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叫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1968年一次计算机科学家讨论会上首次提出来的.为了弄清这一概念,我们还是从电子计算机的使用谈起. 计算机是用于科学工程计算和处理各种信息的基本工具,它能做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为了使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做各种工作,就得把计算步骤和处理过程用计算机能接受的语言描述出来,这就是所谓编制程  相似文献   

2.
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它的发展极其迅速,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地丰富.一门称之为“计算机科学”的学科正在形成.可以说,电子计算机在今天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形成“哪儿有信息要处理,哪儿就必须有计算机”的局面.无论战斗在生产第一线,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必须习惯于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工作,以达到各种程度的自动化. 电子计算机是当代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进展的一个产物,又是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复杂的计算,还可以解决许多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Windows系统下安装了网卡并进行了网络设置之后,机器启动时会出现一个“请输入网络密码”的提示框,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此项功能给用户在机器上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工作区域”提供了方便,也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学校机房里学生可以用各种“用户名”登录,建立多个自己的“工作区域”。这样一来,消耗了大量的硬盘空间,增加了教师的维护工作量。当然也可以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选“取消”来进入系统。但提示框的出现无疑延长了机器的启动时间,学生用于练习的时间相对减少。所以对学校机房来讲,该…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计算机能够把老年人的步履和舞蹈家的旋转等各种人体运动转化为数学方程式,这一工具有助于医师认识人体,治疗缺陷。机械工程师艾利·塞雷克(Ali Seireg)声称:“如果将人体看作力学系统,我们就可能用一系列方程式描述人的运动。把这些方程式输入电子计算机即可获得有用的信息,诸如人怎样运动、以及怎样帮助人们克服运动障碍等。”  相似文献   

5.
几百年来,技术拓广了人的物理能力,现在又在扩大人的逻辑和数学“本领”。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学会了”象做算术题那样进行分析运算,即能使用数学符号来简化代数公式,求微分,算出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求解微分方程,证明定理。而这就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辩证而唯物地加以理解的认识论问题。其中包括如何组织人机之间的对话问题。美国作者中流传一种见解,认为人和电子计算机之间有四种相互作用的形式:没有电子计算机的人(千百年来就曾经是这样),使用电子计算机的人,“没有人的”计算机和“反对人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6.
计算语言学     
现在,计算机的确是“风靡全球”了,但是,它同语言学之间又有什么瓜葛?这可得从头说起. 顾名思义,计算机就是进行计算的机器.实际上,从今天的情况看,此话已经不够精确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确是为计算弹道而设计的,这以后的好几年内,科学计算也一直是计算机的“正业”.但是,在计算机诞生之后不久,人们就发现它不仅有进行十分复杂、高度精确的数值计算的功能,而且,它还能以极短的时间处理大量的数据,能对一系列运算的结果进行逻  相似文献   

7.
一、Excel文件的加密与隐藏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Excel文件被别人查看,那么你可以给它设置密码保护,采用在保存文件时用加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保护目的,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自己设定的密码一定要记住,否则自己也将被视为非法入侵者而遭拒绝进入。给文件加密的具体方法为: 1.单击“文件”菜单栏中的“保存或者(另存为)”命令后,在弹出的“保存或者(另存为)”的对话框中输入文  相似文献   

8.
反恐新技术     
在美国遭受骇人听闻的“9·11”恐怖袭击后,如何反恐成为世界各国头等重要的大事。除了必须采取的政治、军事、经济措施外,技术措施也非常重要。下面就介绍若干各国已经或正在采取的反恐技术措施。面部识别技术美国研制出一种会认人的电子计算机。给它“看”一下人或人的照片,描述人面结构的256个数据便输入其中。如果让  相似文献   

9.
信息超载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计算机将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它不仅掌握图书馆所有资料的贮存处,而且通过阅读后事事通晓.”这是电子计算机科学家莉萨·诺所说的.当诺在键盘上输入一个问题:"Who received anoffer from Bethlehem Steel?(谁采纳了来自B.S的一个提议?)"在屏幕上,游标再投射到下一行的角上,片刻之后,计算机就开始工作.诺正在用一个由她本人和保罗·雅各布合编的被称为SCISOR(概念资料的归纳、编制检索系统)的程序,进行通讯联系.这种使用人工智能的标准数据检  相似文献   

