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14,(6):7-7
正在地球上所有的蛙种里,生活在印度西高止山脉的印度紫蛙显得非常独特:身体圆胖,体色呈紫色,口鼻部尖尖的。印度紫蛙的这些不同寻常的特征,源自于它们的生活方式:它们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地下,运用自己短而结实的肢腿挖洞,最深可达3.7米。在短暂的季风季节,印度紫蛙会钻出地面交配。这时雄蛙会叫春以吸引雌蛙。不过,雄性印度紫  相似文献   

2.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毒箭蛙跟马达加斯加的毒箭蛙原本并不相干, 然而它们用以制造毒液的配方却是一样的——都是毒蚁。具体而言, 这两种毒箭蛙都以富含有毒生物碱的蚂蚁为食,并且都能在自己体表的皮囊中储存毒素,而毒箭蛙自身却不会受到这些毒素的伤害。这两种毒箭蛙显然是各自独立进化出明亮的体色——警告色的,但它们在外表上却惊人地相似。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趋同进化”,即当两个不同的物种面临相同的生态压力时会形成相似的对策。而毒蚁自身的趋同进化,则是毒箭蛙出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6,(4):5-5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毒箭蛙跟马达加斯加的毒箭蛙原本并不相干, 然而它们用以制造毒液的配方却是一样的——都是毒蚁。具体而言, 这两种毒箭蛙都以富含有毒生物碱的蚂蚁为食,并且都能在自己体表的皮囊中储存毒素,而毒箭蛙自身却不会受到这些毒素的伤害。这两种毒箭蛙显然是各自独立进化出明亮的体色——警告色的,但它们在外表上却惊人地相似。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趋同进化”,即当两个不同的物种面临相同的生态压力时会形成相似的对策。而毒蚁自身的趋同进化,则是毒箭蛙出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地球上的多数蛙类可能要感谢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美研究人员声称,多数现存蛙类物种"崛起"于那场生物大灭绝之后。因为大灭绝事件导致太多物种消失,为蛙类的迅速"崛起"让出了空间。目前,全球约有6700种蛙类,其中88%的蛙类物种是当时幸存的3个  相似文献   

5.
血战吃人蛙     
<正>科学考察队一行7人被怪蛙围困,怪蛙向人们喷毒,使人致瞎或乏力,然后再包围啃食,人们用火攻、木棍、匕首都无法阻挡怪蛙的进攻。最后动用了直升飞机,才逃出蛙口,但已付出了惨重代价。人们再寻怪蛙踪迹时,怪蛙却失去了踪影……  相似文献   

6.
箭毒     
朱铃 《大自然探索》2005,(11):52-55
箭毒,顾名思义,就是猎手涂抹在弓箭上用以猎杀猎物的毒药。在世界不同的地区,猎手们采用的箭毒各不相同。有的是从植物中提取,有的是从毒蛇身上获取;非洲卡拉哈里沙漠中的布须曼猎手最常用的弓箭毒药源自一种独特的昆虫——叶甲科甲虫,而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印第安猎手则喜欢从体色鲜艳的剧毒箭蛙身上获取他们所需的毒药。本文介绍其中几种箭毒。  相似文献   

7.
<正>雄性红艳箭毒蛙在追求配偶时吵闹不休,并毫不在意谁会听到它的歌声。它深信自己性感无比。雌蛙青睐那种叫声又长又响、快速且持续的雄蛙,因为这些特征显示了一位健康、雄壮、很可能携带良好基因的配偶。但这种特点也同样会使雄蛙在掠食者面前暴露无遗。红艳箭毒蛙之所以会在面对饥饿的掠食者时如此  相似文献   

8.
徐娜 《科学24小时》2009,(10):22-22
最近,一些生物学家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中发现了一只丑陋的怪蛙,它的名字叫“猪鼻蛙”。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蛙是全球最丑陋的一种蛙。最近发现的这只猪鼻蛙,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第14只猪鼻蛙。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些生物学家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中发现了一只丑陋的怪蛙。它的名字叫“猪鼻蛙”。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蛙是全球最丑陋的一种蛙。最近发现的这只猪鼻蛙,是研究人员所发现的第14只猪鼻蛙。  相似文献   

10.
雄性欧洲褐蛙"找对象"越来越难了。科学家最近发现,比利牛斯山脉水塘中的雄蛙数量已经是雌蛙的4到10倍。不过,那些在恋爱方面不走运的雄蛙却决不"轻言放弃"。在典型的交配仪式中,雄蛙会紧紧抱住雌蛙,直到后者产卵。这时,雄蛙会给卵授精,  相似文献   

