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制潜水艇     
潜水艇(也称潜艇)与其他种类的水上漂浮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经过专门设计,能下潜入水!当然它也能在需要的时候再浮出水面来。潜水艇是通过压载来控制其在水中的深度的,也就是说通过压载来改变潜水艇的自身重量,使其重力大于或小于海水的浮力。  相似文献   

2.
知识点击1: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当属俄罗斯的“台风”级潜艇,体形大概有俄亥俄的1.5倍,重量超过2万5千吨,别看它大,同样作为战略级别的潜艇,美国俄亥俄级装载的导弹量要比“台风”潜艇多4枚,这样讲,“台风”潜艇岂不是很没有面子?略带咸味的海风吹过美丽的夜港,不远处,一个庞然大物缓缓地下沉,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视野之中。数个星期之后,在漆黑冰冷的北极冰层下,它一动不动地“睡”在那里。之后,它又将前往温暖广阔的太平洋……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一艘德国的潜艇上,诡异地发生了各种离奇的事件,让人百思不解。一开始就发生多起不祥事件"U-65"号是一艘不祥的潜艇。它是德国人于1941年在比利时建造的24艘大型潜水艇之一。早在建造这艘潜艇过程中,就  相似文献   

4.
1620年,在英国泰晤士河十二呎到十五呎深处,曾有一艘特制的船,在水面下潜行了几小时。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潜水艇的雏形。其后潜水艇发展成为作战武器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在广大的海洋里,都进行过潜水艇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潜艇出现了。所谓核潜艇,就是利用原子动力的潜艇。它的动力装置和陆上的原子发电站一样,同样有原子反应堆。原子铀棒的高热通过热变换器使水沸腾起来,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发出电来,去转动螺旋推进器  相似文献   

5.
世界潜艇力比较据伦敦每日电闻报海军访员报告,现在世界各国的潜水艇力量,苏联已占第一位.现在苏联在太平洋北部,有潜艇四十艘;在波罗的海,有潜艇九十艘.美国现在有潜艇一百艘,法国九十二艘,意国八十六艘,都不及苏联.又目前苏联的太平洋舰队,每月可增加  相似文献   

6.
荷兰沃克斯潜艇公司最近推出的4人座微型潜艇,外形与描写未来太空时代高科技生活的美国老动画片《杰森一家》中的飞船很相像,但是这种微型潜水艇的设计目的是潜入大海深处。  相似文献   

7.
林楚 《少儿科技》2011,(10):30-30
怎样使潜水艇潜入水下,又再回到水面呢?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东西做一艘小小"潜水艇"。它在瓶子里下沉或上浮,所用的原理与潜水艇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8.
不连续分凝冰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并推导土体在冻结过程中由于冻结速度和水分移速度的影响,造成不连续分凝冰有单薄冰层、双冰层和厚冰层3种发育模式,采用受控试验的反演分析验证了不连续分凝冰的发育模式,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分凝暖端的孔隙冰压力变化平稳;当单薄冰层和双冰层发育时,冰分凝温度和孔隙水压力波动较大,尤其是在双冰层生长时,冻结缘发育最充分,分凝暖端的温度和孔隙水压力降低幅度最大;在厚冰层形成后,由于冻结锋面推移  相似文献   

9.
橡胶颗粒沥青路面的除冰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除冰机理,研究冰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分析橡胶颗粒沥青路面上冰层破坏的断裂力学,提出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作为判断冰层破坏的依据;针对不同温度、不同厚度的冰层,分析弹性模量与除冰效果之间的关系,得到不同弹性模量下的路表面最大变形量;研究超载情况下冰层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以及弹性模量与除冰效果之间的关系;采用车辙仪法进行室内除冰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断裂破坏是冰层破坏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复合型裂纹发生失稳扩展,呈一定辐射状分布,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区域裂纹充分扩展或者裂纹分布密度达到一定饱和程度,进而引起冰的局部破碎;随着外界温度升高、冰层厚度减少和行车荷载增大,路表最大竖向位移和能够除冰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逐渐增大,除冰效果越好;室内除冰模拟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较吻合,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重力流理论,将冰下的气垫扩散假设为圆形,建立了气垫船低速破冰时冰层的破坏模型.分析冰层的受力,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Wade的实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计算公式可以将冰层强度和冰厚分开考虑,使得不同海冰的试验结果可以相互对比.分析了气垫压力与破冰厚度的关系,确定了气垫船气垫压力与最大破冰厚度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气垫压力越大其最大破冰厚度也越大,在相同的气垫压力和最大的破冰能力要求下,不同航区会达到不同的最小气垫面积要求.得到了气垫船破冰能力的判断方法,可以用来估算气垫船在低速下的破冰能力,指导气垫破冰船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探索号潜艇     
《小学科技》2011,(6):36-37
在潜水艇的帮助下,天行者一行人顺利摆脱敌人,继续向深海进发。现在,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这艘潜水艇吧。  相似文献   

