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各地连续发生了多起严重校园暴恐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及极其恶劣的影响。校园暴恐袭击事件主要有目的明确、手段残暴、处置难度大等特点。暴恐分子袭击校园的手段也包括常规、非常规及复合手段。校园防范暴恐袭击必须增强防暴恐袭击意识,健立健全反恐怖应急处置预案,强化防暴恐袭击技能,组织防暴恐袭击演练等。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3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俄方确认发动袭击的嫌疑人为移民到俄罗斯的吉尔吉斯斯坦人贾利洛夫。4月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内一辆卡车冲撞人群,造成四人死亡,多人受伤。瑞典检方宣称袭击实施者为39岁的乌兹别克斯坦籍男子。两起事件均被确认为恐怖袭击,有多名中亚恐怖分子参与实施。事实上,在圣彼得堡地铁爆炸事件和瑞典卡车袭击事件之前,中亚恐怖分子已经制造了一些暴恐  相似文献   

3.
<正>3月26日,中企在巴基斯坦承建的达苏水电站项目车辆遭遇恐怖袭击,造成五名中方人员、一名巴方人员遇难,这再度引发舆论对巴基斯坦反恐形势的高度关注。“巴塔”是当前头号暴恐威胁“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巴塔”)是目前巴基斯坦面临的头号暴恐威胁。根据巴基斯坦和平研究所统计,2023年“巴塔”制造了151起恐袭,造成281人死亡、555人受伤,分别占巴全年总量的49%、40%及49%,数量之多居该国各类暴恐势力之首。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末以来,西非地区的马里、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三国接连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罪魁祸首是同一个暴恐组织——"基地"组织北非分支,又称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AQIM)。这一系列重大暴恐事件的发生,说明"基地"组织在西非地区重趋活跃。而与此同时,效忠"伊斯兰国"的尼日利亚暴恐组织"博科圣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去年"11,13"巴黎系列暴恐案的爆发适逢法国欧洲杯测试赛举办当天,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法国欧洲杯引发了全球各界对赛事安保的担忧。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赛事举办至今可谓有惊无险,且截至目前对赛事安保最大的威胁并非人人谈虎色变的暴恐袭击,而是足球流氓的骚扰。足球流氓和现代足球一样起源于英格兰,因此大多数国家使用"hooligan"和"football"这两个英语词汇的"本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09,(9):90-91
1.7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巴基斯坦国防部长乔杜里·艾哈迈德·穆赫塔尔一行,他说,建交58年来,中巴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中方感谢巴方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给予的有力支持。中方愿与巴方共同努力,进一步丰富中巴全面战略台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使其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伟 《世界知识》2014,(19):36-37
今年以来,脱变于“基地”组织的“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不断攻城略地、祸乱周边,有跃升全球暴恐“头牌”之势,对原有暴恐领头羊“基地”组织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构成重大挑战。因际恐怖格局开始进入两强争霸时代,困际社会需提早做好同时应对两大暴恐威胁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2月柏林圣诞集市发生恐怖袭击,近日德国当局确认主犯是一名突尼斯人。无独有偶,2016年7月,一名来自突尼斯的恐怖分子实施了造成80余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的法国尼斯恐袭案;2015年1月《查理周刊》恐袭案的主谋之一也是突尼斯人。这些恐袭案折射出这样一个事实:人口只有1100万的北非小国突尼斯,俨然已成为"圣战"分子的输出大国。除了在欧洲策划城市暴恐,还有大量突尼斯人赴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  相似文献   

9.
李伟 《世界知识》2014,(23):26-27
<正>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成为国际反恐一线,同时迅速成为国际暴恐势力的大本营,不仅使两国饱受恐怖主义之苦,更催生新一轮国际暴恐浪潮,波及国际社会的安危。当前,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南亚即将步入"后反恐战争时代",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基地"组织等暴恐势力或卷土重来。且随着"伊斯兰国"也在南亚兴风作浪,未来南亚暴恐活动或将更加肆虐。在此形势下,加强反  相似文献   

