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希夏邦马峯地区科学考察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雅风  刘东生 《科学通报》1964,9(10):928-928
一中国高山科学考察的简略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西部高山、高原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步展开了登山运动和高山科学考察活动。早在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西藏工作队对西藏高原进行了地学、生物学和农、牧业方面的综合考察。自此以后,不断地有各方面的科学家对西藏进行了考察,并设立了地质调查机构。  相似文献   

2.
自唐宋以来,经川、陕.滇入藏的三条路,大以川藏路为主,它以今天的康定为起点,经巴塘、八宿入藏,既是连接西藏和内地的军事要道,也是连接西藏和内地民间交往和贸易的生命线。它蜿蜒在崎岖的崇山峻岭之中。西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如丝棉织品、盐、茶等,都是从内地运去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牦牛和马队,所以那一条条山路便被称为“茶马道”。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川藏、青藏等多条公路的修通,原来的茶马道 多被废弃,于是,“茶 马道”变成了“茶马古 道”。2000年10月,我 有幸赴西藏边坝考察 时,竟在无意中重走了 …  相似文献   

3.
辉煌60年     
第一次进行西藏综合考察 1951年6月7日和25日,西藏工作队第一、第二批人员先后从北京出发前往西藏。这是中国科学家对西藏地区第一次进行多学科联合考察。分地质地理、农业气象、语言文艺、社会科学、医药等5个组,在金沙江以西,日喀则以东,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及唐古拉山以南的地区进行考察。考察历时两年,发现28种矿产,初步了解了当地的气候和土地利用状况。采集了数百种土壤、植物、农作物,畜产标本及作物、蔬菜种子;还调查了当地的语言文字和社会情况。  相似文献   

4.
据最近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报道,1999年8月至10月,以э·р·穆尔达舍夫教授为首的一批俄罗斯科学家在西藏进行考察,考察结果是他们确信西藏存在着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并认为西藏金字塔群与埃及金字塔、墨西哥金字塔以及复活节岛、索尔兹伯里史前巨石和大洪水前的北极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数学规律。据称,科者小组在西藏发现了100多座金字塔和各种古迹,它们明显沿光线方向定向排列和分布在海拔6714米高的主峰──圣山冈仁波齐峰周围。根据穆尔达舍夫教授等粗略估算,这些金字塔从底座到顶部的高度分别在100米至1800米不等,而著名…  相似文献   

5.
走进墨脱     
在中国,对科学研究者、人文考察者、探险者和旅游者来说,最神秘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是西藏;在西藏,最具诱惑力也最难进入的地方则是墨脱。 2003年9月至10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考队一行6人对墨脱地区进行了徒步考察。  相似文献   

6.
一项首次确证西藏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地区的科学成果《西藏黑颈鹤越冬数量统计及生态学研究》,日前在拉萨通过专家鉴定。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中国云南是世界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地。在西藏统计的黑颈鹤数量也从来没有超过一千只。1990年以来,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大型研究所与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经过四年艰苦的野外考察,对黑颈鹤的越冬,数量、分布、栖息地特征以及繁殖和越冬生态学等,作了广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组织了院内外23个单位,共75名科学工作者,包括地质、冰川、地理、生物、农业、林业、水利等22个学科,在西藏东南部约四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涵盖了青海、西藏等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而不同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也截然不同。既有"高处不胜寒"的高原环境,也有气候温润的雨林。2017年6月到8月,我所在的科考队以西藏林芝八一县为起点,途径察隅,再到墨脱,最终穿过川西高原回到内地,开展了一次独具特色的考察之旅。  相似文献   

9.
西藏科亚古泉华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永平 《科学通报》1986,31(21):1654-1654
1984年夏,中国-联邦德国珠穆朗玛峰北坡联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聂拉木县的科亚盆地考察中,于盆地东缘的科亚普河左岸发现了一套厚度七米多的古泉华沉积。它是西藏地区目前发现最厚的泉华沉积,并且处于高喜玛拉雅山的较高山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在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中,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如柏 《科学通报》1991,36(7):557-557
1988年秋,我们在西藏进行地质考察时,在某地发现了蓝宝石. 该蓝宝石点发现于雅鲁藏布江缝合线上的某基性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上靠近基性岩体一侧,与之共生的有磁铁矿、角闪石、黑云母、辉石、基性斜长石等,由于岩体本身为黑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在我國西南,地形複雜,幅員廣大,那裏蘊藏着許多寶貴的資源,藥材也是其中之一。在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流域,氣候溫和,雨量較多,樹木茂盛,草藥很多;藏北湖區,氣候寒冷不適於樹木生長,多高山峻嶺,人烟稀少,主要出產動物和礦物的藥材。西藏藥材產量大,種類繁多,將近有300種左右,其中具有醫療及經濟價值的約100種,爲西藏出口的一種重要資源。茲將其重要者介紹於下。  相似文献   