12.
美国麻萨诸塞州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水下电子邮件发送技术 ,该技术与以往的技术相比 ,传送距离更远。美国海军使用Benthos公司开发的新技术 ,从加利福尼亚海湾潜艇向位于圣地亚哥的一个海军基地 ,以及其他水下调制解调器发送电子邮件。USS海豚号潜艇巡航深度为 4 0 0英尺 ,该潜艇可以向 3km范围的中转点传送电子邮件 ,中转点再将信号传向陆地。水下移动潜水艇第一次可以不用浮出水面 ,伸出天线 ,进行通讯。调制解调器通过使用音频能量 ,发送数字数据。电子邮件以 2 4 0 0b/s的速度传送信号 ,这个速度与台式电脑相比 ,较为…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潜水艇是在水中进行战斗活动的军舰。它在水中的排水量达数十吨至近万吨,下潜深度一般为100—400米,具有良好的隐敝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突击威力,能远离基地长时间地在海上进行战斗活动。一般地说,潜水艇的主要任务是袭击敌人大、中型舰船和岸上重要目标,并担负战役侦察。潜水艇有特种水  相似文献   

14.
潜水艇大家都清楚,可飞机不是在天上飞吗,什么时候掉海里去了?并且,掉海里了还有胆量挑战潜水艇——也可以说是深潜器,难道没有变成一堆废铜烂铁?非也非也,此飞机非彼飞机,它可是先进的深海飞行器哟!它是科学家研制的新式水下探测工具。  相似文献   

15.
从初露头角到大显身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先发明了潜水艇,并立即把它做为武器投入战争。这使美、法等国的舰船,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但是在潜水艇出现后不久,法国就制成了一种可以侦察潜水艇方向和位置的仪器,使军舰有了观测水下目标的耳目,可以做好准备,予以歼击。这种仪器叫做超声定位仪。这是人类第一次应用超声来为自己服务。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世纪,超声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技术的各个领域,超声技术已经成为广泛引起注意的尖端科学。有人把它说成是现代技术中的多面手了。超声和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  相似文献   

16.
核潜艇浅谈     
在近代海战中,潜艇是一种有成效的舰种。在一次大战初期,曾有一艘德国潜艇取得在一小时之内连续击沉三艘英国大型装甲巡洋舰的战例。在二次大战中,被德国击沉的商船中近百分之七十是由潜艇击沉的。但是,当时的潜艇是用蓄电池作电源,不仅航速慢(最大时速只有四十公里),而且全速航行时只能跑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就需浮出水面利用柴油发电机进行充电;还需要经常浮上水面进行换气。这样频繁地上上下下极易暴露,对潜艇的战术性能影  相似文献   

17.
据新华社伦敦电英国、美国和俄罗斯正准备对南极洲最大的冰底湖泊——“东湖”进行联合探测。科学家计划用两年时间凿透“东湖”表面厚达4000米的冰层,以研究冰封数百万年的湖水中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生命形式存在。科学家在考察中将采用先进的冰层加热钻探机。这种钻探机经过特殊消毒处理后,不会污染原始的湖水,在抵达冰下湖面后还能释放出来水底机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4月14日讯,美国宇航局在华盛顿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土卫二上具备生命所需的所有元素,而情况相似的木卫二同样有潜力。据悉,这两个卫星非常像,外面被厚厚的冰层包裹,冰层下隐藏着流动的海洋。此前,科学家们认为木卫二和土卫二冰层下的海洋可能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地方。尤其引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卫星的冰裂中都有喷射羽流的存在——这意味着科学家们不需要钻开冰层,只需分析喷射出的羽流成分,就能对冰下的神秘深海有所了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1日,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闯进瑞典哈斯佛尔登海军基地的禁区。正在进行演习的瑞典海空军立即围捕这艘潜艇,虽然没有结果,可是这一事件曾轰动了全世界。哈斯佛尔登海湾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南约30公里处。那里建有瑞典最大的,也是世界著名的地下海军基地——东海岸海军基地。它建设在离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06,(5):82-83
埋藏在南极冰层下的中微子观测网,其规模是日本神冈探测器的2万倍。 为了观测来自宇宙的高能中微子,美、欧、日等国家的科学家正在联合进行一项取名为“IceCube”的国际科研项目,试图解开宇宙高能中微子的谜团。2006年1月末,已经开始进行观测。本文将介绍这个埋藏在南极一两千米冰层下的中微子观测网.它是由4800个光检波器组成的巨大而独特的天文观测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