10.
李峥 《世界知识》2015,(7):52-53
<正>从"伊斯兰国"的日益猖獗到巴黎针对《查理周刊》杂志社的恐怖袭击,互联网已经成为新形式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推手以及恐怖组织主要的宣传渠道、组织方式和资金来源。网络恐怖主义已不再是一种令人担忧的新概念,而是已成为现实存在的威胁。西方国家和恐怖分子同步认识到了互联网的潜在风险与巨大价值,互联网将成为世界反恐的新的主战场。暴恐视频:恐怖组织的宣传品新一代恐怖分子已开始充分利用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李伟 《世界知识》2014,(22):24-25
<正>9.11事件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一度同为暴恐活动重灾区。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南亚的暴恐威胁未减,暴恐大案此起彼伏;而东南亚恐情则持续好转,暴恐威胁趋于平缓。不过,随着"伊斯兰国"外溢效应不断凸显,以及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等因素影响,南亚恐情或加剧恶化,东南亚本土暴恐势力也沉渣泛起,有重新复苏可能。南亚:加剧恶化9.11事件后,美国出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权,并发动持续了十余年的反恐战争。在此期间,"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2月14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斯利那加以南的普尔瓦马爆发了自杀式袭击事件,造成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40余人死亡。一时间,印度国内群情激奋。印度政府发表声明称系"默罕默德军"发起的袭击,言辞之间暗指幕后有巴基斯坦的支持。巴方对此予以否认。随后,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一系列"惩罚"措施,最具冲击力的是2月26日凌晨印空军越境对巴境内一训练营地进行空中打击。然而,巴方组织了有力的回应,派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脱变于"基地"组织的"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不断攻城略地、祸乱周边,有跃升全球暴恐"头牌"之势,对原有暴恐领头羊"基地"组织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构成重大挑战。国际恐怖格局开始进入两强争霸时代,国际社会需提早做好同时应对两大暴恐威胁的准备。"伊斯兰国"青出于蓝胜于蓝"伊斯兰国"由"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发展而来,其首任头目扎卡维(2006年被美军定点清除)在阿富汗结识拉登,后将旗下武装"统一和  相似文献   

14.
王世达 《世界知识》2014,(13):44-45
6月14日,持续了数月的阿富汗总统选举进行第二轮投票,虽然当天发生了多起武装袭击事件,但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官方均表示投票活动整体成功。与此同时,阿巴地区安全形势近来再趋动荡,暴恐活动频繁,引发外界对2014年之后阿富汗安全形势的担忧。而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新的撤军时间表,美国未来对阿战略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正>近一年来,欧洲多次遭受恐怖袭击,逐渐沦为新的恐怖活动重灾区,且大多数案件均有比利时背景,尤其是2015年11月中旬的法国巴黎特大连环暴恐案,该案在比利时筹备,八名嫌犯中的三名有比利时"印迹",进一步引发外界对比利时暴恐形势的担忧。被誉为"欧洲心脏"的比利时不经意间成为暴恐"输出之地",原因何在?仔细想来,这既与比利时社会治理缺失、安全管控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亦是比利时应对新一轮国际暴恐浪潮、特别是"伊斯兰国"肆虐不力的直接反应。比利时的暴恐之殇并非偶发个例,而是折射出欧洲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镜头一6月21日深夜,在官方已提前半小时获悉恐怖分子即将展开攻击的情况下,约200名恐怖分子仍成功袭击了印古什共和国的多处目标,包括印古什内务部部长、纳兹兰市检察长在内的近70名护法人员被打死,印古什遭到了2002年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与此同时,恐怖分子方面只有两人被击  相似文献   

17.
赵晓翠  康昭  田玲  惠孛  曾曦 《广西科学》2023,30(1):89-99
研究群体性事件演变过程中的冲突升级引发暴恐转向的风险,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词频-逆文档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TF-IDF)及三角模糊数(Triangular Fuzzy Number, TFN)的组合赋权法,并融合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构建风险转向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分析促使事件态势演变的影响因素,建立暴恐转向指标体系,利用TF-IDF方法对社交媒体文本数据中的代表性高频词汇进行筛选和分类,计算对应指标的客观权重。其次,结合TFN和德尔菲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全积分值法对专家小组评判结果进行解模糊化处理,得到指标的主观权重。再次,根据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得到综合权重,融合BN概率推理模型,预测发生暴恐转向的概率。最后,利用反向推理得出影响因素的后验概率,分析引发暴恐转向的主要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理论参考。实例结果显示暴恐转向风险的预测概率为81%,与实际事件态势发展情况相符,验证了本文模型对群体性事件态势发生暴恐转向风险具有可行、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9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邻国格鲁吉亚发出威胁,宣称如果格鲁吉亚不对其境内的车臣恐怖分子动手,莫斯科将考虑使用战斗机对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地——潘基西谷地发动袭击行动。  相似文献   

19.
正围绕"欧洲是否正在走向衰弱"这一命题的讨论,进行已有时日,随着欧俄关系的紧张和暴恐袭击、难民危机的升级而进一步走向前台。2008年的金融危机,看似要导致"美国的衰落",然而现实却是,欧洲先倒下了,而且短期内看不到显著复苏的可能性。今天的欧洲,内部经济乏力,融合进程受阻,恐怖主义威胁突出,"伊斯兰恐惧症"加剧,民  相似文献   

20.
杜冰 《世界知识》2011,(24):26-27
11月26日夜,北约驻阿富汗武装直升机越境袭击了巴基斯坦境内一个边境哨所,造成24名巴方官兵死亡,13人受伤。事后巴方对此极为愤慨,立即切断了巴境内的北约后勤补给线,并要求美国15天之内撤离位于巴境内俾路支省的舍姆希空军基地。近来龃龉不断的美巴关系再受重创,双方关系降至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