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爱霞 《奇闻怪事》2007,(10):25-26
四年级学生小强一上学就说头疼,哭着喊着不要上学,家长老师西仑番上阵也劝不进校门。如果家长强行送进学校,在教室中坐不了多久,就脸色苍白,冷汗直流,双手抱头嚷着头疼,只要家长接回家,症状马上缓解。各大医院去了不少,CT、核磁共振都没有查出脑部有什么异常。于是“撒谎”、“不爱学习”、“不听话的孩子”等一系列“桂冠”落到小强的头上。爸爸的巴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不要总霸占音响,将跟不上时代的歌曲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播放。△不要总说我们是“小兔崽子”,因为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这对家长是不利的。△不要在家长会过后,总说:“看看别人……”您应该看到,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不要总逼我们去上那该死的补习课、艺术课(除非我们自愿),毕竟我们是有思想的人。△不要总唠叨个没完,因为那样只能使我们更加“逆反”。△不要告诉我们:“多和好学生接触……”拜托,不要以那该死的分数来衡量别的孩子的好坏。△不要看到我们和异性在一起,就以为是“早恋”,不要把你们大人的“八卦”带到我们的世界。△不要总以…  相似文献   

3.
沈国华 《杭州科技》2001,22(4):39-39
和孩子一起上网吧!这个“吧”不是“网吧”的“吧”,而是一个表示催促的感叹词。家长,尤其是学生家长看了,一定会很生气,如果他们知道我还是一个老师,肯定会更生气。 那么,我就先检讨检讨自己吧!报纸上说了,现在的老师知识面没有学生广,有的老师看了非常不高兴。我看了却觉得很惭愧。调查的结果绝对是真实的,老师的知识面确实普遍没有学生广。因为我也曾经是学生,我知道我书看得最多的时候就是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一有零用钱,首先就是买书。现在看看书架上的书,大多数都是学生时代买的。等做了老师了,却好像是功德圆满了…  相似文献   

4.
口水薄     
给刻薄的朋友:当我做好一道菜,满怀期待地想听到你的赞美,你却说:“没关系,不过你的开水倒是烧得很好喝。”—长这么大还没喝过烧得不好喝的开水的好友留给可爱的老师我们知道您很敬业,但也请您注意身体保健:因为当我们问:“老师,您毕业多久了?”您竟红着脸答:“很……很久了,早上喝了不少水……”—不是问您憋多久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接下去的学生留给异想天开的毛同学:虽然中国历史上三妻四妾的例子很多,但请不要把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写成一天一妻制。—不知道该加分还是打0分的老师留给没有口德的弟弟:D请不要在我参加完减肥班,回家量…  相似文献   

5.
正原来以为加拿大人都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其实加拿大的主流层面也期望培养既有学识又具优秀品质的人才,而且社会精英大多数还是当地人。在加拿大家长眼中,“乙等生”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如果自己孩子得到“A”,他们在其他家长面前可是风光十足了。很多家长知足地对我说:我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虽然有几门得了“C”。但C是“好”的意思。这话不假,在加拿大即使高中毕业成绩是C,也有机会跨进口碑不错大学的门槛。加拿大家长并不像中国家长那样在乎孩子在班上的成绩排名。说实话,即使家长想知道也难,因为老师从不排名次,甚  相似文献   

6.
小A同学进入初中成了我班的一位学生。他聪明但很顽皮。一个月下来,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发现小A同学身上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上课思想不集中,心神不定,有时还破坏纪律;教学活动不积极参与;做作业马虎,还经常不完成,明显表现出不爱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各位老师都找他谈话,给他指出缺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班主任当然找他谈话教育的次数更多,但依然见效不大。于是班主任联系了小A家长,想了解他在小学时的表现。家长一开口就无奈地说:“我这孩子从小就不爱学习,学习态度和习惯嘟很差,老师和家长也没有办法改变他。”原来他一直都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问题生。  相似文献   

7.
[事件回放]2007年12月24日是个普通而又不平常的日子,我象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家里。大概到了晚上20:00左右,“叮铃铃”电话响了“你好,老师,我们家孩子到现在还没有回家。”电话那头传来焦急地声音。“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家?”我也有些着急了。为什么家长这么晚才打电话过来呢?仔细分析原因:原来这孩子以往放学以后要到培训班去做作业,前几天因为生病,好几天没去培训班了。今天培训班的老师以为还生病没来上培训班。而家长呢,以为孩子去培训班了,所以也没有打电话询问。原本7:30孩子该回家的,可是到8:00了,还不见人影,于是家长急了,这才先打电话到培训班,然后又打到了我家里。  相似文献   

8.
14岁便只身前往英国留学,在英国读完中学并考上世界一流学府牛津大学。 Stephen这样告诉想出国留学的中学生朋友:“在国外,自信是必备的素质,因为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什么事都不能完成;中学生选择留学一定要理智,如果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制力,那就不要出去。”14岁只身上飞机 面对孤单独自抹泪在去英国的飞机上Stephen忍不住哭了。“当年下飞机的时候都是航空小姐带我下来的。”不过Stephen强调,在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哭过,他觉得男孩子面对一切都必须坚强。对于“是否年龄太小,不适合出国”的问题,Stephen认为应该因人而异,他自己从小…  相似文献   

9.
当我出生以后,如果我会说话,我一定会说:“谢谢,谢谢你,妈妈。”然而,我却不能,因为我连说话的权利也没有,原因只有一个——我是个婴儿。当我活了15年时,如果我能说话,我一定会说:“不要,不要有战争。”然而,我却不能,因为我连说话的权利也没有,原因只有一个——我思想不健全。当我活到35岁时,如果我可以说话,我一定会说:“老板,给我涨工资。”然而,我却连说话的权利也没有,原因只有一个——我会戴上个印着“不敬”的帽子,被老板“炒鱿鱼”。当我活到75岁时,如果我想说话,我一定会说:“拜托,让我多活100年。”然而,我却连说话的权利也没有,…  相似文献   