12.
西藏东部发现景星化石动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金华 《科学通报》1983,28(19):1187-1187
1982年,我们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的横断山地区综合考察队,在西藏东部八宿地区的拉贡塘组中发现了一个以双壳类奇异蛤(Peregrinoconcha)为主体的化石群(通称景星动物群),这个生物群化石数量丰富,产于一套单斜地层中,下有海相层作底,上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地质》由西藏地质学会、西藏地质矿产局地质研究所主办,西藏地质编委会编辑,在地质学界广大科学家及科学工作者的支持下于1985年7月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前夕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西藏高原举世瞩目,西藏地质的研究是揭开地壳形成的历史及其演化特征的“金钥匙”,对验证板块构  相似文献   

14.
苍凉、辽阔的西部,以美丽迷人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宝藏吸引着人们的脚步;还有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也引起我们的好奇,湖怪就是其中最神秘最扑朔迷离的谜团之一。西藏的湖怪西藏是西部最有魅力的地方。几千万年以前的地壳隆升,使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变成了青藏高原,同时也在那里造了许多湖泊。青藏高原视为地球上大小湖泊最密集的地区,也成为多出湖怪的地方。西藏的工布江达有个大湖,叫错高湖,当地盛传湖里有湖怪,而且不少人称自己亲眼见到过湖怪在水面上出没。当地人说,湖怪出现多是在下大雨的时候,湖面上先是起大雾,然后湖怪就出现了。巨大的湖怪…  相似文献   

15.
苍凉、辽阔的西部,以美丽迷人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宝藏,吸引着人们的脚步;西部还有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和奇妙的传说,引起我们的好奇,湖怪,就是其中最神秘最扑朔迷离的謎团之一。西藏的湖怪西藏是西部最有魅力的地方。几千万年以前的地壳隆升,使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变成了青藏高原,同时也在那里造了许多湖泊。青藏高原,被视为地球上大小湖泊最密集的地区,也成为多出湖怪的地方。西藏的工布江达县有座大湖,叫错高湖。当地盛传这座湖里有湖怪,而且不少人称,自己亲眼见到过湖怪在水面上出没。当地人说,湖怪出现多是在下大雨的时候,湖面上先是起大雾,…  相似文献   

16.
跨越昆仑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对西藏的向往大多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在此之前的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上没有一条公路,西藏与内地的物资交流和信息传递全靠牦牛和骆驼通过崎岖的山路进行,从四川雅安或青海西宁往返拉萨一次需一年之久。 1952年护送十世班禅经青海返藏时,曾投入军马4500匹、骆驼3000峰、牦牛13500头、骡子2500匹,在2000公里的行程中有3000多头牲畜丧生。如此艰辛惨烈的旅途使多少人对西藏留下了永远的遗憾。1954年12月随着川藏、青藏公路的通车,这一切永远成为了历史。如今当你从成都乘坐现代化的客机,飞越连绵不断的雪峰、冰川,只需两个小时即可到达拉萨。空中之路拉近了西藏与世界的距离,但内地运往西藏的物资仍大部分通过公路运输来完成。其中青藏公路担负了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同时,这也是在所有进藏公路中路况最好的一条,它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小。沿此路乘汽车进藏,最能体会到青藏高原的博大苍凉。 美丽日月山 青藏线北起青海省会西宁,南至西藏首府拉萨,全长2000余公里。出西宁城沿一条宽敞的河谷平原行进约90公里,即进入一片起伏的山地,此处的山虽不怎么高大险峻,却也是横卧在青藏线上的第一道天...  相似文献   

17.
沈汉鏞 《科学通报》1958,3(8):256-256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和中国农業科学院于1958年3月24—26日在北京召开了联席会議。会議根据支援农業生产大躍进的精神,討論了两院科学研究工作的协調和合作問題。会議期間,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结合全国农業發展綱要四十条(修正章案)提出下列几項研究項目: 水稻及其他主要作物的增产。着重研究水稻丰产  相似文献   

18.
托木尔峰降水随高度的变化及其对冰川的补给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有观 《科学通报》1981,26(2):113-113
天山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是新疆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所在区,有冰川600多条,冰川面积3800多平方公里,是天山最大的冰川作用区。1977—1978年,我们对该区冰川和气象进行了考察研究,在不同高度作了短期观测,并对高山区降水规律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常用中药,药名叫虫草,多分布在高山绝顶以及雪线以上,或较为寒冷的北方地区,在大陆主要生长于西藏、青海等地。其性味甘温,是一种温和壮体的滋补药材。对此,我国人民很早就有深刻的认识,在1765年赵学敏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便把它的药用归之为“能治百虚百损”。  相似文献   

20.
赵锋 《科学通报》1958,3(4):124-124
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根据国家12年科学技术长远规划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曾先后组织了新疆综合考察队、柴达木盆地盐湖调查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云南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土壤考察队、红水河考察队(因1958年计划移到十万大山地区,改名为华南热带生物资源考察队)等7个考察队,分别在我国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