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静 《科技信息》2009,(30):126-126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对隐喻现象研究,并且对诗歌进行了文化语言学角度的分析,讨论了诗歌隐喻的翻译,并通过弗罗斯特的Stopping by the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余光中译本的分析,试从文化语言学视角浅析译文中诗歌隐喻翻译的得与失,以期能在诗歌隐喻翻译研究方面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国外近几十年来不断上演"隐喻热",国内学者的隐喻研究热情也在不断升温。本文从认知角度简述什么是隐喻,如何推断隐喻,其中包括一些国外隐喻专家的认知原则,也提到了文化对隐喻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熙 《咸宁学院学报》2012,(12):193-196
本文采用Steen的“五步隐喻辨认法”,对中美领导人2012年新年贺词进行了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领导人语料存在一些共同的概念隐喻,但具体内容却不同.其隐喻表达的相同之处在于人类一些相似的世界观和认识观,不同之处在于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4.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和思维都具有隐喻的特点。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广泛地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中。对其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将有助于学生隐喻文化的学习,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O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tor Trans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思维模式,而翻译是一种人类思维活动,隐喻和翻译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大量例句的翻译来论述隐喻的性质,文化内涵,并根据英汉隐喻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种语言中隐喻的使用反映了这一语言的使用者如何看待和解释他们周围的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文化决定的。本文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文化因素对中国学习者正确理解以及产出目标语隐喻的影响,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以及教授第二文化在二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可以利用隐喻这个有效的工具唤起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现体和承载体,隐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通过教授隐喻知识来教授文化不仅可以改进当前的文化教学方式,提高文化教学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提高他们的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科育 《科技信息》2009,(20):I0125-I0126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动语体。但由于隐喻的意义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这给准确理解隐喻造成一定困难。故本文把文化语境分为四个方面:地理环境,生产活动,意识形态和习俗和社会活动,分别重点论述了它们对隐喻的影响。进而深刻理解文化因素的内涵对于隐喻意义实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玄关”的渊源与概念以及住宅“玄关”的文化属性,从隐喻传统审美、隐喻传统道德崇尚、隐喻传统自然观念3个方面诠释了“玄关”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指出对玄关文化品味的关注,不应是传统文化的肤浅再现,而应从建筑文化学的角度出发。继承建筑文化的精神实质、思维理念,探索一条具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体现文脉传承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文学艺术家、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对于西方文化中“疾病隐喻”的分析表现出了发微见著的洞察力,言语犀利,不乏睿智,但散文化的风格使其缺乏深层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桑塔格的批评实践中隐含着几个重要的文化研究关键词——意义与话语、身体与身份、隐喻与修辞,这些概念和术语有助于对“疾病隐喻”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研究问题进行更加理论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的变异体,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在本质上是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必然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隐喻的本质及英汉隐喻的文化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但是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还是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这些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曹笑芳 《科技信息》2009,(4):147-147
隐喻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语言现象,通过相似性使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由于文化差异,英汉语言中对动物的隐喻各有其特点,文章对英汉语言中动物隐喻的使用作了比较,强调了相关文化对准确使用动物隐喻、促进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特定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隐喻时,译者应分析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及其隐含的文化信息,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以求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原语言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隐喻与文化具有互动性,而习语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更受文化的影响和塑造。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了隐喻的相似性及鲜明的社会性和民族性在习语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与文化密不可分,隐喻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基本体现,也是语言中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而文化借助隐喻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得到传播,并且制约隐喻思维。二人转生长在一个语言十分丰富的文化土壤里,对于二人转中隐喻的理解离不开文化语境。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生动、朴实、俏皮的东北语言及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对二人转隐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于隐喻的研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从隐喻的概念来看,隐喻研究史上存在着传统的“比较论”、“失协论”和今天的“交互论”,由此来探讨隐喻的基础、认知功能及认知本质,并得出了:隐喻是语言现象,在日常语言中居于中心地位;也是思维现象,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文化现象,体现了世界的文化模式,是人类交流思想、认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李荣菲 《科技信息》2011,(17):11-11,406
本文简单介绍了隐喻的历史和隐喻的基本特性,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出发,进行了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运用英汉文化对比方法,从英汉物质、制度和心理文化层面,探讨文化对英汉隐喻词的影响。英汉隐喻词的选择因文化重合而相同,因文化冲突而相异。揭示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有助于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9.
余雍 《科技资讯》2006,(16):217-218
英汉语中情感概念隐喻描述的是由生理反应和身体经验来映射某一情感的过程。本文收集了英汉语中表达悲伤和恐惧的情感隐喻表达式,主要从方位隐喻和本位隐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语中情感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生成特点,进一步证明了情感概念隐喻既建立在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和生理反应的基础上,其认知构建和生成又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从而使英汉语在选择具体由哪种隐喻表达式来表达情感和心理时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语义学视角出发,可从动物隐喻、植物隐喻、食品隐喻、物品隐喻四个方面详述英语中或褒或贬或中性的女子隐喻化称谓,进而分析其特点及成因,为英语教学和英汉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认为,语言以人为本,女子因其自身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与大千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获得了诸多隐喻化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