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给出模周期数列的一些性质的证明方法,并给出数学竞赛中的一些典型例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竞赛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如学科竞赛在某种程度上游离于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之外,致使教师对学科竞赛的指导演变为对部分参赛学生的额外教学;学生层面上,忽视了学科竞赛为专业服务的导向作用,参与意识差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理顺学科竞赛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学科竞赛项目;将日常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建设等与学科竞赛有机结合,实现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侵入式方法从母体腹部采集的胎儿心电信号(FECG),由于信号微弱并受到母体心电信号和噪声的干扰,要准确识别出FECG的R波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对从母体腹部表面采集的信号进行二进小波变换,并用模极大值法确定信号奇异值点的位置,根据母体与胎儿心电在模极大值上的差异,识别出胎儿心电信号的R波.此方法在MIT Physio Net/Cin C 2013挑战竞赛公布的标准数据进行了实验,并参加了SET-B数据集的挑战,根据MIT竞赛平台公布的结果,此方法从母体腹部采集的单通道信号中识别胎儿心电信号R波的准确率达到93.8%.  相似文献   

4.
结合电子设计竞赛进行单片机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全日制在校学生的科技制作竞赛,它涉及内容多,题目难度大,是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教学评估中专家认可度最高的学生竞赛活动。单片机是电类专业承前启后的重要课程,综合了应用模电、数电、微机原理等基础组织,并为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基础,也是学生就业的基本技能,是电子竞赛的主要内容。文章就培养学生科技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的目的,探讨了电子设计竞赛与单片机教改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ACM程序设计竞赛,是由ACM主办的年度性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该竞赛是世界范围内大学生中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计算机赛事。ACM程序设计竞赛的题目对算法设计、编程实现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参赛者掌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文章对ACM程序设计竞赛的题目进行剖析,总结出一套实用的解题方法,分别从输入输出数据的规范化、数据结构的选择、数据类型的转换以及运算的选择4个方面辨明题意、快速设计算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2010年数模竞赛A题,使用二重积分、近似积分及坐标变换方法,求出储油罐发生变位时储油量与油面高度的函数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求解最优参数和的约束规划模型,进而对罐容表重新标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一类强能控多为量线性奇异摄动系统的滑支模态控制,证明了滑动模的主导极点可以通过对切换流形的选择来任意配置,并用鲁棒极点配置方法来近似配置滑动模的极点,使切换流形的选择变得很简单。本文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层耦合的CIMA模型,研究了不同图灵模相互作用时斑图的选择、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当2个子系统分别处在超临界和次临界分岔点附近时,超临界图灵模和次临界图灵模相互作用产生耦合,得到六边形和超六边斑图;当2个子系统激发的图灵模均为超临界模时,二者之间不发生耦合,每个子系统各自形成简单的条纹斑图;当2个子系统激发的图灵模均为次临界模时,2个模产生相互作用,系统最终选择完全相同的"豆角"斑图.此外,图灵模的分岔类型还改变斑图的空间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Virasoro-like代数的不可约模分类方法,研究了秩为2的Heisenberg-Virasoro代数的整数阶化Harish-Chandra模的分类。结果表明,这种性质的模是一致有界模或广义高权模,整数阶化不可约高(低)权模是Harish-Chandra模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模分复用(MDM)光通信领域中采用少模光纤(FMFs)来增加传输容量的方法已经得到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该方法可以突破单模光纤(SMFs)非线性香农极限.结合本课题组开展的模分复用方面的部分工作,比较系统、深入地分析讨论了模分复用研究过程中相对突出、经典的部分研究工作和最新进展,涉及少模模分复用器结构设计、特性及应用.分析讨论了一种基于相位板的三模式模分复用器、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OS-based SLM)的模分复用器、常规标准型光纤光子灯笼、模式选择光纤光子灯笼、模式组选择光纤光子灯笼、模式组选择刻写波导型光子灯笼的结构设计、特性及应用.最后,给出了本课题组近期提出的新颖的定向耦合模分复用器以及模分复用器研究发展趋势,为模分复用光纤前传等系统应用提供有效支持.今后的较长一段时间,模分复用技术研究中的采用特殊材料和传输信道结构设计来实现低衰减、低串扰、高消光比、高模式选择性等指标仍然是通信领域需要继续探索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Susan Blackmore认为语言是模因选择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语言是模因传播的载体,它的功能就在于传播模因。语言总是在不断地演化着,各种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激烈地互相竞争,争取被人们采纳、接受。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08,(6):57-60
