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利用肼基与酮羰基之间的脱水缩和反应制备了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肼基、酰胺基的含量对水性聚氨酯(PU)乳液、苯丙(PA)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反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中加入肼基化合物提高了膜的拉伸强度,硬度及耐水性等性能,同时发现,肼基化合物的用量在不超过4%时水性聚氨酯乳液最稳定;酰胺化合物的用量对苯丙乳液也有较大影响,酰胺化合物在乳液中质量分数小于6%时,丙烯酸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拉伸强度、硬度等皆比改性前的聚氨酯、丙烯酸乳液要好,当酰胺基化合物与肼基化合物保持相同交联基团摩尔比时,得到乳液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接枝SAN分子量对ABS树脂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乳胶粒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和丙烯腈、通过改变共聚单体中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的用量,合成了一系列PB-g-SAN共聚物,将这些共聚物与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了ABS树脂,研究了单体中TDDM含量对SAN在PB上的接枝率、SAN的分子量及ABS树脂的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SAN在PB上的接枝率及其分子量随TDDM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单体中无TDDM时,PB-g-SAN共聚物的增韧效果变差导致了ABS村脂的冲击强度较低,引入TDDM后明显地改善了ABS树脂的冲击韧性和加工性能。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单体中TDDM的含量显著地影响着PB橡胶粒子的内部结构,随着TDDM含量的增加,橡胶粒子中SAN包容结构的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分子量调节剂十二烷基硫醇控制丙烯酸甲酯与马来酸酐共聚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并探索了反应温度、时间及调聚剂的用量对反应最终产物的收率及分子量的影响。对合成的低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以及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热固性高固体分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和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以BPO和AIBN为引发剂,在引发剂用量分别为2.5%和8%(质量分数)时合成了羟基丙烯酸酯树脂,并用丙烯酸环氧酯改性.用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固化羟基丙烯酸酯树脂,固化过程的DSC曲线表明树脂为中低温固化.测试了系列树脂的分子量和粘度以及树脂固化涂膜的机械性能,耐化学试剂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等.发现并讨论了在引发剂BPO用量提高到较高浓度时树脂的分子量和粘度增加的现象.改性后羟基丙烯酸酯树脂固化涂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酸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增粘树脂与丙烯酸酯共存下的乳液聚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种增粘树脂溶解在丙烯酸单体中,预乳化后参与乳液聚合。并研究了其乳液聚合反应行为,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保护胶体、增粘树脂选择以及其最佳用量,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与塑料粘结力高且贮存稳定性高、单体转化率达到99%以上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用IR和DSC分析表征了溶有增粘树脂的丙烯酸乳液聚合物,可以证明的是单体都参与了聚合反应,加入的增粘树脂种类不同会影响聚合物的Tg值。通过试验发现当两种增粘树脂配比达到最佳值时,可以得到性能最好的胶粘剂。  相似文献   

6.
乙烯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烷基乙烯基磺酸钠(DNS-86),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用IR及DSC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所得的乳液及其涂膜,考察了其表面张力、粒子大小及分布、储存稳定性、耐热稳定性、耐水性、耐沾污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在丙烯酸树脂链上引入有机硅单体制得的硅丙乳液可明显提高涂膜的耐水、耐热稳定及耐沾污性,可望用作高档外墙涂料使用.  相似文献   

