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技传真     
全球气温上升0.6℃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的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 美国波士顿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这一科研小组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尽管不能排除一些自然条件的变化,但近百年来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人类活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是语言大师.人的歌曲中自然也就融会了语言。边歌唱边诉说。人类又是创造大师。歌唱时也就有种种乐器伴奏,相得益彰。这些都远非动物们所能比拟.它们不能企及万一。  相似文献   

3.
进化的主流     
进化的主流是科学的不断渗透。当处于蒙昧中的人类不能左右自然时,迷信充当了人类进化的主流。各位神灵作为托词被生生造了出来,愚弄自己也欺骗别人。迷信凶狠地扼杀科学的萌芽,经过不计其数的斗争、无数先驱为赛先生殉葬之后,科学终于成为人类进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按其字义是一门关于生物(包括人类)居住环境的科学。生物不能脱离其居住的环境而存在。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自然因素和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人为因素结合在一起,正在急剧地改变着生物圈,与此同时建立起新的生物技术圈。为此,必须详尽地  相似文献   

5.
自然观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自然的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笛卡儿在十七世纪科学革命建立起来的科学规范(paradigm)已经不能成立,人们必须重新研究自然与生命的关系、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下面,笔者准备就现代的自然概念与新生命观、新人类观的关系,新自然观与东方自然观的关系,分四个部分加以论述。我们现在所用的“自然”这个词,其实早已失去它原有的涵义,而相当于欧洲的nature。但是,nature这  相似文献   

6.
刘学礼 《世界科学》2003,(10):44-46
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象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最初的技术,一般是指劳动者的技巧、功能和操作方法。近代科学兴起以后,技术逐步成为科学与生产的中介,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作为人类对改造自然总体性哲学反思的技术哲学,它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人类变革自然  相似文献   

7.
玛珥湖     
基于对今后几十年到一百年中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了解的需要,人类亟需获得对过去10—100年时间尺度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规律,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机制的认识。而目前由于任何绝对年代测定方法均不能满足时间坐标精确到年的要求,所以人们只能采用具有年、季旋回界面因而能够自我记年的自然材料来达到目的。这种自然材料也被称作“自然时钟”。迄今所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至上,科技发展也扮演了科学的角色,自然环境被颠覆、破坏,科技越发达,环境破坏越厉害,人类生活的景观环境也更加需要关注,景观环境中需要关注的是自然的景观、绿色的景观、景观与人的关系、景观与人的生活、绿色景观的作用与意义,人类如何维护绿色的景观,人类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绿色的景观是和谐自然与人类现代发展共同发展的结果,绿色景观的维护需要尊重自然和让自然自己做功。  相似文献   

9.
胡鑫 《大自然探索》2001,(11):30-32
文本文作者记录下了黑龙江省龙江县哈拉海原始温地被发现和迅速消失的过程。读后发人深省。人类来自于自然,爱惠于自然,却不肯给自然留下些许的隐秘和自在的余地。这不知是自然的不幸,还是人类的不幸。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至上,科技发展也扮演了科学的角色,自然环境被颠覆、破坏,科技越发迭,环境破坏越厉害,人类生活的景观环境也更加需要关注,景观环境中需要关注的是自然的景观、绿色的景观、景观与人的关系、景观与人的生活、绿色景观的作用与意义,人类如何维护绿色的景观,人类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绿色的景观是和谐自然与人类现代发展共同发展的结果,绿色景观的维护需要尊重自然和让自然自己做功.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5,(7):4-4
科学家最近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移动地面土壤的能力,比风、雨和河流等所有自然侵蚀过程的总和还强。具体而言,在改变地球面貌的速度方面,人类大约是从1000年前开始超过自然力量的。过去科学家一直以为由农牧业、采矿业和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壤移位程度,和由自  相似文献   

12.
人类通过城市扩展了自身的栖息地,然而这种扩展通常却是以丧失自然为代价的。21世纪的城市,应通过自然生境再现、生态修复、融入自然的景观规划等措施的实施,让城市成为生命共同的家园,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以此确保城市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人工的好还是自然的好”这个问题是基于今天人类似乎认为,世间一切没有什么东西是人创造不出来的,尤其是在生命和自然的领域。比如,人造美女,商业广告说27天就可以迅速打造;比如克隆人类,醉心于创造人的人认为设计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比如创造基因超人。人类有“创造一切”的自信当然不是坏事,因为人类现有的一切都是人类创造和劳动的结果。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人真能在各方面,尤其是创造生命方面,造出等于或优于自然的生命吗?今天,生命领域中的人类创造性活动还在不断地为自然优于人工添加新的证据。现有的各种人工生殖技术(又称…  相似文献   

14.
<正>在纪念《自然》杂志创刊150周年之际,回顾人类走过的历程,过去的一个半世纪如何塑造和形成了今天的科学体系?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撰文指出,科学要走向未来,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要开拓新的视界,达到新的境界……科学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1957年10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空间探测的新纪元。利用卫星和飞航对太空进行探测,极大地开拓了人类的科学视野和科学实验领域,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同时,空间探测也是空间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它对空间技术提出新的  相似文献   

16.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03,(12):42-43
人类相当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都是受到自然启发而产生的。换句话说,人类的发现和发明创造很多来自于对自然的模仿。这种模仿有些是成功的,但有些却是蹩脚的,或不太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古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范围很小,不存在人口数量与大自然生态平衡失调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同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日趋明显的矛盾。当今世界,引人瞩目的人口、农业、能源、资源和环境五大课题,实质上就是这一矛盾的尖锐反映。人类是各种人工生态系统的创建者,同时又是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最终消费者。如果人口的增长超越大自然系统生态平衡所允许的负荷,必然会给人类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史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迄今的整个认识过程,即对人类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与自然的共存和搏斗中得出的技术、经验和知识体系的产生、发展以及规律性的理论总结。不仅如此,科学史还应是人类对这一认识过程的反思。著名科学史学家萨顿也说过:“科学是人类真正有积累性和进步性的唯一活动”。从古希腊朴素的原子论和物质元素构成说到现代核物理学;从周易卦象中的原始二进制到现代信息理论,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代科学的高峰都是过去知识的沉淀和升华,那么要达到未来科学之巅就必须对以往的人类科学成就有一个整体纵向的考察,即研究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科学离不开积累和创造,科学观应是历史观和创造观的统一。人类是不断发展的,向前看,面向未来,无疑至关重要,但轻视历史,将现在和过去对立起来却是缺乏远见卓识的。我们不能偏狭地把历史理解为古人、古董、古纸堆和一切陈旧  相似文献   

19.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变了环境的供给能力,使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浅见与短视,诱发了多种环境问题。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认识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类种环境的协调统一,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表中所列有关环境的“年”、“节”、…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人类在和大自然各种事物共存中,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谁主宰谁的现象,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一起在平等的状态下维持着人类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人类由于自私和贪婪,逐渐把自己从自然中“拆卸”下来,成为万物之尊,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为其自身的发展,无视自然界的法则,不顾一切,恣意妄为,对大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为此自然界开始对人类进行惩罚。怎样才能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呢?人类必须回到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缓解这种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