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缓解农户资金需求、减轻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积聚农村闲散资金、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积极作用,也有容易引发纠纷、经营风险较大、加重农村经济主体经济负担、阻碍农户对农业的投入、冲击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影响农村金融秩序的消极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将农村非正规金融纳入国家监管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抑制阻碍经济发展,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发展。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其资金供给不足必然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村目前存在严重的金融抑韵,并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改善农村金融现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金融一方面由于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过高而不能形成有效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金融信用机制匮乏,导致金融机构供给的欲望不强烈,不能形成有效供给。随着金融机构受商业利益驱动,使得农村金融资金非农化的程度加强,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中应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限制。本文拟从"股权合作信贷"的视角,就农村金融信贷模式构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正产生着积极影响。在金融综合改革背景下,温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亦倍受关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资金匮乏规模扩大受限、产品和服务能力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面临风险因素较多等问题。文章从提供有效支持、机构自身壮大、合理利用民间资本、加强监管等几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引来"源头活水"。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从中探讨适应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需求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河南省十分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完善县级金融机构布局、进行组织机构创新、增加涉农贷款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全省农村金融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可根据农民融资需求大、融资目的多样、融资渠道单一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型组织,也是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平台。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突破融资瓶颈的模式主要有:金融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直贷模式、金融机构+担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参与组建农村合作金融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越来越多。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金融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增长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长期以来,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缓慢,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创业致富的需求,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和错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建立一套与"三农"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势在必行,其意义尤为重大。本文紧密结合农村金融实际,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缓慢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创业致富需求的现状,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错配进行分析,为制定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尽快扭转供不应求局面,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更好地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打击就是来自资金上的供给短缺。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下滑,消费市场受到影响,企业自身造血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收紧信贷,中小企业比以前更加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很多中小企业寄希望于直接融资,以解决资金瓶颈,更有远见的中小企业同时寄希望于通过风险投资直接融资来把自己推向公共平台。然而,被风险投资"并购"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即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张新平 《科技信息》2010,(27):I0393-I0393
中国银监会出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简称贷款新规),以创新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全面规范信贷投放与资金监管操作,体现了银行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有效防范贷款风险,规范贷款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经济金融持续稳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平 《科技信息》2010,(34):85-85,87
由于历史原因和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行,针对农村的金融措施不够得力,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我国农村金融必须进一步完善组织,创新金融工具,建立规范的金融法制环境,才能更好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关键,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大量金融机构都不愿在农村落户,落户的一些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也不高,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为分析农村资金不足,改善农村融资环境,借用相关学者提出的金融生态的概念,构建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评价体系,以期能够在分析农村金融问题方面,在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受经济危机影响,全国经济下行日趋明显,外部环境不容乐观,拉动内需成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着力点。激活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是新形势下全国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的一项战略举措。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多项扶持农村消费的相关政策,从数据来看,农民对经济发展前景预期看好,消费信心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4.
农村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城乡环境差现象与理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农民创造的财富(除去自己较低水平的消费以外),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贡献给了城市工业化建设及其它国家公共事业,表现为经济要素(指经济发展的各种必须因素,包括资金、资源、土地等)从农村向城市的过度转移。之所以称为过度转移,是因为这种转移严重损害了农村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农村的相对贫困。一些学者认为,犤1犦犤2犦犤3犦这种转移的渠道主要有两个,即“剪刀差”和“存贷差”;两者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关联。不可否认,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抽吸,以及对农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与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的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农业经营模式从低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向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的转变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相反地,资金供给却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缺位是农业发展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逐一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大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缺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峡区域银行业加大对库区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促进其发展壮大,同时大力推行"绿色信贷"激励民营经济低碳化发展;政府资金扶持库区,拓宽小贷公司融资渠道及融资担保业不断发展,也惠及民营经济,但仍存在信贷支持额度赶不上该区域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融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成本高,资金需求存在缺口,道德风险抑制了金融支持等问题。为此,需增加库区资金供给,扩大融资总量,推动民企多渠道直接融资,改善金融服务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加强政策鼓励和金融创新,满足低碳项目资金需求,增强信息对称性,改善民企融资条件,以支持三峡区域民营经济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铁路企业集团在铁道部资金结算中心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全路铁道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规范和整顿,积极拓展资金管理的新途径铁道资金结算中心是铁路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加强铁路行业内部资金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了外部金融机构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铁路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分析铁路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孔媛 《科技信息》2009,(30):344-345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进程的重大问题。财政支农资金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支农资金在当年的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却一直停滞不前,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差距拉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完善、农民负担加重等问题急待解决。本文主要从宏观调控法的角度研究如何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加强配套法制度的制定,建立农村公共财政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洋 《科技信息》2012,(19):500-500,441
高速公路管理处是高速公路基本的经济管理单位,担负着畅通"经济大动脉"的职责,如果资金管理中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国有资产、货币资金的严重流失。本文就如何加强对养护资金、通行费收入、日常管理资金的管理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德国经济学家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分析了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模型-需求圆锥体,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推广和泛化.推广后的"广义需求圆锥体"给了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从而提出了在世界性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1)依据国情和发展阶段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重点;(2)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发展;(3)充分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为己所用,加强科技创新,实行科技赶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