶"、"司"双声符字消亡,又被转写作"辭"或"始"。其应读"司",义为掌控、支配、控制;训、读为"治"也通。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北京联合大学"联大梦之队"技压群雄,在工程应用型竞赛组中,不仅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一等奖,而且获得"最佳实施奖"和"最佳抗扰奖"。北京联合大学"德鑫研"队在设计开发型竞赛组中,与东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参赛队同场竞技,最后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团队是自由组合,相互之间比较了解,每位同学都会很投入,都是这个舞台的主角,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多了一份压力,学习态度会更端正,倡导自主、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