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气味馆     
<正>创业构想哪家强,《趣味科学》找阿亮。继上次的"翼龙飞行馆"失败后,阿亮就励精图治,准备开启一个新项目。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太空。虽然人类已经探索太空很多年,但说起太空气味,知道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因此,阿亮准备开一间大型太空气味馆,让大家一次闻个够。  相似文献   

2.
正8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成立美军太空司令部,表示"太空在美国国家安全和国防中处于中心地位",要确保美国"在天空的统治地位永不受到质疑和威胁"。特朗普并任命现任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司令官雷蒙德为太空司令部司令官。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宣扬太空已经成为"作战域",这推动了其组建太空军,种下了太空部队独立成军的种子。现在拜登政府在视太空为"作战域"方面的表态要谨慎得多,也考虑用其他方式促进太空安全,但是,美国太空军建设的脚步却没有那么容易停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愈加重视太空作战,但是,在特朗普之前,美国领导人从未公开称视太空为"作战域"。2018年3月14日,特朗普视察加州米拉马尔海军陆战队航空基地时首次提出,"我即将发布的《国家太空战略》认识到,太空是一个作战域,就像陆地、天空和海洋一样。我们会建立一支太空军"。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辆商用的载人太空电梯正式投入使用,现急聘清洁工数名,负责电梯日常养护。该岗位待遇福利从优,定期体检,年假10个月,45岁可退休。"自从2042年"天梯2号"正式投入商用以来,进入太空这件事儿突然变得极其方便了。在"天梯1号"太空货运电梯投入运营近十年后,载人的太空电梯终于通过了国务院的审  相似文献   

5.
<正>5次太空之旅879天!没错,俄罗斯宇航员帕达尔卡刷新了宇航员太空停留累计时问的纪录。帕达尔卡首次飞上太空是在1998年,目的地是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近199天后返回地球。期间,他完成1次太空行走,并在"光谱"解除封闭模式下持续工作30分钟。帕达尔卡第2次飞上太空是在2004年,目的地是国际空间站。期间,他与同伴完成4次太空行走,做了几十项有意义的科学实验。由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和太空探测仪器研究、开发近地空间和宇宙的科学实践活动。自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首次遨游太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踏上月球以来,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7,26(3)
正"太空180"大科学试验进程过半整体进展顺利"太空180"大科学试验是我国首次主导的"人与环境"领域大型国际试验。试验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和深圳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主导,16个国内外机构共同参与。自去年正式启动以来,"太空180"大科学试验已完成了90天中期计划,各项科学试验进展顺利。试验在370平米的密闭循环舱内展开,持续180天,其间,4名参试志愿者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及大部分食物,都依靠舱内复杂系统自给自足。试验积累数据将为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太空竞争日趋激烈,太空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增多。特朗普政府视太空为"作战域",在系列战略文件不断明确太空竞争战略目标的牵引下,通过颁布《太空作战条令》、组织太空演习与参与实战、组建太空司令部等措施,积极为制胜太空战略竞争储能备力。为制胜太空战略竞争储能备力视全力维持太空领导力和自由行动为战略目标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从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对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9.
想遨游太空吗?那就坐宇宙飞船,在火箭的助推力下,"呼"地就能飞上天了。不过,太空可不是咱家的后花园,随便就能上去的;那宇宙飞船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坐的,太空之行可是非常昂贵的。如果能在太空和地球之间搭起一座梯子,让咱上太空就像上楼一样随意,那该有多好!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包括日本在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们就设想出了这样的"太空电梯",并且正在努力将它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是亚洲惟一的国际空间站计划参加国。2004年3月日本"希望"号实验舱被送往国际空间站,2008年8月投入使用。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太空外交,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日本政府希冀对"希望"号实验舱的独特太空环境加以充分利用,并借此提出了开展太空外交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一根藕长达1.47米,一串西红柿重达2.6公斤,一个青椒重达400克,一株玉米上结7个穗,小麦出现高产、优质、矮秆、抗病害性能强的渚多特点……这些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太空种子结出的硕果、空间技术带给人类的又一奇迹。那么,什么是"太空种子"?"空间技术育种"又是怎样进行的呢?说得简单些,就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高空气球),把农作物种子搭载上天,随着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数天至散十天,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对种子诱变,再返回地面进行试种、筛选、培育,最后得到优质、粒大的精品"太空种子"用于推广,从而达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目的。目前,位于北京市郊大兴县的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育种试验基地,就已试种了几十亩太空青椒,不仅其产量相当  相似文献   