启示本刊将于本年度与沈阳市各区教育局、团区委联合开展"青年科学杯"奥运知识竞赛,竞赛将以书面答卷或以区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同台竞答等形式举行,竞赛题目将从以下试题中选择,请参赛读者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多项式模归约算法是计算机代数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编码算法和密码体制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基于对模归约数学基础的分析,设计了模归约算法表达式自动生成算法,只要选择实现所需的字宽w和模多项式M(x)的系数,即可自动生成对应的模规约算法表达式,为模规约算法在密码编码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于竞赛焦虑影响运动员的竞赛进程和竞赛水平的研究较多,表现在研究的方法、手段多样。研究认为,竞赛焦虑不仅可能对运动成绩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竞赛焦虑的方向解释也可能是区分运动员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强度方向观点将可能对各类竞赛焦虑的研究产生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者主要对导柱导套孔形式的设计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提到一种导柱孔的形状为园柱和园锥形,对这两种形状的孔各自设计特点,精度要求、加工制造方法做了细致的比较;特别提到了园锥形孔的设计,只要在普通钻床上钻孔、扩孔和采用锥度铰刀的加工方法代镗床加工孔距精度较高的加工方法,并大胆地采用环氧树脂做填料以保证固定已得的装配位置精度和导柱与导套的导向精度。作者又论述了簿板冲裁采用滚珠导柱导套的过盈配合的新结构,以保证产品质量。根据板料的性能和厚度决定冲裁模的凸模与凹模间的最小合理间隙,进而选用导柱与导套的配合。最后作者还简要地介绍了导柱在下模座上的各种配置方法和各种模柄形式的设计及各种模座形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摘要分析并探讨了多向模锻的重要工艺参数——合模力的确定方法;论证了合模力的大小与张模力的数值、凹模和压紧机构的刚度有关,并指出目前取合模力等张模力的计算方法是不够完善的。本文为合理计算合模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geleri Hügel等人提出的silting模的概念,以及Breaz等人对silting模生成的torsion类的研究,给出了n-silting模的定义。称左R模T是n-silting模,如果存在正合列■,其中P_i(1≤i≤n+1)为投射模,且Pres~n(T)=D_σ。n-silting模是silting模的一个推广,1-silting模与silting模是一致的。利用环模理论和同调代数的方法,研究了n-silting模的若干性质和等价刻画,得出当T是n-silting模时,Pres~n(T)=Gen(T)=■成立,其中D_σ={X∈R-Mod Hom_R(σ,X)是满同态}。并讨论了n-silting模与n-tilting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果存在左R模正合列■且■,其中P_i(1≤i≤n+1)为投射模,那么以下说法等价:(1)T是n-silting模;(2)T是n-tilting模。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利用二次模变换计算同杆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稳态值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变换矩阵T进行相模变换,将相量转化为模量,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变换矩阵H进行第二次模变换,将一次模量转化为二次模量,然后在二次模域中建立计算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与一次模方程相比,方程和未知数的个数减少了一半, 使得计算量减少,且易于编程实现.对某实际线路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EMTP计算结果一致,表明此方法为进行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稳态计算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19.
邢军  张瑶 《科技信息》2008,(30):182-182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根据基因理论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且在广告语言的发展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广告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以Verschueren(2000)为基础,提出了成功的广告语是广告人为顺应观众即宿主的认知、情感与文化而进行的选择,而只有这样广告模因才能在观众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不仅是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当今激烈就业竞争环境下,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必须选择。该文从学科竞赛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入手,着重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