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专性寄生植物——肉苁蓉种子的形态解剖结构及其在寄主根上的萌发过程。肉苁蓉种子具有典型的列当科寄生植物种子的特征,种皮内仅有球形胚,外包以胚乳。根据观察发现,只有当寄主梭梭的根穿入肉苁蓉种子的种皮内且刺激其球形胚产生“芽管状器官”,并连接于寄主根上后种子才能萌发,与肉苁蓉种子连接的部位主要在根毛区。首先在与寄主根连接的“芽管状器官”的頂部膨大为瘤状物,以后在内部分化形成输导分子并与寄主的维管束相连通,进而在瘤状物远离寄主根的一端分化形成頂芽,由此长成肉苁蓉植株。  相似文献   

2.
从白羊草成熟胚和幼穗培养诱导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无融合生殖白羊草的成熟胚和幼穗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由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来源于成熟胚和幼穗的胚性愈伤组织的植株分化频率分别为40%和85%.  相似文献   

3.
锁阳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全草,主产于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等省区.生长在干燥多沙地带,多寄生于白刺的根上,是沙生植物的一种。锁阳有补肾润肠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盾叶薯蓣的茎、叶片、叶柄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以及多芽体的诱导、生根、移栽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在MS+6-BA0.5mg/L 2,4-D2.0mg/L上可达87.5%,但愈伤组织不易分化出苗;(2)腋芽能萌发形成多芽体,月繁殖系数达3-5,最适宜的多芽体诱导培养基是MS+6-BA2.0mg/L NAA0.5-1.0mg/L+椰汁10%;(3)无根苗在MS+6-BA2.0mg/L+NAA2.0mg/L培养基上能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安祖花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外植体接种于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个周期(30~40d),外植体上出现光滑的愈伤组织,2个周期后愈伤组织上分化出芽体,将有芽体分化的愈伤组织转入MS+BA0.5mg/L+NAAO.1mg/L培养基中,2个月左右可长成2~3cm的生根小植株。生根试管苗经炼苗后移入花盆,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旱生植物沙拐枣在幼苗生长的前期根冠水分含量、干物质的积累、自由水、束缚水、水饱和亏缺、水势及离体根、冠吸水速率等的变化,分析探讨了植株根与冠水分生理及与其适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苗生长前期根的生长、水分特性与环境水分状况密切相关,它可“感受”环境中水分的变化并进而调节整个植株的水分利用及生长,在植株适应干旱环境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菍的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菍在园林绿化推广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通过用地菍种子进行播种繁殖和无性繁殖研究,并与野外生长的地菍植株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播种繁殖发芽率较低,而扦插繁殖的不同茎段(木质化程度不同)、不同环境因子中其生长有较大差异.在遮荫条件下,生长环境营养较丰富的植株一般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普陀水仙鳞茎球的观赏,大球率以及种球繁殖速度,作者对其鳞茎球进行了类似园艺上修剪方法的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对营养生和生殖生长起到了不同的调节作用,其中切去顶端1/5,可促进生殖生长并抑制营养生长,直径1mm的钢针穿刺促进了营养生长,而倒放鳞茎球既抑制营养生长又抑制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青藏高原的东部,2006年生长季节的降雨量比前一年少. 为了探索草对干旱年的反应策略,研究了降雨量丰富的2005年与降雨量贫乏的2006年高寒草甸优势种群冷地早熟禾生长与潜在的繁殖变化. 在降雨量贫乏的年份,冷地早熟禾生殖枝生物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明显的减少,但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和营养枝生物量增加. 在2006年花序C的含量明显增加,但根C的含量明显减少,植株各构件N的含量与C/N比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2005年与2006年的有性繁殖没有明显的不同,季节降雨量的缺乏导致更高的早春萌蘖或分蘖死亡.  相似文献   

10.
普通小麦与玉米的体细胞杂交再生完整植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小麦济南177制备得到两种原生质体,一种来源于具有一定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但其分裂能力较低;一种来源于生长迅速的悬浮细胞但不能分化,将二种原生质体混合,共同作为受体与经过紫外线(UV)照射的玉米(Zea mays L)原生质体在PEG诱导下融合,培养后获得再生克隆并进一步分化为植株,而它们单独与玉米原生质体融合均不能再生植株,通过染色体、同工酶及5SrDNA分析及生长习性分析证明再生植株均为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