12.
正4月初,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太空威胁评估》报告,梳理了全球太空技术尤其是对抗性武器的现状,对具备太空实力国家的太空战略对抗能力进行了评估。美国在太空"高边疆"的实力长期独占鳌头,然而面对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的追赶,危机感迅速形成。为维护太空霸权优势,近年在美国出现了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论",关注中俄等国的太空计划,宣扬加强对太空战略态势的监控和未来太空作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东部时间6月11日,美国将“伽马射线大区域太空望远镜(GLAST)”送入太空。美国的“大型观测台”计划包括“四大天王”.即“哈勃”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康普顿”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和“斯必泽”红外太空望远镜。其中.“康普顿”因为出现陀螺仪故障,被迫在地面控制下于2000年脱离轨道坠入大海。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是"太空军事化"始作俑者当今时代,"太空军事化"与"太空武器化"是事关太空安全的头等话题。"太空军事化"是指通过运用太空资源增强传统军事力量的效率,或是为了军事目的使用太空资源,这些军事目的包括通信、电子侦察、空中照相侦察、  相似文献   

15.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很小的星体。自古以来,生活在"地球村"的人类,对苍茫的人体充满了无限美好的遐想。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后,人类跻身太空的种种梦想逐渐变为现实。茫茫无际的太空是一个失重的环境,又有较强的辐射线,当生活习惯了重力环境的植物进入太空后会产生什么反应?怎样生存、  相似文献   

16.
<正>问在太空中航行,最让宇航员头疼的问题是什么?A如何摧毁弑星者基地,与维护宇宙和平的银河舰队胜利会师B如何登陆火星并建立基地,为人类开拓首个太阳系殖民地C如何探测木卫二,土卫六的冰下海洋是否存在生命D如何安安心心地上个厕所太空大便难题,困扰了宇航员很多年,虽然太空飞船中也配有马桶,但不像你家卫生间里直径30厘米~45厘米的那个——为避免排泄物"飘"出马桶酿成"参剧",它的直径只有约10厘米,不想"脱靶",宇航员必须配合马桶座位下方的摄像头反复训练,"弹药"自备……今后,太空机构还打算送人类上小行星甚至是火星,一旦登上那  相似文献   

17.
李淑芳 《奇闻怪事》2012,(11):12-13
我国"神九"飞天在即,据介绍,飞船将搭载3名航天员发射升空,其中包括我国的首位女航天员。我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可以说就是一位女性的太空旅行。然而在现实中,因为生理差异,女性进入太空将要克服更多的困难,面临更多的挑战。全球迄今为止的数百名航天员中,只有56名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18.
<正>"或许——和地球相比,我还是更适应太空生活!"完成人生第4次太空旅行——在国际空间站宅了340天后,重返地球的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吐吐舌头,脸上挂出顽皮的苦笑。"可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您暴露在太空辐射中,相当于在洛杉矶和纽约之间坐了5250次飞机!并且,受失重的影响,您的腿部朝头部转移的液体,足足有一瓶2升装可口可乐那么多!"采访斯科特的记者显然做足了功课。"没错!"斯科特耸耸肩。"NASA公布的数据显  相似文献   

19.
太空诊所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宇航员进入了太空,工作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前线。然而,太空环境也影响了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导致一些太空疾病出现。为了能及时医治这些疾病,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太空诊所,计划把它安装在永久性空间站内。太空诊所内配有小型现代化诊断器,如X光机、B超机和CT扫描机,可用于对宇航员做  相似文献   

20.
《奇闻怪事》2013,(6):19
外媒报道,最近研究表明,如果太空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那么平均每隔五到九年就会发生一次卫星和飞船被撞击的事件。据悉,这项研究是由"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做出的。他们在第六届欧洲太空碎片会议上公布了研究结果,并表示这只是最乐观的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每况愈下。太空垃圾是环绕着地球运行的各种人造物体,包括报废的卫星和丢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