7.
MAn/MA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水解产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正十二烷基硫醇为分子量调节剂,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并对其水解产物的表面活性及络合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固含量反应性丙烯酸酯树脂及其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聚合研究了高固含量反应性丙烯酸酯树酯的制造工艺。讨论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溶剂、酸值和分子量调节剂对树脂分子量和粘度的影响,用这种高固含量树脂配制的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和丙烯酸氨基涂料,其各项性能均优于普通的丙烯酸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氨基涂料。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二羟甲基丙酸、丙烯酸-β-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光敏性树脂。经三乙胺中和后得到稳定的自乳化体系。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亲水基团含量和中和度对乳液粘度和形态的影响以及亲水基团含量对乳液粒径的影响。考察了二羟甲基丙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比例对Tg以及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亲水基团(—COOH)含量的增加和中和度的提高,乳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增强,乳液的粘度亦增大;固化膜的吸水率随—COOH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固化膜的Tg随DMPA/PBA比例的增加而上升;固化膜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一种用于轮轨踏面的水基摩擦控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保持剂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固含量对于摩擦控制材料薄膜的基本性能、耐磨性以及摩擦系数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最佳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加入量.实验结果表明,当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固含量为30%时,水基摩擦控制剂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swelling agent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soporous hydroxyapatite particles synthesized by self-assembly process has been investigated. Cetyl 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and 1-dodecanethiol were used as soft template and swelling agen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sis (STA),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surface area, small-angle X-ray diffraction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ssessments revealed that in the case of low concentration, 1-dodecanethiol performed as swelling agent and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pore size. However,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it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microemulsion and foamy structures. The optimum swelling agent: surfactant mass ratio in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hydroxyapatite particles with high pore volume was determined to be around 2.1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2.
SC-CO2对醇酸树脂物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FT-IR和粘均分子量对溶剂型醇酸涂料中醇酸树脂经超临界CO2(SC-CO2)作用前后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SC-CO2为快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涂料喷涂工艺条件下,经SC-CO2作用后,醇酸树脂的官能团与粘均分子量均未产生变化.用该工艺进行醇酸涂料SC-CO2喷涂,不会影响醇酸树脂物性,也不影响涂料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阴极电泳涂料的丙烯酸树脂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电泳涂料体系的特点,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了丙烯酸树脂,研究了影响丙烯酸共聚树脂的水溶性、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官能等性能的主要因素,GPS和FTIR分析表明,合成的阳离子丙烯酸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均比较适合,所有单体均参加了共聚,形成无规的丙烯酸聚物,并且反应的交联程度较高,适合用于阴极电泳涂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组装方法在铜表面制备十二烷基硫醇单层膜,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在不同成膜时间条件下得到的自组装膜在0.51 mol/L的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醇膜对铜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经自组装处理后铜电极在NaCl溶液中电荷传递的电阻增大,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该膜对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具有更强的阻碍作用,在吸附时间为30 min时,可产生较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自制的可熔融聚丙烯腈(MPAN)树脂的可熔融性及其熔体的流变性能。应用多种测试手段测定了MPAN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AN(丙烯腈单元)含量等。结果表明,MPAN树脂可以在190~220℃熔融挤出,其熔体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随温度增加,MPAN树脂熔体的流动性变好;树脂中的第二单体含量增加,MPAN树脂熔体粘度减小,其相对分子质量和AN含量应低于普通纤维级聚丙烯腈树脂。  相似文献   

16.
可熔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热交联CTP版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仅用一种可熔性酚醛树脂制得通常需用两种酚醛树脂才能制得的热交联CTP版。研究了合成反应条件对可熔性酚醛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羟甲基指数的影响及该版材的热敏涂层配方。结果显示适合于这种体系的可熔性酚醛树脂的羟甲基指数为3左右,固有黏度为8左右;热敏涂层最佳配方为m(可熔性酚醛树脂)∶m(二苯基碘盐)∶m(红外吸收染料)=1∶0.31∶0.26。  相似文献   

17.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用于水溶性涂料的丙烯酸共聚物。研究了影响树脂浓度和涂膜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丙烯酸含量,非极性单体含量,分子量及其分布对树脂水溶性有很大影响,其中分子量分布的上限控制着树脂的浓度。采用远红外(FIR)烘烤方式可使水溶性涂料的固化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下,且涂膜的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8.
合成并分析鉴定了铁离子铁离子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颗粒,研究了聚丙烯酸的聚合度及交联尖中铁离子含量对树脂颗粒粒径的影响,发现随聚丙烯本聚合度下降及交联反应史的离子相对于丙烯酸的含量减少,树脂颗粒料径减小。  相似文献   

19.
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处理速生杨以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及某些力学性质.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甲醛与苯酚物质的量比、加入Na OH量和PVA量3个因素下所制备的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速生杨,并压制层积材测定其胶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改性速生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甲醛)∶n(苯酚)为2.4,n(Na OH)∶n(苯酚)为0.05,PVA质量占苯酚质量的3%,在该条件下速生杨试件的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提高,能够满足室外木结构用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制备适合感光性银浆的载体树脂,采用溶液聚合法,选用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作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丁酮作为溶剂,合成丙烯酸树脂.利用正交试验研究反映因素对树脂重均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分子量的主次工艺参数依次为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和反应时间.浆料的显影实验表明,分子量在20 000~26 000之间的树脂适用于感光性银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