11.
印度科学家发现了15种新的蛙类,其中包括3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蛙类动物。在这些蛙类里,有叫声像猫一样的猫叫夜蛙,也有雄性和雌性共同照看蛙卵的乔格夜蛙,还有一种91年前曾被发现,但后来被认为已经绝迹的库尔格夜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印度已知的蛙类增至336种。  相似文献   

12.
张勇  吴小森  吴文健 《自然杂志》2006,28(4):219-223
伪装是动物体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本文综述了有关动物体色的呈现机制、体表图案形状及分布特征、捕食和躲避捕食过程中体色伪装机理等方面的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研究结果对动物进化、动物视觉、服装设计、美术理论和军用伪装等领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揭秘剧毒蛙     
在南美洲一片沼泽林中,一支以马尔塔为队长的苏联探险队被派到这里来考察。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捕捉一种蛙———叶毒蛙。叶毒蛙是两栖动物丛蛙科的一种蛙,分布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等地。在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沼泽,气候潮湿,阴霾多雨。这样的栖息环境对叶毒蛙来说是再好不过了。这种蛙的面目丑陋,身体很小,只重只有1克多,然而这种小得可怜的动物被称为“剧毒恶魔的化身”。只要十万分之一克毒液就足以使一个人在几秒钟内丧命。它的毒性是眼镜蛇毒性的50倍。早在哥伦布时代,当地的印第安人就用这种蛙的毒液做毒箭。叶毒蛙的毒液为什…  相似文献   

14.
神秘蛙世界     
正夏夜,酷热难当,田野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呱叫声。我们知道那是蛙们在开"演唱会"。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们千差万别的美以及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呢?①繁多的种类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与小鲵科或蝾螈属血缘相近。蛙在生物学上被分为14个科,约6000种。蛙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且是许多热带和亚热带生态系统中的优势成员(占蛙全部种类的80%以上,余下的分布于沙漠及北方地区,只有在最遥远的大洋、海岛上才没有蛙的群集)。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4,(12):74-74
雄性欧洲褐蛙“找对象”越来越难了。科学家最近发现.比利牛斯山脉水塘中的雄蛙数量已经是雌蛙的4到10倍。不过.那些在恋爱方面不走运的雄蛙却决不“轻言放弃”。在典型的交配仪式中.雄蛙会紧紧抱住雌蛙.直到后产卵。这时,雄蛙会给卵授精.然后游走。接着.那些不走运的“光棍”  相似文献   

16.
印度科学家发现了15种新的蛙类,其中包括3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蛙类动物.在这些蛙类里,有叫声像猫一样的猫叫夜蛙,也有雄性和雌性共同照看蛙卵的乔格夜蛙,还有一种91年前曾被发现,但后来被认为已经绝迹的库尔格夜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印度已知的蛙类增至336种.  相似文献   

17.
正paleontology古生物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一具7000万年前的两栖动物化石。通过对化石骨架形态的分析,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史前生物是一种巨大的蛙,并称其为"恶魔角蛙"。他们推断,恶魔角蛙的体长可达0.4米,体重可达4.08千克。相比之下,现存的最大活体蛙——霸王蛙的体长比恶魔角蛙短0.1米,体重也比后者轻0.45~0.9千克。考古学家分析认为,恶魔角蛙的食物来源很多,包括鸟类、蜥蜴、蛇和小型哺乳动物等,一旦有机会,它们还会捕食小型鳄鱼甚至恐龙幼龙,  相似文献   

18.
王书荣 《科学通报》1981,26(5):320-320
蛙的峡核是位于中脑脚和小脑之间边界上的中恼结构。近年来,一些解剖学、生理学和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峡核是蛙视觉系统的一部分。我们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黑斑蛙(Rana nigro-  相似文献   

19.
10年前,古生物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发掘出一只巨蛙的75块化石碎片。如今,他们终于复原了这只巨蛙的原貌,并测定它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科学家说,这很可能是迄今已知地球上存在过的最大的蛙,其身高达41厘米,体重达4500克。这种蛙之所以被戏称为“地狱魔蛙”,除了因为其体型庞大之外,还因为其性情凶猛,敢吃恐龙仔。  相似文献   

20.
血战吃人蛙     
科学考察队一行7人被怪蛙围困,怪蛙向人们喷毒,使人致瞎或乏力,然后再包围啃食,人们用火攻、木棍、匕首都无法阻挡怪蛙的进攻.最后动用了直升飞机,才逃出蛙口,但已付出了惨重代价.人们再寻怪蛙踪迹时,怪蛙却失去了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