10.
常雪颖 《科技资讯》2014,(28):173+175-173
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精神空虚、学生的价值观偏向模糊、摇摆、模棱两可、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等特点。因为这些学生都是每个学校中的“差生”,早已失去了老师们的“宠爱”,同学们的“追捧”,家长的“信任”。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青年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必须要有耐心、爱心和恒心。  相似文献   

11.
一个年仅21岁的中国大学生连续三年获得MicrosftMVP(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称号,然而有谁能想到这位IT高手,中国最年轻的“MVP”,从小学到高中竟一直是个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差等生”。也许,他的成功可能给有类似经历的中国孩子带来有益的启发和少许的鼓舞……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 我们是初三的学生,随着中考的临近,大家都在积极“备战”,暗中较劲。可不知为什么,我们几个越来越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千真万确是精力不足!为此,有的家长买来补品,我们不敢吃,怕没有效果,怕胖,怕吃出什么副作用来。有的家长为我们改变了平时的膳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艺术类的的一门学科,历来都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所重视的。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因为地理环境所限,美术老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加上对“副科”的偏见,美术教学只是一种摆设,或是美术课上一人一张白纸,任你画什么都行,老师一般都不讲析。  相似文献   

14.
一.爸爸为什么会变小每天早晨上学之前,妈妈都要问我:“橡皮带好没有?家庭作业带好没有?家长签字的考卷带好没有?红领巾戴好没有?坐电车的月票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在一百个“带好没有”之后,妈妈就会问我:“爸爸带好没有?”我从橡皮、家庭作业开始检查,检查到第一百零一件——爸爸,放在我的口袋里了,妈妈这才放心地让我上学去。我的爸爸确实只有拇指那么大,一天到晚坐在我的上衣口袋里,督促(这是妈妈的用词,其实是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爸爸过去其实和其他人的爸爸一样大一样壮,是个胖子,可…  相似文献   

15.
细语拨心弦     
付建林 《奇闻怪事》2009,(12):37-38
很多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都要求学生让家长在试卷上签名,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对家长隐瞒不报,便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给孩子以鼓励和鞭策。但是,又有多少老师会想到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一个要求却对学生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呢?让我们来看看“试卷签名制”下“诞生”的学生“百态”吧!  相似文献   

16.
骂,不是爱     
我小学时有一个老师,她很优秀,但是经常骂出一些难听的话来伤学生的自尊心。班上每一个同学她都骂过,有很多话都刻入我脑子了,比如:你长大只有背起背篼去拣垃圾!你脑筋没有皱折啊!你饭桶一个,以后拣垃圾连位子都找不到!所以,我们班没一个不怕她,上课前,教室闹哄哄,她一走到教室窗户边,立刻鸦雀无声。被她请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说话结结巴巴,怕没回答好又被骂。连家长都怕她,因为她连家长都要骂!她要请哪个家长到学校来,那个家长肯定会被“吓死”!她骂人一流,打人更一流!只要犯了错,把她惹恼了,很有可能遭受她的“尺子功”!她用尺子打你手心…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问今天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重要不重要?大概很少有人不承认它们的作用。但据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做过的一次全国调查,在家庭教育一系列选择题目中,大多数家长答题的前三位都没有德育。前两天,听我的一个朋友讲,他因公访问加拿大,在国际航班上与一位外国中年妇女坐在一起,那位妇女有一个漂亮、天真、可爱的六七岁大的女儿。十多个小时的航程,不见她有搂抱女儿的动作,也未听“乖乖”、“宝贝”的不停叫唤。一切都让孩子“自力更生”。比如上厕所、比如向空中小姐要饮料喝……只是有时提醒、指点一下。最让他难…  相似文献   

18.
去!做作业去!作业没做完不许看电视!我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你看看人家小强,怎么就能排第一!听听我们的家长都在命令一些什么吧!看看我们的家长每天都在重复的话吧!设想一下,如果把我们一天中对孩子所说的全部的话,都用录音设备给录下来,然后把自己当作孩子,听这个录音,会怎么样?不要想当然,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话,甚至怀疑,这是我说的吗?因为,此时此刻,这录音,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种噪声!难道你不认为,只要是我们不喜欢听的或者是我们不需要听的,就是噪声吗?我们自己听一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严重的是,孩子比…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13,(4):39-39
如果你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也许你的身边已经悄悄流行起“留指甲”来。长而透明的指甲会让你的双手看起来修长美观,给你平添一丝成熟和妩媚。当然,“留指甲”一般是家长和老师明令禁止的。不要觉得伤心气愤,其实他们真的是为了你好.  相似文献   

20.
笑话     
刺激的游戏某日一女中的某班物理老师请病假,40位女同学都在期待会是谁来代课,到了物理课时居然是位大帅哥男老师,于是一位女同学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不要上课,来玩一些兴奋刺激的游戏呢?”男老师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各位同学课本收起来……现在考试!”喝不下去了小约翰第一次学游泳,可是过了不久,他就向训练员说:“我们,我们今天就练到这吧?”训练员很是奇怪,心想:这句话应该是我说呀,可是他还是问道:“为什么呢,小约翰?”这时小约翰低着头,可怜地说:“因为我,我实在喝不下去了。”接电话某甲给楼上的某乙打电话,打了半天没人接。甲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