10.
扫描仪是人们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虽然大家对它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并能用好其各项功能的人并不多。对此,笔者结合操作实际,谈几点使用体会,供大家参考。一、选择好扫描方式。这是使用扫描仪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扫描对象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扫描效果。一般来说,要扫描白纸黑字文稿,就应选择“黑白”扫描方式;如果扫描图文混合文稿,就应选择“图像”扫描方式;如果扫描的对象是照片,则应该设置为“照片”方式,这些设置在扫描仪的驱动界面里都可以找到。二、预扫不可忽略。我们在扫描时往往为了图快而忽略了一…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虽然其应用方式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少不了“计算”。如所周知,“计算”这概念是先于计算机而出现的。然而到底什么是人类所能进行的计算?机器计算是否与人类所能进行的计算相同呢?本文以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来回答上述问题。一、有穷自动机的能力和机器计算对可作为计算机模型的有穷自动机的功能曾进行过不少研究。R.W.Ritchie定义了  相似文献   

12.
数据库系统     
从计算机应用谈起众所周知,第一台存贮程序式电子计算机是在1946年出现的。如果把要解答的问题,用机器懂得的指令(即所谓机器语言)编成一个个“程序”,并把程序和要进行运算的数据一起放在机器的记忆装置——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专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对一些人们觉得易如反掌的事,计算机处理起来却显得十分笨拙,甚至无能为力。例如,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母亲的音容,但这件事若要让计算机来代劳,就麻烦得多了。这是因为人的许多知识具有所谓不确定性。要想用机器模拟人的思维,使计算机成为真正的“电脑”,就有必要讨论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知识的表示方式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一位中国学者正式发明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新方法,这就是举世公认的“吴方法”。应用这种方法,使欧氏几何定理的证明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利用它,人们便能借助计算机很快地重新验证已经证明过的定理,这些定理要是用传统方法来证明的话,难度之大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能够进行记忆、运算、推理、判断,拥有人脑的部分功能,所以被誉为“电脑”。从它诞生后不久,人们便试图挖掘它的“智能”潜力,看看电脑有多聪明。50年代兴起的“人工智能”新学科,便是研究如何利用机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智力功能。在人工智能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便是研究计算机同人的对弈问题。 从那时起,许多计算机专家、人工智能专家,都在不断努力设计更快、更聪明的计算机,梦想“征服”世界级的国际象棋大师。最近美国IBM  相似文献   

16.
认知工程     
机器的出现,给科学家提出了人一机关系问题,从而为工效学(有的国家又称为人体工程学或人的因素工程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今天,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又提出了人一计算机关系问题。计算机虽然也是一种机器,但是同普通的机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解决人一计算机关系问题不能用传统的工效学方法,而应该用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和新的研究方法。这就是认知工程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7.
所谓“天文历史年代学”,就是利用天文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历史学家难以解决的历史年代学问题。为什么历史年代学问题可以借助天文学来解决?这要从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念说起。 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如果帝王的统治(政治)是开明的,上天就会呈现出一些好的天象,风调雨顺,并出现一些“祥瑞”的天象;如果政治黑暗,上天就会呈现“凶”的天象来警告统治者,还会出现水旱灾害、地震等,甚至会把帝王的天命夺掉给另一个人,这种思想在古代根深蒂固。所以,每当他们(帝王)作重大决策时就要去观天,把当时的天象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记录来…  相似文献   

18.
电子计算机具有快速运算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以及巨大而持久的记忆能力。它类似于人类的大脑,某些方面的能力还超过人脑,因此可以把电子计算机看作是人类大脑的延伸,使电子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某些智能活动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而计算机下棋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实际上用计算机模拟人的下棋过程也确非易事,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现在许多计算机都会下棋,而且战胜过不少对手。 计算机下棋的过程就是执行人们编制的下棋程序的过程,因此计算机下棋的问题就转变成怎样编制下棋程序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分  相似文献   

19.
龟有耳朵。无论是空气中的声音还是水中传过来的声音它都能清楚地听到。不过,龟没有那种像人和兔子那样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耳朵”的耳朵。那么,龟的耳朵在哪里呢? 用耳朵听声音时,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耳朵的哪一部分器官呢?兔子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那个长的部分叫做耳介。但是龟没有耳介。不过,好在尽管耳介对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能真正地思考呢,还是永远只能具有人工的智能呢?为了回答这令人困扰的问题,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Alan Turing)于1950年设计了一种简便而天才的模仿测试(图灵认为让某人提出问题,分别由人和计算机来回答,如果辨别不出回答者是人还是机器,则可认为这部机器具有智能——译者注)。他还预言,思维机器将在世纪交替之前出现。去年晚些时候在波士顿的计算机博物馆有史以来第一次举行了这种所谓的图灵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